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谈判、谈判,谈的到底是什么

你想要得到什么:理想目标、实际需求目标、可接受目标、底线目标

无论什么形式的谈判,谈判方都会对对方有所需求,也就是说,谈判者都有自己的谈判目标。谈判的最高目标就是谈判者最想要达到的理想化结果。其实,在谈判中,很少有谈判者会有什么特定的、具体的最高目标。例如,你要去买房,你会希望房子的价钱越低越好,你甚至希望1美元就可以买下房子,当然,这是天方夜谭。我们的谈判目标很多时候是建立在理想化的基础上的,那不现实。所以,当我们说到最高目标时,应该是建立在现实的、可实现的基础之上的。

那么,谈判之中的目标都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谈判目标的理想程度,将其大致分为四种:理想目标、实际需求目标、可接受目标、底线目标。下面我们用表格来具体说明一下这四类目标内容(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可行性(目标在谈判过程中的实际价值和可行程度)。

确定了不同程度的谈判目标后,我们就可以考虑如何在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制定谈判目标。正确的目标制定能够有效引导之后的谈判方向,甚至影响谈判的最终结果。下面是思考和制定目标的流程表,我们可以看看:

当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目标制定这个问题。你能制定目标,你的对手也会,但是,无论是商场上的合作伙伴、客户,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同事朋友,都不存在完全对立的利益。所以,谈判前的目标制定也不存在完全的对立。谈判是要既满足自己的需求,又能够让对方获得相应的利益,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谈判的有效目标,就是能够从人性化、人情化的视野,多给对方一点尊重、多给对方一点空间、多给对方一点利益、多给对方一些机会。当初IBM公司在谈判中没有给予比尔·盖茨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才造成日后微软在视窗领域的独霸天下。所以,目标应该建立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压倒性的胜利上。同时,参与谈判的各方均有利可得,均愿意加入谈判、参与协议,这是一种非常圆满的目标。不能因为其他各方弱小,就忽略他们的存在和利益。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可谓是典型的马拉松式谈判,历经8年,终于在多方的协调、妥协、折中、让步下,实现了协定的签订,获得多赢。

不论何种谈判,目标既要明确又要适度,这是你自己能够掌控谈判的表现。你知道哪一步可以继续,哪一步必须停止,哪些时候必须紧逼,哪些时候必须放松。哪怕之后出现了预料之中的成功,也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