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当自信遇上硬骨头

野村太二此刻很暴躁!

年仅33岁升任就第14混成步兵旅团第9步兵大队的少佐大队长,平日里排兵布阵极有大将之风,哪怕是昨日一战那般惨烈,也没见犹豫一下,但此刻却像是进入更年期的妇人,动辄厉声对麾下怒吼。

并不是因为第9步兵大队在支援炮兵阵地的途中遇到了阻击。

说实话,在距离炮兵阵地不太远的地方竟然遇到了中国人的阻击,野村太二是真没有想到的。

自打旅团抵达罗文峪发起进攻到现在,防线上的中国人的反抗虽然坚决,但是火力和兵力却都十分有限。

别看昨日旅团伤亡很惨重,但实际上野村太二太明白旅团长阁下的用意了。

那是在用无比坚决的进攻探清中国人所有底牌。

400余帝国官兵的命很宝贵,但值得!

防线上的中国军人的顽强值得让人尊敬,但野村太二也替他们悲哀,因为,他们的重火力实在是贫瘠到可怜。

那是中方数处阵地快被攻破的时候才舍得动用的重火力,可那也不过是区区几门山炮。

而旅团昨日看似已经尽了全力,却还有最少两个大杀器没有用。

随军而来的战车中队还有陆航大队的轰炸机,都还没投入战场。

残阳还未落下山峦,野村太二少佐就知道,罗文峪之战,他们已是赢定了。

只是,中国人竟会如此出人意料,在当天夜间就再次复制了喜峰口对第八师团一战的夜袭。

而且,目标是远离步兵主力的炮兵阵地。

这可是一记重拳。

野村太二很清楚,旅团不能没有两个炮兵大队,否则,胜负难料!

所以,他急!

可更出乎这位日本陆军少佐想象的是,中国人竟然还派兵出了自己的防线,在野地里开始打起了阻击战。

本身兵力就已经捉襟见肘的中国守军,竟然在这个时候,还能分兵出来阻击?

这究竟是怎样惊才绝艳的指挥官,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一瞬间,野村太二对中方那位最高指挥官竟然有种莫名的崇拜感。

做为军人,他太清楚了,对方下的这步棋,真的是妙之毫巅。

只要挡住他第9步兵大队这股援军,哪怕只是拖延个一两个小时,后方2000米外的那场夜袭战成功的几率就提高了30个百分点。

不过,中方那名指挥官或许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这里,没有中方在罗文峪精心构筑了数日的防线,而中国人也绝无可能获得任何重火力支援。

他们,拿什么挡住他一个步兵大队的狂攻?

或许,能在这里拖延住帝国陆军15分钟,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和使命了。

对于敌人,最大的尊敬,就是将他们尽数击杀。

前锋小队遭遇阻击,步兵大队主力刚抵达战场,野村太二无比冷酷的下达攻击命令。

只是第一波攻击,就投入了6挺重机枪、16具掷弹筒以及4个步兵小队。

2门由驮马拖着的步兵炮就停留在距离战场不到400米的位置,他们将在照明弹的指引下,把中方的重机枪火力点给清除掉。

之所以敢把步兵炮前移到距离一线如此近的位置,那是野村太二笃定的相信,趁着夜色翻山越岭来此的中方绝不可能携带迫击炮。

野村太二几乎算准了一切,却也算漏了一点。

他对面这个步兵营可也不是一般的步兵营。

倒不是说这个步兵营的装备有多精良,是暂2师的什么王牌部队。

而是,这个步兵营,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书写过属于他们的文字记录。

一个杂牌军的非主力师中的小小步兵营,竟然会出现在战史中,你可以想见,他们曾经做过什么。

如果不是曹烬来到这个时空,这个时候的他们,也会利用夜色掩护,冲出罗文峪关口防线,绕过五座大山,夜袭日军。

在那一战中,该步兵营出战500官兵,自少校营长王合春以下,战死430人,天亮后撤出战场的,仅得70人。

伤亡率,不,应该是战死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六!

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领受的军令是相机而行对日军进行最大程度的杀伤和袭扰,但现在,他们接受的军令更为决绝,在机动营和手枪连没有撤离战场之前,他们不能撤,直战至一兵一卒。

相机行事都被他们打了一场近乎决死的战斗,更何况是决死军令呢?

绝对称得上硬骨头的王合春步兵营第一个照面就给第9步兵大队来了个狠的。

。。。。。。。。。。。。

半壁山口,少校营长王合春因地制宜在两侧山坡上部署了各两个步兵排以为两翼,中间稍微平坦点的山野中却是放了一个满编步兵连,另外两个步兵排和自己营部直属步兵排则放在了二线做为预备队,为数不多的重机枪则都安放在仰角极大的两侧山林间居高临下对下方的步兵做火力掩护。

日军要想从此通过,无非就两种方式:一、集合主力从中央突破,小股部队向两翼绕行,伺机从两翼或是后方进行攻击;二、全军避开中国步兵防线,绕过整座山,从另外两个方向进入战场。

显然,别说这是能见度不超过十米的夜间,就是白天,如果采用第2种战术的话,等赶到炮兵阵地,估计炮兵们的尸体都邦邦硬了。

日军,唯有正面强攻。

眼中满是冷冽的野村太二也正是如此做的。

连续数颗照明弹打在王合春步兵营阵地的上空,将整片阵地照得雪亮,躲在草丛岩石后的深蓝色身影清晰可见。

六挺重机枪在500米外怒吼起来,打得阵地上石屑翻飞,所有中国士兵都死死的匍匐在石头后面或是临时战壕里一动不动。

射速达500发每分的九二重机枪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手指粗的子弹挨上就是个血窟窿,在没有野战医院的情况下,就算当场不死,基本上也没人能撑过这个晚上,光是流血都能活活流死。

六挺重机枪都是放在两翼,交叉着射向第1营第一连的正面防守阵地。重机枪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火力压制,掩护日军步兵向正面阵地发动攻击。

另外六挺还未动用的,想都不用想,自然是防着该步兵营的重火力点,一旦有重机枪冒头,就还会有重机枪进行相应的反压制。

而后,再以步兵炮抵近摧毁,这也属于日军的常规战术了。

近200名日军步兵,在六挺重机枪的嘶吼声中,分成三个波次向正面阵地猫着腰一路小跑着前进。

刚接战,训练有素的日军就展现出强大的火力和势在必得的气势。

藏在岩石等简易掩体背后中方官兵的脸,都绷得紧紧的。

他们或许已经接受了战死的结局,但面对这样一群对手,依然本能的会紧张,会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