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招财将军庙中,一尊泥塑的狸奴像破旧不堪。只能凭借想象,模糊猜测它曾经威风凛凛的模样。

神庙内早已香火稀疏,就连昔日梁上的红绢彩带都褪色多年,梁上的五脊六兽,日夜与青苔作伴。

供案上的香炉中,紫烟缭绕。山风吹得门扉作响,竹影娑婆。一只通体漆黑的绿瞳玄猫与一旁的白色松狮猫叼着春笋作戏,将一地泥泞踩成一树梅花。

绿瞳玄猫竖起耳朵动了动,神情忽然黯淡下来。

“阿郎阿郎,那林家山客来啦!人类喜怒无常,若是他不守诺,引来人坏阿郎清修怎么办?”

“莫要人后论是非。”

“咿~喵晓得啦!”

神庙台上,白发山神浅笑如春风。抚着花青色的鹤氅,将杏花插入供台上的竹篾花篓内。

这两束杏花是茶农们过夜歇脚,遗落下的“房费”。

莫名其妙被这两只幼猫给霸占了山庙搭窝,又带来诸多横生枝节,顾眠秋也不恼。

他身为山神,操纵地气哺育一山生灵。还不至于短了几个小妖的吃食。

现在附近的村落中只知“镇宅大将军”和“招财大将军”的名号,甚至他这个正儿八经朝廷敕封的山神都被两只猫抢去了平日本就稀疏的香火。

神人无形。

他本就不靠香火成神。

为人消灾解难,只是他游历红尘、得见众生的一种方法,一种闲暇雅趣。

顾眠秋为了安抚二猫,用神通隔空摄物,折来十余根根竹筒。他轻轻扇动竹子间沥下的雨水,一股类似于浆果混了蜂蜜和风油精的味道挥发在空气中,蝴蝶顿时围着他看不见的灵体翩翩飞舞。

将落了蝴蝶的竹筒分给二猫,顾眠秋蹲下身子,温和的语气中带了几分狡黠:“衔云、雪中仙,今日修过早课了吗?”

“喵呜~”

“修过了!”

两猫胡乱诺了几声,慌忙逃窜。从那黑白二色的背影,根本看不出曾经拌嘴的模样,竟是和好如初。

大公鸡原本在悠闲地啄米,见他有劝学的想法,怂着脑袋,夹着尾巴,竟是米也不吃了,追在二猫身后。

“山主,我写完功课了!衔云听经睡着了,您莫凶我!”

“阿郎,是我大哥南烛没写!”

“谁逃学了?”

“他!”一雄鸡、一白猫同时伸出爪子和肉垫指向黑猫。

衔云顿时气得语噎:

“咿呀,你们想打一架吗?”

方才明明三妖亲如兄弟,这会又玩起合纵连横的把戏,它们的交情当真是脆弱又顽强。顾眠秋有些好笑,旋即摇摇头,开始打坐修行。翻开灵台中的山海经卷,上方白纸黑字写得分明。

“山主:顾眠秋。”

“初始位阶:炼气士。”

“当前修行神通:食气(下一阶段:光阴之气)”

“注释:五运,后纪司天也。即常以,司天为客也,运气为主也。在泉亦为客,居气间气。为次可也。故五气上合于天……

于是青气之中天生风,赤气之中天生暄暑,黄气之中天生濕,白气之中天生清燥,黑气之中天生寒……”

“这也是神者仙者可以饮朝霞雨露,不食五谷,不受瘴气、毒气、魇气等外邪侵害的根本原因。”

——食气之术!

心中默念《地经》和《素问六炁》中的口诀,错过了早上天光时的东来紫气,他此时也收了心,例行摄取地泽中含了草木水露的地气。

旧庙外,乌云漏雨,洗着瓦松,让人灵台清明。顾眠秋若有所思:“不知道这场雨是否能滋润大地?”

闭上眼睛感知万物,群山万壑伏在锦绣玉带的脚下。

“瘦牛瘦马,难过二月八呀~~”

过路行人纷纷整理斗笠蓑衣,赶往家中。

林萧也是行人中的一员。他护住竹篓,竹篓里是他带给山神与招财将军的贡品。几束自己做的松香、几包粗盐、几条小鱼、几袋山茶,简朴,又富有心意。

山林间的雀鸟扑扇翅膀,归巢躲雨;小松鼠抱着松果奔波,连小青蛇也藏身在松柏巉岩下。

雨落春开,洗涤万物。

万千银线从葱郁的树枝上拉长,落入密林湖泊。

顾眠秋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拘住了山腰的几朵乌云,顷刻后,云翳飘向了山腰的栗田。

在先天地炁的神通之下,这场雨淋绿了田埂,衬得山花更加明媚灿烂。

朝阳晨曦再度破开云层,牧童们悠闲地骑着青牛。横笛与古老的山歌回荡,他们用最淳朴的方式感恩山神。

顾眠秋继续认真练气入体——“访蛟龙出海,携梅妻鹤子,得清净自在”。理想很完美,现实多磋磨。生活一点点的琐碎,凡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仙为神者愁的则是如何练取天地元气。

清晨天光未开时分,山海托红日,朝霞生紫烟。这第一缕紫气,名为东来紫气。

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腾,草木萌动。此乃地气,随二十四节气而变幻。

无论是东来紫气,或者地气,都是天地元气极好的一种。

不同于刚生出灵智的二猫,他很清楚自己的修行之路是为了在这一世更好的逍遥超脱。

以及……

完成上一世夫子托付给他的宿愿:绘制一本完整的水文地理著作,将大晏朝的大好河山,成体系谱录在册。

其实,顾眠秋更想写本游记,便于留给后人品味。

深知古代平民不易,出行亦不易,顾眠秋没有急于动身。

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这是项大工程。何况,顾眠秋害怕孤旅钓月的寂寞。打定主意,他想要先在巴蜀之地站稳跟脚。

此时修行,撷取的是惊蛰时分的春分之气,颇为珍贵。

身为地炁山脉中衍生的地灵,这方圆几里发生的大事、小事、深宅私事,只要他想,事事都瞒不过顾眠秋的眼睛。

但他并不打算主动干涉。

欲望嘈杂,在入世之前,须遍览红尘而不失本心。因此,来庙就是有缘,众生各有自己的缘法,如此刚好适度,不会过度干涉人间。

春分之气享食殆尽后,顾眠秋推开荆门,走进旧庙旁依着黛瓦白墙盖的草庐。他开始伐竹、劈柴,准备几天后花朝节的礼器。唯独有些苦恼的是,这些微薄的香火,该如何给自己饲养的小妖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