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再次出车
- 重生1975:从运输队开始
- 阿鱼爱吃肉
- 4071字
- 2025-03-30 14:23:17
赵妈下台后,没有人再追究出租房屋的事情,赵广平可以踏实的住下。
另一边,运输队员有了好消息,领导返聘了一个老师傅带人,刘建锋有时间出车了。
清早起床,赵广平推开门,看到外面下着毛毛细雨,空气清新,散发着泥土的味道。
简单洗漱过后,套了上次从运输队领取的雨衣雨鞋。
到了运输队门口,刚好碰上要去练车的杨建良等人。
带他们的老师傅姓兰,退休已经五年了,是运输队最早的司机。
兰师傅开着车,学员们都在后面的车斗里。
他们都知道今天赵广平要跟着刘建锋出车了,眼里的羡慕遮掩不住。
错身而过,赵广平去了刘建锋的办公室。
他今天提早来,要处理一下队里的事情。
赵广平去的时候,他刚好结束。
“今天下雨,路上不好走。”
刘建锋眉头微皱,看到外面的雨,雨不大,但一直下个不停。
这年头,很多路都是泥土路,坑坑洼洼。
一下雨,路面湿滑,车子就得放慢速度。
偶尔遇到坑坑洼洼积水比较多的,还得担心陷进去起不来怎么办。
司机们最讨厌这种雨天了。
抽完了一根烟,刘建锋动了。
带着赵广平去了调度室。
这一次,刘建锋把单子拿给了赵广平:“你挑吧。”
赵广平翻看了一下,大多数是钢厂的单子,都是出省的长途单,最近的单程要三百公里。
翻到最后,赵广平看到了最下面的一张单子,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
“这个怎么样?”
赵广平抽了单子递给刘建锋查看。
是从钢厂拉货到京市第四机床厂的单子,单程六百公里。
“行”
刘建锋看了看后,签字领了单子后,两人又去了后勤部,这一次是来拿加油条的。
车子烧油,如果是跑短途,运输队有自己的油库,每次出车前,在油库加满油后,是不需要在外面加油的。
但是跑长途不一样,一箱油跑不到目的地,需要中途加油,在外面的加油站加油是需要加油条的,
像他们这种跑新路线的,还需要另外备好油桶和水桶。万一开到偏僻的地方,不熟悉哪里有加油站,可以直接用油。避免车停在半路。
后勤部还是丁树,刘建锋把刚领的条子递了进去。
领条领桶是需要登记填表格的。
丁树在纸上登记着信息,说道:“这一次去京市,能顺便去看看天安门,运气好是不是还能看着那些领导人。”
刘建锋笑道:“机床厂在郊外,离着天安门十万八千里呢,哪里能随便乱逛。”
“能进了京市的地界也不错,我这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去一趟京市呢。”
赵广平接话:“肯定能的。”
再过二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富裕起来,介绍信被身份证代替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那我等着那天的到来。”
丁树很快登记好信息,让刘建锋签字后,拿出了加油条,总共十五张,每张五十升。还多要了几个桶。
从后勤部出来后。两人去了后院拿车。
发动车车后,先去了油库,现在加油,只需要说要加多少升,车子油箱装不下的,可以加在桶里。
多加了两百升到油桶后,刘建锋在加油登记单上签了名字。
赵广平就上车开出了运输队,直奔钢厂。
和上次一样,听钢厂的人指挥,停在了装货的位置。
从驾驶室出来,直接去了旁边的休息室。
休息室里面已经准备好了姜汤。一杯下肚,整个人都暖洋洋的,身上的寒气驱散了。
负责招待的人,递上了两盒烟。
这一次,不止给了刘建锋,赵广平也有一份,两盒烟中间还夹着烟票。
钢厂是国营大厂,招待人是专门挑选过的,说话办事稳当。
相谈甚欢,很快,车子装好了。
今天有雨,装货后,还需要用遮雨布遮挡好。
用了五六个人合力把雨棚安装好后,赵广平上了驾驶座。
出钢厂这段路,赵广平熟,现在下雨,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按着地图指示,开出钢厂三十公里,到了一个公社地界。
正是吃中午饭的时间。
饭店里只有一个服务员,正靠着墙织毛衣。
赵广平到了窗口:“师傅,两个五两面条,加肉臊子。”
交上了等量的粮票,赵广平到刘建锋的对面坐下。
服务员看到了外面停着的大货车,问道:“你们这是准备去哪儿?”
“京市。”
“挺远的,路上得几天?”
“快一点两天,慢一点就三天了,看路上好不好走。”
“跑大车不容易。”
赵广平笑了笑,没有接话。
刚好,厨房里传出了声音。
“面好了。”
五两的面条,对于一个成年男性来说,都算是小饭量了。
配的臊子是土豆肉块,还加了点海带。
从窗口端了面后,把臊子和面拌了起来。
白皮面染上了臊子的酱色,筷子一挑,面条包裹着臊子,一起送进了嘴里。
食不言,赵广平俩人只顾着大口吸溜面条。
不用十分钟,面条吃干净了。
原汤化原食,才是正宗。
喝了满满一大碗面汤,整个人都通透了。
接下来的路,换刘建锋开车。
车子开出来,走了七八十公里,看到了一条河。
雨已经停了,刘建锋靠河停了车:“走,下去看看有没有鱼。”
赵广平当即明白,他这是要抓鱼。
刘建锋从驾驶座底下掏出了鱼网兜,挽起了裤腿,往河里走。
“这条河里都是肥鱼,往前走三十公里,有个县城,抓了鱼能卖给县里的国营饭店。”
这就是司机的好处了,买鱼的钱就是外快,能揣进自己的兜里。
河水不深,差不多到大腿的位置。
俩人打配合,花了两个小时,捞了十来条鱼,大部分是鲫鱼,带着两条草鱼。
他们捞鱼的这块水域,周围二十里没有人烟,河里的鱼多又肥。
每条鱼差不多有三四斤。
装了鱼,两人发车。
赶在天黑之前,到了刘建锋说起的那个县城。
车子停在了饭店门口,赵广平俩人进了店里。
中午吃过了面条,晚上换了包子吃。
窗口点完后,还是坐在了角落的位置。
刘建锋坐下后,看了一圈,随后朝着服务员招了招手。
赵广平看到笑意盈盈走过来的服务员。
“有两个月没见你了,换路线跑了?”
显然,这服务员和刘建锋认识,算是熟人。
“嗯,现在跑出去,一出去就是七八天。
没让服务员多打听,刘建锋压着声音主动说道:“车里有鱼,要不要?”
正常情况下,饭店里的菜单都是固定的,但偶尔也会有人想点菜。
鱼肉好吃,但是处理起来麻烦。
家里有条件的愿意来店里吃,省事。
所以饭店经常会收鱼。
服务员点头:“要,等会儿你吃完,我们大师傅跟你出去拿。”
很快,包子上来了。
一半是肉包,一半是素包。
两人分吃完后,就出了店外。
没有急着上车,先点了一根烟。
刚抽了两口,就看到从饭店后厨走出来了一个人。
身上还穿着白色的褂子,头上没几根头发,肚子很大,走路一晃一晃的,手里还拎着一个包。
“任师傅,饭店主厨。”
话音落下,人走进了,刘建锋笑着打招呼:“好久不见了,最近怎么样?”
“挺好挺好”,任师傅看到旁边的赵广平,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没有急着问鱼的事情,先把手里的东西给了他。
“这些那些路上吃。”
刘建锋不用看都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好意思道:“你这太客气了,每次都拿你的东西,实在不好意思。”
“我这一两个月才能碰着你一次,这点东西跟你帮我的不能比,拿着吧。”
推让不过,刘建锋接了过去。
赵广平已经把鱼拿下来了。
鱼是用一个桶装起来的,为了保持鲜活,里面还有水,这会儿打开,还能看到鱼在水里挣扎。
“还是老价格,七毛一斤。”
饭店的价格,给的不低,刘建锋没有还价。
帮着搬到了后厨,称了重。
十来条鱼,四十斤。
总共二十八块钱。
拿了钱,把鱼留下后,带着桶回到了车上。
天已经黑了,不开长途,直接在附近的招待所住一晚。
招待所里给的是大通铺,要了一个床位。
这个年头,虽然没有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但治安相对比较好。
不过赵广平他们拉的钢铁,是稀罕物,就怕有人起歹心,所以需要留一个看车。
赵广平两个人要轮流看。
前半夜赵广平,后半夜刘建锋。
认准了床位,赵广平就回到了车上。
没什么娱乐活动,赵广平呆愣愣的住在车里,很快神智就有些迷糊了。
正迷糊着,赵广平突然感觉不对劲,猛得抬头,往后视镜里看了一眼,什么都没有,黑乎乎一片。
竖起耳朵听了听,好像听到了抱动钢条的声音。
心里咯噔一下,赵广平掏出驾驶座下的铁棍,小心翼翼的开了车门,下了车。
本来跑长途的司机会配点枪支弹药的。
不过因为第五中队刚成立,上报后批下来的名额有限,刘建锋把名额让给了其他人。
赵广平现在还是新学员,理论上也是不符合条件的。
所以两人加起来还没有一把配枪。
不过为了安全,还是准备了点其他趁手的东西用。
蹑手蹑脚的走到了车尾,赵广平猛得冲出去,没看到人,倒是一个猫跳了过去。
是他看岔了。
虚惊一场,赵广平再次上车,人是彻底清醒了。
上次回家,又和孟雅看了电影。
赵广平试探的提了一句结婚的事情,孟雅没有反对。
不过她说得给家里人写封信。
赵广平到现在还不知道孟雅家里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但肯定地位不低。
知道信送出去之后,赵广平心里都很紧张,就担心孟雅家里人看不上他这个山沟沟里的穷小子,不同意。
这次出去跑长途回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到回信。
赵广平最担心的,就是她家里人不同意,该怎么办。
在他的规划中,想乘时代春风,发展商业版图。
不管什么年代,单纯的挣钱,是没办法长久的,需要经营背后的人脉网。
想结交人脉,就需要进入圈子,以他目前的地位,很难。
这个年代最好的跨越阶级方式,就是高考。
赵广平刚重生那会儿,有想过要不要试试。
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世的人看刚恢复高考这三年的考题,觉得很简单,不说有手就行,但只要努力,很容易就能考上。可这样的说法,是建立在接受了系统教育的基础上。
土生土长在这个年代的人,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参加高考,不比后世的难度小。
他自己虽然是经历过后世生活重生回来的。
但一直都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学完的“文盲”,专业知识领域差的太多了。
从头开始学习,没有资源不说,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对他来说是不划算的。
所以需要找一个人做合作伙伴。
重生后坚定的选择孟雅做老婆,他也有自己的另一份算计。
两年后高考恢复,有他的支持,孟雅的成绩相比于前世只好不坏,努努力可以冲击京市的名校。
大学时的同学,就是她的人脉起点,以后会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等她毕业之后有了干部身份,可以进一个好的单位,到时候又能结交不一样的人脉了。
夫妻一体,两个人往不同的方向努力,能充分用好时代发展的红利。
所以,不管孟雅家里人愿不愿意,他都不会放手。
实在不行,只能多给孟雅吹吹风,让她心底认定自己。
想到这儿,赵广平也觉得有些头疼。
孟雅是个主意硬的,想改变她的想法,同样不简单。
生米煮成熟饭这事不能干,只能靠感情打动她。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赵广平能感觉到,孟雅独立的外表下,是很渴望别人对她的关心的。
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帕子,她都会记在心上。
温水煮青蛙,还是得他多上点心。
这次去京市,得找个机会去逛逛,给她买点稀罕的东西,让她能感觉到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