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东历史与现状二十讲
更新时间:2019-09-05 11:06:23 最新章节:1120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
书籍简介
中东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也是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本书对中东几千年的历史和动荡的现状进行了一个白描,也是作者从事中东研究近40年的一个总结。书中首先用两讲对中东的整个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之后介绍了中东历史和现状的十八个重要问题,尽量做到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本书的具体内容包括:上古中东宗教发展的特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中古伊斯兰政教关系的演变、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20世纪以来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特点及其演变、阿以冲突的起源和早期演变、艰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劳工犹太复国主义的特征、阿富汗问题的历史根源、伊朗的白色革命和伊斯兰革命、伊拉克问题的起源、伊拉克战争及战后的伊拉克重建、中东石油经济的崛起及产油国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产油国的社会变迁、中东现代化的特点、20世纪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问题、中东剧变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伊斯兰秩序”与“华夷秩序”。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和教学的研究人员、教师、学生和一般读者参考阅读。
品牌:博瑞森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瑞森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民兴
最新上架
- 会员仅仅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的形式,陈磊(笔名:混子哥)和半小时漫画团队就清晰捋出了从上古到清朝的历史脉络:如果把东周列国看做一个班级就好理解了;大秦帝国,过把瘾就死;大唐300年,简直就是条抛物线;大宋打仗常吃亏,但经济繁荣恢复快;元朝乱得像耳机,38年换了9个皇帝;清朝就像植物大战僵尸:从天朝上国到自救反抗,依然挡不住一批批列强的侵略浪潮……掀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略去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每一页都有历史63字
- 会员公元前138年,一个西汉王朝的郎官从长安启程,踏上出使西域的征途,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开启的道路将从此连通东方与西方。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这条承载着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道路,几度衰落,又几度兴盛,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本书选取的十三位历史人物,他们是张骞、霍去病、解忧公主、陈汤、耿恭、班超、法显、鸠摩罗历史23.2万字
- 会员明朝创造过无数辉煌,为何在最后的60年里迅速崩塌?崇祯帝一生勤奋,为何没能挽救明朝的颓势?明末名将众多、军队庞大,为何被人口仅数十万的女真打得节节败退?李自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灭亡明朝的?本书回望明朝最后60年的困局,从朝堂之乱、辽东之困和农民起义这三条主线展开,剖析明朝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重危机和应对之策,揭示明朝的内外矛盾,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以全新的视角解读这段兴亡史。历史19万字
- 会员考据学(TextualCriticism)乃中国古典学的一大传统与遗产,其在现当代学术体系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辑集结新时期以来《文史哲》杂志所刊发的优秀考据论文,广泛涉及政治(包括官制)、经济、军事、历史编纂、中西交通、人物事件等多个领域。这些文章视角独特、史料翔实、方法缜密、结论可靠,其中多篇历经数十年,迄今看来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历史30.6万字
- 会员《看得见的中国史》是国内少有的历史普及读物,以高度浓缩、有血有肉的故事,以类似“电影情节”的手法为读者展开一幅中国历史的全景图,完整地展现了一个乐观向上、勤劳勇敢的民族在历史的大变动中创造历史的过程,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予以清晰展现,使读者可以一探我们伟大祖国何以创造历史奇迹的奥秘。另外,本书的制作有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团队作为强大的后盾,还有各省博物馆和华盖作为图片资源提供商,使读者在阅读高历史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