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长官,请进。

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模式改革深化

-全面推广“3+1+2”新高考模式:第五批改革省份开始实行该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物理或历史中任选1门,“2”为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任选2门。

-考试科目多样化:外语科目除英语外,新增日语、俄语等语种选择。

选拔机制优化与公平性强化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参考:考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等方面的表现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严厉打击“高考移民”:教育部严查违规行为,加强跨部门审核机制。

-专项计划扩大与优化: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及脱贫地区的专项计划进一步推进,投档录取程序优化,并纳入平行志愿体系。

录取规则与志愿填报调整

-批次划分改革:取消传统一本、二本、三本划分,改为提前本科批次、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普及:考生按高校专业组的选科要求填报志愿,调剂范围仅限于组内专业。

考试内容与能力导向革新

-强化关键能力考查:高考命题注重学科素养、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跨学科整合。

-拔尖人才选拔机制完善:强基计划、少年班等试点项目进一步统筹,建立选拔、培养、评价一体化机制。

技术赋能与安全保障

-技术手段强化考务管理:各地推进技术赋能考务,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严打考试舞弊行为。

-“阳光志愿”系统建设:整合部、省、校三级招生信息,提供志愿填报数据支持,规范培训机构治理。

政策调整与社会影响

-复读生政策收紧:公立学校自2025年起禁止招收高考复读生,复读生需选择私立机构或专门学校备考。

-随迁子女考试便利化: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促进城乡教育机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