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往事在那里淹没

歌曲《艳粉街的故事》

作词:艾敬

作曲:艾敬

1992年,北京大地唱片公司推出了艾敬的专辑《我的1997》,翌年,中国唱片广州公司推出李春波的专辑《小芳》,南北呼应,俩沈阳人在中国流行乐坛刮起一股“城市民谣风”。所谓城市民谣,是指一种来自民间或模仿民间的歌唱形式,内容多关注现代人的情感,歌者大多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简单明了,易学易唱。

歌曲《艳粉街的故事》,选自1995年滚石唱片公司发行的艾敬同名专辑,是一首散文化的叙事体歌曲。它以作者的个人情感体验为线索,用第一人称手法,讲述了艳粉街工人子弟的梦想和情怀。那份对过往生活的真情实感,让人不禁回忆起与作者一样或不一样的童年。

艳粉街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南部,北起沈辽中路,南至腾飞二街,全长1800米。现在,这个铁西区昔日最大的棚户区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艳粉街走出的艾敬,用民谣将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唱到了全世界。

艾敬是一位有着浓浓乡愁情结的艺术家,无论身在何处,她都希望把沈阳的美好精神传递出去。2018年10月,怀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热爱,艾静在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中国工业博物馆,举办了《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艾敬个人艺术展,用一个老铁西人的回忆向伟大的时代致敬。


⊙闲文逸事答问录

沈阳艳粉街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末年


:不少人曾以为艳粉街有着北京八大胡同那样的社会背景,是这样吗?

:这扯到哪儿去了。艳粉街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分封八旗时,此地为镶蓝旗属地。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清朝“铁帽子王”之一。这位亲王一生娶了妻妾共十六人,他命这里的居民在田野中大量种植一种叫“胭粉豆”的花,花的种子研磨后,可调制成王府福晋们用的化妆品——胭脂。每当胭粉豆开花,大片大片艳丽的粉色花朵煞是好看。于是,人们把这个地方叫胭脂屯,后来又演变成“艳粉屯”,随着城市的扩展,慢慢地就成了现在的艳粉街。

:辽宁电视台春晚,艾敬和李春波共同演唱了一首《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歌曲署名为“佚名”。此人是谁?

:原本这是首“知青歌”,旋律取自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主题歌。据说是插队盘锦的沈阳知识青年为当时颇为流行的曲调填写的歌词,使之成为流传甚广的地域性歌曲。在传唱过程中,根据需要,对部分音符进行了微调,并将八分之六拍改成四分之三拍,以更好地表达思乡之情。80年代初,这首歌经过重新加工,去掉灰色消极内容,被很多人误读为歌颂沈阳的创作歌曲。今天看来,这也是很有历史感的一首流行歌。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