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城中村

陪着孩子的一天是累并快乐的一天,看着孩子的笑容就会忘记一切忧愁。等到夜幕降临,孩子进入梦乡,文兮又想起了烦心事:不知道刘秋成今天又过得如何?文兮偷偷走到一个角落,拨通了他的电话:“你今天怎么样啊?”

刘秋成说:“还不错。我认识的那个人给我介绍了几个专门做信用证的,这几天我会一一和他们见面。”

“哦,那就好……”文兮似懂非懂,她理解刘秋成刚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应该没那么快有什么好消息,她只是很关心刘秋成的生活,“你今天住哪里?”

“我租了一套房子,比宾馆划算多了。”

“这么快就把房子租好了?”文兮总是很意外刘秋成雷厉风行的速度。

“对啊!”

在这么落魄的时候居然还能听到刘秋成得意的语气,文兮悬着的心放下了一点。

“房租多少钱啊?”

“才800一个月。”

“那么便宜?”文兮难以想象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居然还有这么便宜的出租房。

“是啊!”

“多大?有独立的厕所吗?”

“当然有了!不仅有独立的厕所,还有独立的厨房呢!”

“那么好?岂不是还可以自己做饭吃?”

“是啊,你还可以过来玩,包吃包住!”

文兮现在可没心情去玩,现在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闲钱去玩?文兮虽然担心刘秋成落魄后失去信心,但是听他现在这么有闲情逸致,又开始担心他不务正业。文兮语重心长地说:“现在重要的是赚钱哦!林哥的钱肯定要尽快给人家还上。虽然他有点吓人,但是毕竟是你欠债不还、有错在先的。”

“嗯,我知道。”刘秋成乖乖地回答。

“他给你打电话了吗?”

“打了,我承诺他会尽快还的。”

“赚点钱就先还点吧!不管多少,至少表明我们的诚意,让他知道我们并不是要赖账,他可能就不会逼那么紧了。”

“好。”刘秋成其实更想谈开心的事,他问道:“道道呢?我想跟她视频。”

“她已经睡了,下次吧!”

“好,那你也早点休息。”

“好,你也是。”

挂断了电话,文兮收拾好心情走进客厅,她不想让正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父母看出她心里的沉重。

刘秋成又是一个人躺在床上。这里是他的新家---深圳著名的城中村。

这里的楼房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楼下没有小区没有绿化,因为楼外两米到五米处又是楼房。楼与楼之间一步之遥的距离只允许少量的阳光透过来,低层甚至在白天也需要开灯才能进屋。刘秋成住的三楼就是这样。楼梯狭窄黑暗,有的楼层还有昏暗的路灯,有的楼层就只能自己打电筒。两边的墙上全是小广告和乱七八糟的字。每层楼有十来间房,过道因为狭窄黑暗显得更加幽长。

刘秋成住的房间虽说有独立厨房厕所,但总共不过十几个平方大,因为只有一个大房间,卧室和客厅共用;厕所只有一、两个平方,如果洗澡的时候把衣服挂在里面,很难保证不被淋湿;所谓的厨房不过是大房间和厕所之间的一个过道,那里是整个房间唯一有阳光透进来的地方,也是唯一能让油烟排出的地方。

现在正值盛夏,深圳的天气酷热难耐。房间里只有一台陈旧的电风扇“嘎吱嘎吱”地转着,吹出热烘烘的风。刘秋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穿上拖鞋准备下楼去转转。楼梯间伸手不见五指,他只好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照亮。

下了楼,走出楼与楼之间的过道,不过七八米长,就来到了街道上,眼前一下豁然开朗。这里与楼道里的阴森截然不同,虽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但是街上依然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不足五米宽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小摊,有海鲜烧烤,有糖水冷饮,有各种水果,有衣服鞋袜,有帽子箱包……

刘秋成边走边看,到是暂时忘掉了烦恼。他看见一家卖麻辣烫的,想起了家乡的味道,就走了过去。

老板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她看见有客人来了,立刻热情地招呼:“这里坐!想吃什么自己捡。”

刘秋成在老板指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他面前是一张很长的桌子,桌子上是琳琅满目的穿成一串一串的菜,有萝卜、青菜、豆腐、藕片、土豆……还有牛腩、牛肚、牛肺……桌子靠街中心的一侧是一排给客人坐的板凳,桌子靠街边屋檐的一侧是老板的操作台。

刘秋成问:“这个怎么吃?”

老板递给他一个空盘子:“这里有盘子,你想吃什么就拿什么,素菜一块,荤菜两块。拿好了我就给你煮。”

刘秋成找老板的指示挑了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递给她。

老板把盘子里的菜放进锅里煮,她又问刘秋成:“你能吃辣吗?”

“能,辣点。”

“好!”

老板很麻利的调了味碟,放在刘秋成面前,又忙着穿起了菜。一会儿菜熟了,她把菜捞出来放在刘秋成面前,说:“好了!”

刘秋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会儿他就觉得脸上发烫,耳朵冒烟。再一会儿,嘴巴就闭不上了,大口大口地吐气,边吐气边说:“老板,你这个也太辣了吧!”

老板大笑起来:“你不是要辣的吗?”

“是啊……我没想到这么辣啊……我想深圳的辣应该不怎么辣吧……”刘秋成的舌头都快捋不直了,赶紧去旁边的超市买了一瓶冰镇矿泉水,大口大口地饮下,才算冷静下来。他问老板:“你是四川人吧?”

“湖南人。”老板给刘秋成的味碟里加了一些清汤。

“难怪……”刘秋成继续慢慢吃起来,“你这个味道太正宗了!和我们四川的差不多,任督二脉一下就被打通了。”

老板又笑起来:“好吃吗?”

“好吃,太好吃了!让人精神抖擞。”刘秋成又问老板:“你怎么从湖南那么远跑到这里来卖麻辣烫啊?”

“你不是也从四川过来的吗?”

刘秋成点点头:“也是。”

老板接着说:“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

“你全家人都在这里吗?”

“我和我老公在这里,”她望了望远处,“他刚走开,一会儿回来。”

“孩子在老家?”

“嗯。”

“你们在这里收入不错吧?”

“还行,比在老家好,至少修了房,还养了两个娃。”

“很厉害啊!孩子多大了?”

“大的上大学了,小的还在上小学。”

“那小的生得晚哦!”

老板满脸洋溢着笑容:“是,老来得子……所以还得更加拼命打工赚钱。”

“你这个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不算打工!”

“是,也算个小老板……就是一年到头陪不了娃几天……”

“那是,可能只有过年回去一趟吧?”

“嗯。不过为了生活啊,没办法。”她抬头看看街上的人流,“你看这满大街的人,有几个不是外地的呢?”

“是。”

这时走过来一位年轻女子,她熟练地捡了几串素菜在空盘子里,还点了一个面饼,对老板说:“打包。”

老板回答:“好,八块钱。”

女子付了钱,就站在一旁看着手机等待。她脸上画着淡妆,身上穿着职业西服,肩上挎着包,看起来像刚下班的职员。

老板正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提着大袋的蔬菜走了过来,他把菜递给了老板,自己穿起串来。看来他就是老板的老公了,长得瘦瘦弱弱,动作笨手笨脚,平时应该更多是跑腿买菜什么的。

老板整理起袋子里的菜,又忙着给客人打包。年轻女子拿着打包好的菜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些新的客人,老板忙得不亦乐乎。

刘秋成吃完结了账,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