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赵谌站在城楼上,目光炯炯地望着远处的金兵阵地,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转头对张叔夜说道:“张枢密,本宫带来的这红衣大炮威力如何?”
张叔夜虽然心中震撼,但面上依旧沉稳,拱手道:“太子殿下,此炮威力惊人,真是我军的一大助力。”
赵谌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坚定:“张枢密放心,此炮虽不能持续发射,但只要运用得当,必能重创金兵。
本宫已命军器监加紧赶制炮弹,务必确保此炮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张叔夜微微颔首,心中却依旧忧虑。
他知道,红衣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毕竟数量有限,无法持续压制金兵的进攻。
而金兵人数众多,攻势如潮,宋军若不能迅速找到应对之策,恐怕难以长久支撑。
没错,赵谌心中也清楚,红衣大炮虽然威力惊人,但它也有着致命的弱点。
首先,它的发射速度较慢,每发射一次,都需要时间来装填弹药和调整角度。
其次,炮弹的数量有限,不可能无休止地发射。炮膛发热的问题也影响它的发挥。
就在这时,城南方向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急声道:“枢密使大人,姚小太尉派小人传信,城南箭矢已耗尽,金兵攻势凶猛,守军压力极大!”
张叔夜眉头紧锁,立刻下令:“传令城中库房,紧急调运箭矢前往城南!另外,命预备队即刻增援城南,务必守住城墙!”
士兵领命而去,张叔夜转身对赵谌说道:“太子殿下,城南战事吃紧,臣需亲自前往督战,此处就交给殿下了。”
赵谌点头道:“张枢密放心,此处有我坐镇,必不让金兵得逞。”
张叔夜深深看了赵谌一眼,随即带着亲兵匆匆赶往城南。
城南战场上,金兵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
郭药师亲自督战,指挥他的常胜军不断冲击城墙。
宋军虽然奋力抵抗,但箭矢耗尽,守军的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士兵只能依靠礌石和滚木来阻挡常胜军的进攻,但效果远不如箭矢。
就在这危急时刻,张叔夜赶到了城南。
他登上城墙,目光扫过战场,立刻下令:“预备队上城墙,增援守军!另外,命人将城中储备的火油运来,准备火攻!”
随着张叔夜的命令,预备队迅速登上城墙,加入了战斗。
火油也被紧急运来,士兵们将火油倒入早已准备好的陶罐中,点燃后投向城下的常胜军。
顿时,城下火光冲天,常胜军士兵被火油烧得惨叫连连,攻势为之一滞。
郭药师见状,脸色铁青,怒吼道:“不要退!继续进攻!宋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突破城墙,胜利就是我们的!”
常胜军在郭药师的催促下,再次发起了猛攻。
然而,宋军有了预备队的增援,士气大振,守城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
与此同时,城西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粘罕率领的西路军虽然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但依旧不断尝试突破城墙。
张伯奋亲自指挥守军,利用城墙上的防御工事,不断击退金兵的进攻。
他甚至亲自挥刀杀敌,即便侥幸有金兵爬上城墙,也被他挥刀斩出一片血花。
“兄弟们,守住城墙,不能让金兵上城墙!”张伯奋一边杀敌,一边大声呼喊着激励士气。
宋军将士们在张伯奋的鼓舞下,奋勇抵抗。
尽管金兵攻势凶猛,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城墙,不让金兵有丝毫突破。
……
东城墙的战事最为惨烈,宋军的伤亡不断增加。
金兵的人海战术开始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金兵开始通过云梯等攻城器械向城墙爬过来。
在这危急时刻,赵谌深知必须想办法再次打乱金兵的进攻节奏。
他看着红衣大炮,心中思索着对策。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唐少监,想办法改变攻击金兵的云梯?”赵谌急切地安排身边的唐镇远。
唐镇远思索片刻后说道:“太子殿下,臣带来的还有一些神火飞鸦,正好能派上用场。”
赵谌果断下令:“那就赶紧发射神火飞鸦,务必摧毁金兵的云梯,减轻城墙上的压力!”
唐镇远立刻指挥工匠们搬运神火飞鸦给守城将士。
经过一番紧张的操作,神火飞鸦终于对准了金兵的云梯。
“轰……”
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响,神火飞鸦终于发威,准确地击中了一架架云梯。
云梯瞬间被炸毁,上面的金兵纷纷坠落,发出凄惨的叫声。
其他云梯上的金兵见状,纷纷犹豫起来,不敢再贸然攀爬。
四太子兀术看到云梯不断被摧毁,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突破城墙,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兵的士气将会彻底崩溃。
“集中火力,攻击!”
四太子兀术下达了新的命令。
金兵们立刻调整攻击方向,将投石车和弓箭手的火力集中向神火飞鸦所在的位置。
一时间,城墙上炮弹纷飞,箭矢如雨。
赵谌等人不得不寻找掩体躲避。
就连红衣大炮也受到了猛烈的攻击,有几名工匠不幸中箭身亡。
“太子殿下,这样下去不行,红衣大炮恐怕会被摧毁!”唐镇远焦急地说道。
神火飞鸦被摧毁倒不要紧,关键是红衣大炮。
赵谌看着周围的危险处境,心中明白必须尽快转移红衣大炮。
但在这激烈的战斗中,转移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负责预备队的王宗濋带领一队精锐士兵赶到。
“太子殿下,我来掩护,你们赶紧转移红衣大炮!”王宗濋大声说道。
赵谌感激地看了王宗濋一眼,说道:“王殿帅,一切拜托了!”
王宗濋带领士兵们奋勇抵抗金兵的攻击,他们用身体组成一道防线,为转移红衣大炮争取时间。
在王宗濋等人的掩护下,赵谌和唐镇远指挥着守城士兵艰难地将红衣大炮转移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都伤亡惨重。
金兵的攻势虽然凶猛,但始终未能突破宋军的防线。
于是,一向以“智狐”自居的国相粘罕思考再三后,打算放一个俘虏进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