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章对县衙的几门刀法没有了解,但他知道,无论是捕头李泰,还是原身父亲陈义云,用的都是《八方刀法》。
于是,他也挑了这本。
捕头严选,值得信赖。
“切记不要外传,后果你知道的。”
库房门前,老孙看着陈君章手中贴着白纸的木盒,嘴角撇了撇,话止于此。
还以为懂规矩,没想是个半吊子。
既然不给“指点钱”,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劝对方放弃这本十年来只有两人练成的刀法。
新皂嘛,只有撞破头吃了疼才能变成老皂。
回到三班班房的校场,陈君章坐在台阶上,打开木盒,翻看着手中印着《八方刀法》的十九张草纸。
其中详细记载了《八方刀法》的口诀、路数、步伐,每部分都辅以对应的图画示例,对于初学者来说,无异于最好的教科书。
“……”
约摸看了有两刻钟,陈君章沉默地放下草纸,揉了揉太阳穴,把提炼面板唤出来:
【《八方刀法》的秘籍,可提炼为升品武学,消耗6点提炼点数。】
【《八方刀法》的秘籍,可提炼为练刀感悟,消耗1点提炼点数。】
前一个是将秘籍本体提炼为更高品级的刀法。
后一个则是从秘籍记载提炼出刀法感悟。
陈君章毫无疑问选择后者:
“提炼。”
【消耗1点提炼点数。】
【提炼《八方刀法》秘籍,功不唐捐!获得刀法感悟:三万次练刀!】
一瞬间,陈君章感觉自己脑海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无数段演练刀法的记忆浮现。
在记忆里,自己好似穿越到了一个纯白空间。
在纯白空间中,自己一板一眼地练起了《八方刀法》,日以继夜,不吃不喝,从不间断。
一天演练十次《八方刀法》,每一式,每一路,每一步,都如有神助,做到了绝对的完美无瑕,哪怕是刀法的创造者再世,也不过如此了吧。
十年如一日。
练刀之人不知何为疲倦。
终于,三千天过去,三万次练刀演练完成!
【《八方刀法》:未入门→大成!】
此前经过一番研究,陈君章已经摸清楚了,面板功夫的熟练度等级只分为四级:未入门,入门,小成,大成。
大成即是最高水准。
练刀三万,方可谓大成。
陈君章浑身一震,下意识抽出腰间的雁翎刀。
哧呤!
一声嘹亮刀鸣刺响。
霎时间,一股股如同肌肉记忆般的刀法精要浮现,原本觉得平常的刀器,如今在手,却有种如臂使指的主宰感。
陈君章有预感,若是那马家兄弟再来闹事,现在自己只需一刀就能轻取两人性命!
“好厉害的提炼感悟,就好像自己真的被关在那个鬼地方地方,练了十年,三万次刀一样。”
陈君章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那个古怪的猜想,看向提炼面板。
又有三道提示紧随其后出现:
【《八方刀法》三万次练刀,可提炼为“破限点”,消耗2点提炼点数。】
【《八方刀法》大成级熟练度,可提炼为“加持”,消耗3点提炼点数。】
【当前提炼点数:1】
果然。
陈君章露出不出所料的笑容,提炼出来的三万次练刀也能接着提炼成“破限点”和“加持”。
如此一来,只要提炼点数充足,自己岂不是可以随便滚起雪球了?
可惜自己只剩1点提炼点数,无论是“破限点”还是“加持”都不够。
从消耗越多,收益越好的规律来看,这《八方刀法》比起自己家传的《风云吐纳法》还要胜过一筹。
努力,努力,多赚取提炼点数。
在心中打气一番,陈君章便在校场上练起了刀,就像是得了新玩具的小孩,一连演了三通八方刀。
每通练成神完气足,浑身舒畅,不觉时间流逝,回过神来,已经是日头正当午。
肚里已有饥饿感,陈君章收刀归鞘,手握刀柄,走到校场角落,每走出一步,精神更加绷实。
这里摆放着七个练刀用的木桩,最是中间,颜色越深,身上的刀痕越浅。
陈君章走到正中间漆黑如墨的龙纹木木桩前,略微躬身,将佩刀隐于身下。
哧!
腰间的雁翎刀瞬间出鞘,势如迅雷,快如疾电,积蓄已久的刀光倾泻而出。
八方刀法·藏刀式!
咔嚓!
龙纹木木桩上赫然出现一道四指深的缺口,在众多浅浅的刀痕中鹤立鸡群!
“还行。”
陈君章满意地点点头,这一刀的威力足以将一名具甲士卒连人带甲一起斩碎。
“吃饭去。”
陈君章将雁翎刀收回鞘中,转身离开校场。
县衙提供一顿午膳。
人是铁,饭是钢,况且武道入门之后,陈君章胃口增了五分,对肉食更加渴求。
谷物只能填肚子,吃不饱,满足不了淬体的索求。
“也难怪几大武馆收徒时,学费里还包含每天一顿的肉食钱,若是没有每天的肉食补充,淬体入不敷出,哪能增长气力。”
“每天都要补充肉食……这就是一大笔钱,皂隶的工食银岁不过十两,还一定能发全。寻常衙役,只有正俸暗钱加起来才勉强够满足练武需求。”
“好在自己颇有家资,算上陈义云的抚恤,足有一百余两银子,一时半会不用愁吃食进补。”
对了,
想到这里,陈君章忽然记起来一件事,这一百多两银子的家底,有十两被原身先拿去花掉了。
“我记得去向是……苏氏商行。”
……
午膳过后,陈君章特地跑了趟苏氏商行。
清溪自宁山而下,由南向北直穿县城,又在县城中间分出支流,朝西北而去。
整座县城起初是建在“y”字形清溪的西侧,后来才慢慢扩建到东侧。
由此,清溪县天然划分出三个区域,面积最大的溪东,面积次之的溪南,以及面积最小的溪北。
有道是“溪北贵,溪南富,唯有溪东贫且贱。”
县衙所在的朱雀坊就在溪北,而苏氏商行所在的永宁坊位于溪南。
穿过横跨清溪,连接南北的“富贵桥”,再过两个坊后就到了永宁坊。
苏氏商行位于永宁坊东街,占了半条街道,乃是全清溪县最大,也是唯一的商行。
商行的东家来自郡城的大势力,清溪县最大的豪族张家对其忌惮万分。
哪怕是旗下的营生被冲击到了也无可奈何,甚至要反过来与商行结交好关系。
因为很多好东西只有苏氏商行有渠道从郡城运来清溪县出售,且价格也相对公道。
比方说,原身一月前在苏氏商行,花了十两银子预订的“琉璃丹”。
算算时间,苏氏商行的商队也该从郡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