• 会员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结合历代名家观点和本人管理经验,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翻
    普及读物318万字
    9.1万人气
  • 会员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
    中国史6.1万字
    9.1万人气
  • 会员
    隋朝的三十余年是古代史上浓墨重彩、承上启下的短暂时期,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绚丽舞台。一苇的《细读隋朝四十年》分兴起、盛世、衰亡三段全景式描述了隋朝断代史,对快速掌握隋朝历史,进而超出一时的谤誉,思考这个大转折时期大有裨益。
    普及读物18万字
    9.1万人气
  • 会员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善于笼络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有决断力,朱元璋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元末豪强的“圣贤”之质,助他登上大位。当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他则露出青面獠牙,以残酷恐怖的屠杀手段,推翻
    中国史19.7万字
    9.1万人气
  • 会员
    《长征:1934—1936》是一部详细描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道路上所经历的经典战役的实战案例集,为胜利丛书之一种。其中共收入9个知名战例,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中国革命,在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的时候,以大无畏的勇气、灵活的战法战术、坚定的革命理想,走完了这一条漫漫长征路,谱写出一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中国史10.4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拂去历史的尘埃,解密遗落的档案。芳香的书页里,有修身的“青云梯”,有齐家的“规矩”,有治国的“利器”,有平天下的“他山之石“。踵武前贤,敦勉后学,思想在路上……作者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个大类,每大类前以一篇总评开始,对所选日记逐一加以评点。其最大特色是篇幅短小、笔调轻松,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内心
    史学理论27.8万字
    9万人气
  • 这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总集,叙述生动,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全书共计11卷,超过1000万字,俯瞰110个世纪里人类心智的成就,堪称一部人类文明的“传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哲学、教育、艺术、音乐等领域。万物生长,文明是庞大的社会历程,它把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梳理成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及文艺复兴、文明变迁等几大链条。它将浩瀚的历史细节整合为我们可以理解的知识,克服历
    世界史746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人类简史》是著名科普大师房龙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了人类从荒芜到文明的整个过程。人类的起源、古代文明的起源、象形文字、中世纪的世界、文艺复兴、宗教的兴起和战争、英美法俄等大国的革命,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类数千年来文明积累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全方位普及之书。除了展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大事件,还将人类闪闪发光的智慧和在特定时代中的局限性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全方位了解人类的历史。一代“人文主义”大师房龙用幽默
    世界史19.3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中国史20.5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看得我火冒三丈,如此强盛的宋朝为何屈辱求和三百年。这是一本白话宋史之作,完整描述了从五代时期赵匡胤从军开国至南宋灭亡的三百多年历史。围绕宋朝十八位皇帝,展现宋朝历代的宫廷内斗,对外征战等一系列事件;详细描述了皇帝、外戚、权臣之间的权力斗争,宋朝历代的政策,以及与夏、辽、金之间的战争细节。全书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生动展现了有宋一代的风流人物。
    中国史153万字
    9万人气
  • 会员
    1954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关押在抚顺、太原两地的1109名侵华日军战犯进行侦查、起诉工作,并于1956年对罪行较重的45名日本战犯进行公开审判,由此获取了数量庞大的口供与笔供。本书从中精选出精彩、可读性最强的部分,单独编辑成册,分专题披露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推行侵略政策,进行特务间谍活动,制造细菌武器,施放毒气,屠杀、抓捕、奴役和毒化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史料典籍24.2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国史大纲》是一部中国通史,力求简要,举其大纲,删其琐节。在不到1000页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又显示了作者驾驭繁复历史的伟力,整书纲举目张,简繁得当。《国史大纲》纵论中华传统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之演变发展,兼及中外形势,以求我国家历史之通贯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阐其一脉相承之统系,指陈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钱穆先生著述本书于抗战期间,在国家危亡中,读书人以笔为戎,以“历史最
    史家名著41.2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当人们谈起唐朝,总和一个词联系在一起“盛世”。的确,这个朝代的文采风流、赫赫武功、万国来朝的气象让整个世界折服。唐朝人的尚武、豁达、开明的风气,让后代中国人倾慕不已。但这,并非历史的全部。盛世的背影之下藏着阴霾和血腥,极盛之后是战乱和凋敝。本书还原了唐朝289年经历的风雨飘摇,从我们所熟知的史实和人物身上开挖,试图从历史演进和人物的命运线索中,弄清大唐盛衰成败的秘密,把握住大唐根本的王朝气质。作者
    普及读物34.7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
    世界史46.3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本套书的四大亮点:1)便于阅读和理解《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如雷贯耳,能读下来的人很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一件事隔着好几卷,故事线一多,读着读着就乱了。这样的写法,对非历史专业的人来说,阅读负担太大。但是如果你就是对它感兴趣,想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办?你需要一部书,把散在《资治通鉴》里的事件帮你整合,一事一题,首尾完整的为你讲述。而完成这个工作的,就是这套书。2)版本权威:市场
    中国史1126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让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
    史料典籍30.1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这套《岩波日本史》出版于2000年代初,其一贯的执笔方针引领了当前的全球史这一历史学潮流。虽然内容是日本史,但是并不受限于一国历史的视角,而是采用了在世界史中安排日本史,或者在日本史中引入世界史的想法。全卷字数加起来可达日文100万字。
    世界史65.5万字
    8.9万人气
  • 会员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分为《鸦片战争》《湘军崛起》《火烧圆明园》三部。《鸦片战争》,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各色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
    普及读物66.6万字
    8.8万人气
  • 会员
    本文讲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平以及他开创的弘治盛世。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虽然他只有三十六年的短暂生命,却造就了一个繁华灿烂的十八年盛世。这段历史夹在大明成化朝黑暗岁月与正德朝荒唐年代之间,却带给了中国人一段足够幸福与怀念的生活。明孝宗朱祐樘被称为“中兴令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一批为人正直的大臣,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弘治中兴”。本书追根溯源,全景式呈现明孝宗
    中国史21.4万字
    8.8万人气
  • 北魏皇帝,不仅是华夏帝制国家的皇帝,也是内亚游牧征服集团的可汗,他们的历史活动,是多种文化传统的碰撞、融合与新生。北魏的所谓“代都旧制”,分明就是内亚传统的一部分。本书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推及北魏的祭天仪式、辽初的权力传承危机、清代的堂子祭天等,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
    普及读物7万字
    8.8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