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概述在线阅读
会员

宋明理学概述

钱穆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5.7万字

更新时间:2018-11-16 12:49:09 最新章节:第61章 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上架时间:2010-01-01 00:00:0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小众职业+真实人物+猎奇】翻开本书,带你了解殡葬师、宠物侦探、特效师、女出租车司机等20个非典型职业。看了这些故事,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人这样生活。20位小众职业者,20段传奇人生:殡葬师、宠物侦探、职业伴娘、群演……从79个真实人物的故事公众号里甄选而出!殡葬师会见鬼吗?横店群演到底挣不挣钱?非洲打工,差点丢掉小命?性别研究者,究竟在研究些什么?殡葬师是种星星的人?辞掉公务员工作,做直升机教练是
    真实人物采访文学8.7万字
  • 会员
    1932年到1972年,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公共卫生当局共同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基吉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这是一项非治疗性实验,目的是追踪梅毒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在这些患病黑人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黑人男子并没有被告知身患梅毒,也没有被警告梅毒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最初几个月的少量药物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医治,只得到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各级卫生
    (美)詹姆斯·H.琼斯文学18.8万字
  • 在美国,疼痛是一门可以暴富的生意。美国药企巨头普渡制药,以疼痛为名,兜售口服缓释型镇痛药奥施康定。自20世纪90年代上市以来,在美国引发了空前严重的公共卫生灾难。如今美国80%的毒瘾者与滥用奥施康定有关,而他们过量用药的原因,最初并非为了治病。普渡制药背后的萨克勒家族擅长医药推销,几乎以一己之力在美国掀起“疼痛流行病”。从“更多的病人服用奥施康定”到“每个病人服用更多的奥施康定”,萨克勒家族建立起
    (美)杰拉尔德·波斯纳文学38.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反映长江流域文明的重大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以时间为经、以长江为纬,贯通历史和现实、熔铸自然和人文,在多角度凝视长江、多维度讲述长江的前世今生中,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当下和现实,重点书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江治理、开发、保护的崭新历程,尤其是聚焦新时代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认识长江、审视长江,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伟大实践。这是一部关于长江人文历史与生态变迁的自
    徐春林文学27万字
  • 会员
    《麦粒轰鸣》是一部关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长篇纪实文学。以新旧“麦客”更替为线索,钩沉传统麦客来源与消失,回望中国农业机械化百年史,厘清“新麦客”——联合收割机的起源与发展。作者通过五卷内容(“到汝阳”“老麦客”“前奏曲”“新麦客”“新时代”)完整地展现新旧“麦客”的更替,以这个为线索,通过回忆、实践、数据,又展望了新时代下乡村的变化,以及农业用具大变革的必然性。同时深刻地揭示麦客的精神内心
    贾辽源文学13.4万字
  • 会员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自传,叙述的时间跨度从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奥利弗·萨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临床医学作家之一”,而在这本传记中,我们看到,纵然光环环绕,荣誉加身,生活仍有其具体琐碎的痛苦和不易。《错把妻子当帽子》中24个脑部神经受伤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要一把抓过往头上戴;有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却能与动物自如对话;还有
    奥利弗·萨克斯文学5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这两个体现国共合作的政府文化机构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它们的组织建构、文化活动和文艺政策,通过第三厅、文工会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及其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种种影响,来重新观照生存于战争和政治的纠缠之中的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和生存机制。第三厅和文工会是观照国统区抗战文艺的一条重要线索,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中革命功利主义的一脉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和壮大。《野玫瑰》和《屈原》的两军对
    李扬文学17.7万字
  • 《芝草无根》以贵州乡村生活的在数字时代的变化为主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生活书写手法,展现了中国在跨越式发展中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乡村生活现代化过程。《芝草无根》也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贵州乡村的艰难发展历程,正是人们内心深处从未泯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和驱动着人们走出大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筹劳筹资修路、通电,让大山里的人能够走出去拼搏,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然而,人们走出大山的结果,也带来乡村
    田丰 张书琬文学13.6万字
  • 《永不褪色的人生》是一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退役军人参与地方建设风采的纪实文学。全书由28篇文章组成,以细腻、纪实的笔触描写了身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乡村的退役军人如何深入一线,以忠诚、勇敢、坚韧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事迹。
    《永不褪色的人生》编委会编著文学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