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鹤岩

(1921—2005)

著名作曲家 音乐活动家

1921年10月出生在辽宁开原县(今开原市)一个锡伯族家庭,受亲属影响,1942年8月读完富锦农业学校后即辗转奔赴延安参加西北文艺工作团。其间,他参加过大生产运动、新秧歌运动,参加过解放战争,后调延安大学文艺系任音乐教员,与陕甘民歌结下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关鹤岩先后担任陕西省乐团团长、歌舞剧院院长和省文化厅、省文联领导职务。1948年,关鹤岩在延安创作了儿歌《丢手绢》,这首歌从宝塔山唱到天安门,是20世纪40到80年代出生的人代代传唱的一首唱游经典歌曲。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人民只有八部样板戏可听可唱的时候,关鹤岩参与创作和直接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五首”,甫一问世即轰动全国,可谓石破天惊;尤其是经他提议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成为中华民歌宝库中生生不息的瑰宝。

歌曲迅速从边区传到全国,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时光,也催生了一种新的游戏——丢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