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常遇春来投

八月初二。

传信兵从西面而来,冲入濠州城之中。

李平得到了朱元璋的传讯:

颍上已破,征西军入主颍上;

毛贵的三万义军被阻挡在颍上以西,元廷的兵马跨过黄河,再次进攻刘福通的辖地,令得刘福通不得不撤回了毛贵的兵马,全力抵御从北面而来的元廷大军。

李平给朱元璋的回讯依旧是那一句话:

坚守颍上,不可让刘福通的义军进入安丰路境内。

……

翌日,定远军的粮草官李存义,开始朝着泗州城押运粮草辎重。

泗州城位于淮安路境内,距离濠州城逾二百里!

对于寻常的步兵而言,想要跨越这二百里以上的距离,需要约莫五日。

因此,李平等待了整整五日。

五日之后,八月初八。

从泗州而来的传信兵告知,李存义的粮草辎重,已然进入了泗州城之内,交予了卫晖的征北军。

卫晖令卫明镇守泗州城。

西北面的五河县交予孔宏的中军镇守。

两万名征北军和两万名征东军,在卫晖和王甯的率领之下,驻扎于泗州城内外。

李平与赵泽、郭宁莲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之下冲向了泗州城。

两日之后,李平到达泗州城。

卫晖与王甯出城迎接。

在二人的身后,跟随着一名年纪轻轻的青年将军。

这名青年将军令得李平的眼前一亮,他立刻翻身下马,来到了这名青年的跟前。

李平有些不确定地开口询问道:

“这位年轻的将军气度不凡,不知将军姓甚名谁,来自何处?”

李平的问题令得王甯身后的青年微微一愣。

这青年向前一步,抱拳道:

“末将常遇春!”

“回禀大帅,在大帅剿灭怀远、定远和滁州一带的匪患之前,末将只是刘聚麾下的一名打家劫舍的乱匪。”

“定远军剿灭了刘聚之后,末将便投靠了王甯大将军,跟随定远军一起保护安丰路内的百姓。”

“请大帅宽恕末将曾经为匪的过往!”

常遇春单膝跪了下来。

王甯见李平一时不语,便立刻单膝跪地,附和道:

“主公,这常遇春虽然曾经是打家劫舍的山匪,但他只是受那刘聚误导,并非有心荼害百姓。”

“常遇春年仅二十三岁,他是末将见过的最有大将之姿的人才!”

“末将愿为常遇春担保,请主公给常遇春一次机会!”

李平看向了王甯。

他没想到,他心心念念的常遇春,竟然投奔在了王甯的麾下。

李平问:

“常遇春,你如今在征东将军的麾下担任何职?”

常遇春答:

“禀大帅,目前乃是一名千户。”

李平点了点头,他指向东面,认真道:

“常千户,你看东面。”

“东面一百里以外,便是张士诚的高邮府。”

“我得灭了张士诚,夺下高邮府。”

“你觉得,定远军当如何进攻,才能将胜利的把握提到最高?”

常遇春扭头看向东面。

高邮府并不遥远,张士诚所在的高邮城距离泗州城也不过两百余里。

在常遇春看来,取那高邮城,简单得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禀大帅,那张士诚不过一介草莽,他麾下之人,也大多是有勇无谋之辈。”

“取高邮府无需取巧,我定远军的实力,远强于张士诚麾下的乌合之众。”

“我军以安丰路为根基,稳扎稳打,一步一步逼近高邮府,再用咱们定远军的轮式火炮,将高邮府里的莽夫们,炸到投降即可。”

“我们应当防备的,是西、南、北三个方向的元军,以及刘福通。”

“只要元军和刘福通的义军不联合进攻定远军,咱们的定远军,便能轻而易举地攻取高邮府,掌控当今朝廷的漕运和盐政!”

常遇春深吸了一口气,他再次补充道:

“末将愿领一千骑兵,作为大军先锋,为大帅夺取泗州与高邮之间的所有兵马重镇,为咱们的定远军,扫清前进的障碍!”

常遇春磕头再拜!

李平眯了眯眼,他看了看东面,又收回目光,看向常遇春。

王甯、卫晖、赵泽和郭宁莲一起看着李平。

片刻过后,李平答道:

“好,常遇春,我给你一千兵马,你替咱们夺下石梁站、天长等重镇!”

“你要好好建功,咱们定远军只会论功行赏!”

闻言,常遇春磕头再拜,他领命称是。

王甯松了一口气,他立刻调集一千骑兵,划归了常遇春的麾下。

卫晖若有所思,他知晓,自家主公深具慧眼。

譬如费聚、朱元璋、李善长等人,都是李平发掘而出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常遇春,进入了卫晖的视野。

……

是日,李平率四万大军继续驻扎于泗州城内外。

各类粮草辎重持续朝着泗州城等地汇集。

安丰路与泗州城之间的几处重镇,譬如龙窝站等地,轻而易举地被定远军夺取。

李平令人钦点着轮式火炮、手铳、炸药包、瓦雷、弓弩、连弩、蜂窝火箭车等等攻城辎重。

李存义仍旧不断押运着各类物资。

传信兵传来一道道喜讯:

常千户夺下龟山;

常千户夺下石梁站;

常千户夺下天长!

……

横亘在泗州与高邮府之间的重镇,很快落入了定远军的手中。

只有一座城池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这便是泗州对岸的盱眙。

盱眙与泗州隔淮河而望。

两座城池的北面,便是烟波浩渺的洪泽湖。

卫晖的探子营扫清了两侧的元军探子。

李平率三万五千名大军跨过淮河,出现在盱眙城外。

盱眙城守将单骑出城,他责问李平:

“敢问安丰路李总管,你是否已归顺当今朝廷?”

李平咧嘴一笑,他回答了这名汉人守将:“我接受过招安。”

守军呵呵一笑,他质问李平:

“既然接受了招安,李总管为何率兵围城?”

“难道我不是当朝之臣,你我不是同朝为官?”

李平思忖了片刻。

片刻过后,他摇了摇头,笑道:

“不,我是大汗和脱脱大人册封的安丰路总管!”

“而你,看起来就像反贼张士诚安插在朝廷之中的细作!”

“我李平,有责任替朝廷清除奸佞,夺回盱眙!”

李平不再等待,他朝着身后的定远军抬手示意。

定远军的火炮手立刻开始准备火炮。

一刻钟之后,五门火炮的炮口对准了盱眙城的北门。

守将面色一沉,他转身回到了城中。

砰砰砰的声音炸开。

一发发火炮朝着城门和城墙砸去。

城内聊胜于无的五百守军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