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赵谢武

众人不由自主地看向洞道……

没了紫晶,光线更加微弱,只能勉强看清那两个越来越靠近的身影。

无形威压越来越大,以至于有人开始撑不住,双眸耳洞溢出鲜血。

终于……

一双绣着花的布靴踏入洞厅。

赵玄霓率先走进。

她扶着另外一个枯瘦至极的中年男人。

嶙峋到近乎刀刻薄削的身形,穿着破碎道袍,无风自动,一双眼眸沧桑古朴,似乎看穿时间。

那股威压正是来自于这个男人。

他拄着一把包在剑鞘里的奇特长剑,像是在拄着拐杖。

“见过齐王。”

赵谢武问道:“你就是陆长野?”

虽然身形消瘦,声音却如黄钟大吕,震撼心神!

陆长野抱拳道:“正是,在下有伤在身,无法行礼。”

赵谢武微微一笑:“无妨,本王从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

他环顾四周,眼神淡漠,最终谁都没有理会,说道:

“跟我回京城。”

陆长野本来想起身,却发现一条腿废了,半天起不来。

正当尴尬的时候,一阵香风扑鼻,兰晨走来将他扶起,这才得以起身。

他撕下身上衣服,没有第一时间离去,而是抱起梁昊的头,合上双眼,简单包了起来。

带回去后,或许可以埋在金山教山下,入土为安,也不枉相识一场。

……

从拿到张渊的心脏之后,陆长野便改了策略。

与赵玄霓兵分两路。

赵玄霓是半路插队,连他也没有预料到,更别说李宏致。

这样以后,复活赵谢武的目标便轻松了许多。

若是按原来的计划,他自己孤身一人,可以不管孔毅,强行复活赵谢武。

但兰晨会来搅局,最终结局会走向如何,他也不确定。

“知道剧本,也无法按照预想的一步一步走完全过程……”

赵玄霓拿胳膊肘捅了他一下:“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陆长野笑道:“没什么。”

赵玄霓撇撇嘴,悠悠道:“有心事不跟兄弟说,有事让兄弟上呗。”

陆长野愣了下,旋即正儿八经的说道:“反正,谢谢你,如果今天不是你的话,我可能就不是废一条胳膊条腿的问题了。”

赵玄霓第一次见他这么正经,突然整不会了,有些忸怩地笑道:“没事,咱们都哥们儿……”

“诶就是安柔妹妹那边……”

“打住!”陆长野正色道:“这事我不帮忙,你有能耐你去搞定。”

赵玄霓冷哼一声:“不帮就不帮!”

……

……

京城。

虽然外面已经天翻地覆,城内却一片祥和,万人空巷,基本所有人都去十二渔坊和绣春楼看演出。

再加上越柳楼,内场外场,还有其他小戏楼里的天眼映像,基本上囊括了京城一半的人。

前所未有的盛事。

演出一共四幕。

前三幕讲的是一名叫红涯的女侠。

【第一幕】

红涯从小生活在世界北边的蛮荒之地,从来没享受过每天衣暖饭香的日子。

还有个相依为命的弟弟,名为小舒,说是弟弟,其实并无血缘关系。

她和小舒走了好多地方,始终没找到“家”。

她认为“家”应该就是个有衣服穿,有饭吃的地方。

小舒认为,有姐姐在的地方,就是“家”。

小舒年纪还小,没察觉到,他其实已经喜欢上红涯了。

直到有一天,北荒盟的大祭司找到了她,还有她的小舒。

大祭司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被南方的大夏所害,只有击破他们,才能有属于我们的家。”

红涯信了。

【第二幕】

红涯和小舒开始接受训练,作为一个间谍,前往大夏。

姐弟二人有各自的任务。

红涯的任务是——色诱靠近大将军,取得他的信任。

小舒的任务是——策反大将军,让他成为刺破大夏的利刃。

红涯不仅要成为一名刺客,还要学习很多双修之法。

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被小舒看在眼里。

小舒第一次发现这种特殊的感情,他开始憎恨大祭司。为什么要让姐姐学这种脏东西。

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段。

【第三幕】

红涯和小舒来到了大夏。

本来是带着仇恨,结果却发现,这里的人都很好。

他们只不过是安稳活在自己的国家而已。

姐弟二人走了很久,终于流浪到了京城。

这一路,有很多人为姐弟施出援手。

红涯的心态渐渐发生变化,她觉得:“我们这么仇视大夏,是不是想侵略这里呢?”

小舒却对大夏的恨更加深切,他认为:“我的身份可能早就暴露了,大夏人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同化我,好让我为大夏卖命而已。”

二人来到京城后。

红涯每天都上街行乞,这里的也有坏人,有好几次,差点被人骗去青楼。

小舒每天都上街打工买东西吃。

不过红涯知道,这都是小舒偷来的。

直到有一天。

姐弟二人终于发现了目标。

那个人,是大夏的大将军,陈鄂。

不过陈鄂此人修为高深,想要在他眼底下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实在很难。

就连溜进陈府都做不到。

不过机会来的很巧。

陈将军好像跟将军夫人发生了矛盾,在街上吵架,夫人一点面子也不给,让陈鄂很难看。

为了道歉,陈鄂还专门买了两大袋她最爱吃的卤制小鱼干。

夫人不吃。

陈鄂就随手给了路边的两个穷小子。

正是红涯和小舒。

而姐弟二人,正好以报恩的名义,进入了郭府。

第三幕完。

……

演完第三幕,已经有很多人猜到了是要讲什么。

民间议论纷纷。

“这个陈鄂就是郭正鄂吧?”

“还能是谁?”

“北荒盟来犯,陛下估计是想借此机会,敲响警钟。”

“但是……”

民间有人叹道:“那些年,郭正鄂守边关时,哪里出现过被北荒叫嚣的时候。”

“是啊,他死后,确实有些青黄不接……”

“如果他不是叛徒,该多好!”

……

时值下午四点,东门响起战鼓声。

第四幕终于开始。

绣春楼内。

皇帝说道:“李相这一番演出,当真是煞费苦心。”

李宏致笑道:“都是为了民间安定,让他们知道,我们早就做好了万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