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在线阅读
会员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陈雄等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然科学地球科学16.7万字

更新时间:2024-10-25 15:14:1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回顾各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分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发展趋势、挑战及国际合作机制,系统分类解读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双多边国际科技合作现状,梳理总结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战略布局与合作需求,以期为我国未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战略选择和决策参考提供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当前,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创新大国、全球气候治理的倡导者,如何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本报告以国际科技合作为视角,在全面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现状基础上,借鉴典型经验与做法,评估和分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实践。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雄等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水的人文研究的论文和专题文章,涉及水历史、水文化、水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探讨,海外以及中国水历史研究,当代发展过程中水文化建设以及应对水危机的途径探讨、水文明的构建等内容。本书具有宏大的视野,研究内容不仅涉及中国,也涉及海外。书中所探讨的水文明、长江水文化等概念都具有首创性和前沿性,从理论到个案形成一个水历史文化研究的体系,是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郑晓云自然28.1万字
  • 气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系统,跨越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不知何处而来的一阵微风吹得书页沙沙作响,可能隐隐预示沿海风暴将至;太阳能使赤道地区的空气升温上行,进而搅动半球气流,产生小型涡旋,又生成更小的旋风……今天的动力气候学让我们可以整合尺度迥异的现象,通过研究小到分子、大到星球的不同时空尺度内现象的互动,预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源起于何时?在耶鲁大学科学史家德博拉·库恩看来,一切可以追
    (美)德博拉·R.库恩自然28.5万字
  • 会员
    秉承华西边疆学派源流的《华西边疆评论》创办于2014年,办刊宗旨与内容体现了学为国用的学术传承。作为国内新创的边疆研究学术辑刊,已经出版的前五辑《华西边疆评论》,收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边疆研究的成果和译文,为促进学术交流,培育学术新人,对国内外同行设立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努力助推中国边疆研究事业迈上新台阶,起到一定作用。经过时间检验,本辑刊4年来得到业内同行的普遍认可。为适应时代发展形势与学术研
    孙勇主编自然22.9万字
  • 会员
    本书阐述了大陆漂移理论,展现了作者魏格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成果,也从侧面表现了当的时代背景,以及大陆漂移学说曾经引起的巨大波澜和承受的重重阻力。
    (德)魏格纳自然14.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2018年12月在广东召开“2018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专辑,共收入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和学术综述18篇。内容聚焦“海岛历史”,围绕海岛环境与海洋社会变迁、海岛网络与海域交流、海岛开发与治理、海岛知识与海洋权益等议题,涉及亚洲、南太平洋等广阔海域,在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论上均有新意,展示了我国海洋史学青年学人的主流风范,也反映了我国海洋史研究的新取向和前沿水平。
    李庆新主编自然23.3万字
  • 会员
    本分册聚焦于伊斯兰和南亚两大文明领域地图学观念、制图实践的兴起与沿革,涉及广泛的类型与主题,是迄今为止对其地图学史最为全面的综合性回顾。全书资料翔实,收录颇丰,不仅有助于读者从这两大文明自身的角度对其制图活动的特点、传统及发展加以理解,为相关学术领域的深入探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全球视野下地图学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开启了新的议题。
    (美)J.B.哈利 (美)戴维·伍德沃德主编自然58.7万字
  • 会员
    全球治理不是单纯的自由主义概念,同样包含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突出表现就是主权国家是全球治理转型的核心推动力量。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全球性问题,但全球治理原型下的领导结构、治理价值观、治理机制和治理主体都难以在危机中继续承担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因此需要转型。中国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奉行积极的全球治理政策,特别是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将国内发展方式转型与应对全球气候治理紧密结合,在全球气候治理转型中发挥枢纽作
    康晓自然27.2万字
  • 会员
    本卷主要关注于欧洲史前民族的空间认知能力,以及通过岩画等媒介传播地图学概念的能力;古埃及和近东地区地图学中的测量、大地测量以及建筑平面图;在希腊—罗马世界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制图学知识;以及中世纪时期并存的多样化的绘图传统。而且通过将宇宙志地图和天体地图等囊括在研究对象中,强调了“地图”定义的包容性,从而摆脱了传统的只关注陆地地图和海图的狭窄的研究范围,并由此影响了该丛书后续各卷的写作。此外,该书
    (美)J.B.哈利 (美)戴维·伍德沃德主编自然73.2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2012年、2017年中国传播项目中心开展的两次全国公众气候认知调查,从对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应对的认知度,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支持度,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执行度,及对气候传播效果的评价等维度全面展示了我国公众的气候认知水平,并从城乡、性别、收入、年龄、区域、职业六个维度进行了细分研究,同时在对比国际同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应用层面的实践案例。
    王彬彬等自然1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