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现代财政制度改革
更新时间:2020-05-13 15:24:10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财政改革触及深刻的利益调整,并对其他领域长远改革有重大的影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约束,我国财政领域长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改革难以取得真正突破,既破坏了市场的统一性,又扰乱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书称《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对财政的一个新定位。财政不再只是偏重于“政府的收支活动”经济层面问题,而是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财政收支规模、结构不仅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体现了财政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活动范围的广度及深度。因此,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事关国家事业前途和民生福祉。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7-14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蔡承彬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经济21.5万字
- 会员本书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状况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及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总结分析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特色,科学测量和评估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程度,并对当前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项目结构、支出公平及支出分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12.6万字
- 会员本书以当前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效率为问题导向,主要研究财政国库现金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重点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现代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探讨当前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流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中央财政国库现金为例重点研究当前财政国库现金总量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财政国库现金存量结构调整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并重点评估财政国库现金偏离最优水平的效率,测算财政国库最优库库底现金余额,经济11.2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2014—2017年的债务余额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等数据等,利用多种度量债务风险的方法或模型,首次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式分析,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深入到市级和县级政府,并且系统地对一般债务风险和专项债务风险进行了细化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同时,基于相关数据构造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将促进地经济8万字
- 会员本书从税收征管效率、产业五联、增值税会计模式、重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多个作用机制入手,结合地区层面宏观因素、行业层面中观因素、企业层面微观因素,展现了“营改增”的会计信息效应。经济9.3万字
- 会员本书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虽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方面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但又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8.7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数据对2018年北京市的经济、财政和金融三个方面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且对2019~2020年经济、财政和金融的发展形势及改革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围绕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阶段,聚焦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高端智库产业、住房租赁市场、养老服务、财政协同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公共资金机制、京津冀生态保护补偿七个方面,深刻分析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及根本原因,提出经济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