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面向历史的心灵救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16 18:56:5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从“内部”动力学视角对郭沫若的历史剧进行研究。郭沫若坚信文艺由“内部”发生,其真谛在于表现。这一认识贯穿于其史剧创作实践。基于这一认识,本书根据他史剧探索的不同阶段,试图从其“内部”世界的发展变化,找到其创作的动力学及价值学依据,以重新解析其史剧。郭沫若史剧创作的发展历程被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内部”规定的印痕,而背后隐含着的,是他面向历史的心灵救赎历程。对于史剧,郭沫若将历史、现实和艺术三者关系的思考,与他个人的生命追求紧密融合在一起,使他的史剧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具有普遍的社会文化蕴含。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小强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积作者十数年教学和科研之功,以《史记》人物传记为中心,以文本细读为依据,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时空中。分类选读《史记》人物传记,共列举十四类英雄人物,展现英雄人物的个性、遭遇、功业、声名等。文学35.9万字
- 会员唐宋时期散文名家名作迭出,呈现出极为繁荣的创作局面。本书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通过对诸多唐宋著名散文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与赏析,介绍该时期散文发展脉络、作家的创作情况,以及各流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独特风格。本书撰写秉持求真与务实两大原则,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以时代和人物为线索,分为十二讲,每讲下设若干小节。各讲之间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合理的结构体系,既具有贴合专业特点的优势,又能文学20.1万字
- 会员本书在对“土司子弟入学”制度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以“考”、“论”结合的方式,从对象补考、交往情况、交往特征、交往的影响及意义四个方面首次系统地对容美土司家族的文学交往史进行了历时性梳理,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这个家族文学传统承续数百年的原因。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充实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同时,容美土司文学交往作为中华民族内部文化交流的经典范例,对其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文学29.5万字
- 会员本书以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所辑苏轼诗为蓝本,以苏轼谐趣诗整理和研究为中心探讨。经过细致的考察与辨析,在苏轼诗作的主体2388首中,整理出应然谐趣诗105首,实然谐趣诗384首,共计达489首之多。从本书的五章设计上看,第一章,首先界定苏轼谐趣诗的概念及成因;第二、三章是作者研究的重点,对应然谐趣诗和实然谐趣诗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着重用文本和图表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第四章,对苏轼谐趣诗文学27.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在世界文学中,英美文学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莎士比亚、哈代、萨克雷、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等大家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一部部文学经典杰作,无不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非凡的艺术魅力,因此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代代人阅读、欣赏它们,丰富并提升了自我。《简·爱》、《德伯家的苔丝》、《鲁滨孙漂流记》和《野性的呼唤》等无数经典杰作不知影响了多少人。它们犹如植根于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其中充满了美不胜收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