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更新时间:2020-06-24 16:11:39 最新章节:冬季旅游:观鸟、赏花、探险、美食
书籍简介
书中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法、季节、物候、节令等内容,接着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各个季节的节气知识,包括农事特点、农历节日、民风民俗、民间宜忌、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常见病食疔防治、民间谚语、诗词鉴赏等,多方面解读二十四节气,带领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本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知识宝库,又是一部极其实用的生活推荐书、休闲书,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既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人文修养,也能使读者能够在工作中、休息时,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快速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全书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具有极强的参考性和指导性,一书在手,让你尽览中国传统文化全貌。
品牌:中智博文
上架时间:2016-0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智博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白虹编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秉承华西边疆学派源流的《华西边疆评论》创办于2014年,办刊宗旨与内容体现了学为国用的学术传承。作为国内新创的边疆研究学术辑刊,已经出版的前五辑《华西边疆评论》,收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边疆研究的成果和译文,为促进学术交流,培育学术新人,对国内外同行设立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努力助推中国边疆研究事业迈上新台阶,起到一定作用。经过时间检验,本辑刊4年来得到业内同行的普遍认可。为适应时代发展形势与学术研自然22.9万字
- 会员本书为2018年12月在广东召开“2018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专辑,共收入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和学术综述18篇。内容聚焦“海岛历史”,围绕海岛环境与海洋社会变迁、海岛网络与海域交流、海岛开发与治理、海岛知识与海洋权益等议题,涉及亚洲、南太平洋等广阔海域,在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论上均有新意,展示了我国海洋史学青年学人的主流风范,也反映了我国海洋史研究的新取向和前沿水平。自然23.3万字
- 会员本分册为具体的地区研究,分别叙述与研究了德意志诸地、低地国家、法国、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东—中欧以及俄罗斯等地区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绘制、地图使用,地图学发展的社会基础、推动因素,以及地图学发展之于社会的作用。本书内容翔实且广泛,一方面详细地呈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地区地图绘制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地图作品和地图绘制活动,改变了以往只关注少数制图师和作品的叙事模式;同时,对于以往鲜少引自然116万字
- 会员本卷主要关注于欧洲史前民族的空间认知能力,以及通过岩画等媒介传播地图学概念的能力;古埃及和近东地区地图学中的测量、大地测量以及建筑平面图;在希腊—罗马世界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制图学知识;以及中世纪时期并存的多样化的绘图传统。而且通过将宇宙志地图和天体地图等囊括在研究对象中,强调了“地图”定义的包容性,从而摆脱了传统的只关注陆地地图和海图的狭窄的研究范围,并由此影响了该丛书后续各卷的写作。此外,该书自然73.2万字
- 会员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水的人文研究的论文和专题文章,涉及水历史、水文化、水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探讨,海外以及中国水历史研究,当代发展过程中水文化建设以及应对水危机的途径探讨、水文明的构建等内容。本书具有宏大的视野,研究内容不仅涉及中国,也涉及海外。书中所探讨的水文明、长江水文化等概念都具有首创性和前沿性,从理论到个案形成一个水历史文化研究的体系,是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自然28.1万字
- 会员《东亚与东南亚传统社会的地图学史》为《地图学史》丛书第二卷第二分册,本册中译本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以岩画、宇宙图、墓葬图为主的亚洲史前地图作一简要概括;其次是东亚地图学的总体介绍,对东亚地图学的范围、术语、内容、学术史、方法与手段以及地图图像与文本的关系等进行了高度概括。第二部分为中国地图学史,从政治文化、度量、艺术、西方化几个方面,对前人侧重量化一端的中国地图史研究模式作了反思和批评,提出自然83.2万字
- 会员全球治理不是单纯的自由主义概念,同样包含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突出表现就是主权国家是全球治理转型的核心推动力量。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全球性问题,但全球治理原型下的领导结构、治理价值观、治理机制和治理主体都难以在危机中继续承担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因此需要转型。中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奉行积极的全球治理政策,特别是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将国内发展方式转型与应对全球气候治理紧密结合,在全球气候治理转型中发挥枢纽作自然2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