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士人结社与古代文化论集
更新时间:2025-04-22 16:50:36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从心态入手,立足文集与史料,将个体、时代、社会、文化相结合,来探讨士人的交游、活动、思想与创作实绩,是作者研究的重心与理路。书稿上编是关于明清易代之际的士人结社研究,下编是古代士人心态与思想文化的论题研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宋代至清代都城形制正处于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重要变化期、转型期和定型期。本书主要根据考古调查发掘资料,介绍和论述了北宋东京开封府、南宋行在临安府城、辽上京、金上京、金中都、元上都、元大都、明南京城和明北京城等正式都城的规划理念和形制布局,同时对辽中京、辽南京、辽东京、辽西京、元中都和明中都等城的形制布局也做了详略不等的介绍。本书认为,各个都城均是其规划理念的物化形态,因此,本书较完整地呈现了各个都城历史76.8万字
- 会员本书以1927~1937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报刊、档案、日记、文集、年谱、回忆录等为资料基础,勾勒出现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考察了知识群体所处的阶层位置,及其在饮食、交往、休闲、服饰等日常生活的不同维度中发展出的旨在建构身份认同感与合法性的话语资源。对这些资源竞争的过程既促成了知识群体内部的分化,又催生了知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阶层意识与集体行动。历史31.6万字
- 会员《近代史学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本书是第22辑,分为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专题、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专题研究、书评、会议综述6个部分。历史25万字
- 会员《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视和专业研究历史62.9万字
- 会员满汉矛盾乃清代政治史核心内容及根本特征之一。本书建基于学界先进相关成果,由整体清代大视野,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据以内阁、部院、军机处、总署四大中枢机关及地方督抚之计量资料,首次系统地摹画了甲申易枢至清亡近三十年间满汉矛盾与甲申易枢、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东南互保、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诸多国政朝局嬗变之关联,凸现了晚清政治史的复杂性、曲折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并有所创获历史22.3万字
- 会员本书属中社智库国家智库报告系列,郑和船队共计七次的远洋航海历程,时间上延续近三十年。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各国、印度洋北岸、阿拉伯诸国,最远到达非洲大陆东岸,并在这些地区留下了诸多历史文明遗迹。这一伟大的航海壮举为传播先进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扩展经贸往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类航海史上,中华民族(也是人类)首次大规模海上船队进入浩瀚的印度洋,并与沿岸各国在贸历史10.1万字
- 会员13—14世纪,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和伊利汗国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对伊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聚焦蒙元时代中国西迁伊朗的移民群体,以及元朝和伊利汗国之间的使者,考察他们为中华文明西渐所做的贡献。本书还重点讨论了中国物质文化在伊朗的传播,揭示出中国文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层面,“中国制造”为改善古代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贡献了巨大力量。历史27.8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观察乡村权力结构,了解把握它的运行机制,认识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基本走向,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权力结构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在乡村百姓的契约关系建立中,国家权力得以运行,乡村社会秩序得以维持。赋役征派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国家尽力保持平衡,基本维持了社会稳定运行。同时,考察乡村社会财富流通与分配的过程,理解乡村社会的控制与反控制,生存与秩序之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全书努力形成历史2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