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时病论在线阅读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时病论

(清)雷丰撰 方力行整理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医学中医9.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9 12:10:20 最新章节: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时病论》为清代名医雷丰撰。全书8卷,列四时病70余种,从病因、病机、病状、治法、方药等方面详加论述,并于每一病证后附列自己治案。各病证持论有宗,作者总结自己临床经验,自拟60余种治法,切合临床实际,对后世颇有影响,对临床人员有指导价值,是一本重要参考著作。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胡希恕经方医学”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本书是胡希恕先生弟子与再传弟子的临床文章汇编。
    马家驹医学8.4万字
  • 本书是介绍中医妇科疾病多种治疗方法的专著。在总论中将治疗方法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类。在内治法之下,介绍辨证组方、单方验方、饮食疗法。在外治法之下,介绍敷法、薄贴法、熨法、罨法、热烘法、熏蒸法、溻浴法、涂抹法、扑粉法、噀面法、佩戴枕垫法、嗅吹鼻法、吸入法、滴药法、导法、塞法、针刺法、灸法、耳穴压迫法、按摩法、拔罐法、刮痧法、导引法、割治法、穴位埋植法、烙法、插入法、发疱法、腐蚀法、白降丹划点法、灌
    马大正编著医学41.6万字
  •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时方妙用》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刊于清嘉庆八年(1803)。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全书共4卷,卷帙不繁,眉目清晰。该书先叙临床望、闻、问、切四诊要点,后在充分总结历代医家和作者本人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就中风、噎膈、消渴、脚气等42种临床常见
    (清)陈修园著 王鹏 王振国整理医学6.5万字
  • 会员
    本著作从千余种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80余种对中医咳嗽在理法方药有较为突出或较为系统的论述内容加以整理而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除重视传世文献总结以外,补充了散佚古籍对咳嗽的重要论治内容,弥补了以往有关咳嗽古籍文献挖掘与整理之不足;同时,本著作从临床与学术相结合角度出发,采用混合分类(指南分类结合学术分类)方法形成目录,通过目录对古籍原文依次展开,使咳嗽知识体系脉略清晰、上下关联、前后呼应,避免了以往古籍
    王凤兰主编医学31.7万字
  • 会员
    用耳朵学中医经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诵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读全文,以小64开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频文件,让读者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本套丛书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册,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册。本次再版将原来的光盘改成以二维码扫码收听音频的形式。灵兰中医署名
    (清)吴谦等编撰 灵兰书院组织整理医学6.8万字
  • 结构针灸是当前针灸研究热点,本书为结构针灸研究丛书之一。结构针灸学是近年来的针灸新兴学科,该学科是中医针灸理论与时俱进的代表之一,强调在全面继承传统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精细、精准解剖和表面解剖学等现代医学知识,对腧穴定位、针刺手段、针刺理论、进针手法、疗效判断、康复预后等进行再研究,提出更加适合现代针灸临床需要的理论及治疗措施。本书基础部分围绕针灸科医师临床必备的解剖基础,结合临床实际、现代生物
    关玲编著医学8.9万字
  •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10卷,收选历代名医医案60余家,案例1060余首。按病证分类,
    (清)余震纂辑 苏礼 洪文旭 徐伟整理医学29.8万字
  • 本书主编巩昌镇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陆飚、王少白、李灿辉、金观源、陈德成、冷三华、彭增福、刘宝库、李永明等九位移居海外针灸人的贡献,内容涉及跳针针法、糖针、解剖针灸、反映点针灸、动筋针法、逆向刺激疗法、激痛点针灸、瘢痕松解术、针灸气球模型等。这些探索性发现既包含他们构建的新理论、创造的新方法,也包含对传统的深度挖掘和对经典的刮垢磨光,更是他们与时俱进、不懈努力的心血结晶。对针灸临床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巩昌镇主编医学14.6万字
  • 《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名医故事、中医药典故、中医药知识、中医特色疗法等,内容严谨、简明有趣、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具有阅读性、趣味性、专业性特点,非常适合普通民众阅读。本书旨在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读者的中医药文化兴趣,提高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水平,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满足广大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的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戴铭 周祖亮主编医学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