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岳飞登场!(求追读)

当萧皇后安排的甲士架住了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却突然让萧皇后刀下留人。

耶律大石是个刚直的人,但他也不是个蠢人,据理力争失败之后,他自然要想办法留住自己的性命,以图再举。

萧皇后示意耶律大石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来。

耶律大石双手被架在背后,肩上的伤又被扯动,因此疼的龇牙咧嘴,他咬着牙说道:“萧皇后,我乃是奉了朝廷的诏命进京面圣。一旦我被杀的消息传出,且不说皇后和大王信不信郭药师要叛,单说那居庸关的守军,军心岂不会动乱?”

这个理由是个无法辩驳的理由,居庸关守军都是耶律大石长期率领的契丹军,萧干自问确实掌控力不强。而且杀了守将会带来军队叛乱也是刚才萧皇后和萧干用来劝止耶律大石杀郭药师的理由。

耶律大石看二人没有反驳,继续说道:“如我方才所说,我料金人是不会接受上表称臣的国书的。今日留我一条性命,一旦最终金人还是要提兵南下,与宋人南北夹攻,萧干大王岂不分身乏术,届时还可令我阵前效命!”

这点倒也在理,北辽如今残破不堪,堪用的统帅确实只有耶律大石和萧干二人,一旦南北夹击,萧干一人肯定应付不来。

耶律大石看二人表情明显有变,赶紧提出了自己的替代方案:“臣请解去兵权,下狱待罪,一旦局势有变,皇后和大王再召我出狱效命。如果最终金国愿意纳降、郭药师也无反叛之心,臣已在狱中,岂不是听凭处置即可?”

耶律大石的提议确实打动了萧皇后,她最终是没有狠下心来砍掉耶律大石的人头。

一来是她担心耶律大石一死会动乱军心、民心,不利于她稳定国内情形以便专心和金国商谈投降事宜。

二来她也有点担心降金能不能成,万一最后困守南京城了,身边有耶律大石,总比只有萧干能多活一段时间。

三来是她内心还是对耶律大石有崇敬之念,她知道如今残辽中最有本事的莫不过他耶律大石一人,而且他对辽国的忠诚度她是丝毫不怀疑的。

因此最终萧皇后让甲士将耶律大石押下去,在一个事先安排的院子内软禁起来,对外只是宣称耶律大石突染疾病,留在南京城休养。

耶律大石因病无法回归居庸关的消息和萧皇后决意向金国上表称臣的消息很快就在辽国的朝廷大臣以及契丹、奚人的贵族中开始传播,举国上下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气氛。

而在这朝廷之中,却有这么一个人正在蠢蠢欲动,便是李处温。

李处温此时已经是辽国的首相以及番汉马步军都元帅,这是在之前李处温劝降耶律淳之后得以加封的官爵。所以理论上来说,耶律大石和萧干其实都在李处温的节制之下。

而白沟河大胜之后,萧皇后暂时还没有充足的理由来削去李处温的官爵,毕竟此刻李处温已经成为了残忍汉人势力的代表。在这个时机,并不适合和整个汉人势力开战。

李处温听说了耶律大石的事之后,连忙召来了儿子李奭,密谋如何能在如今局势之中谋求更多的利益。

李奭是个年轻有闯劲的人,他率先建议自己的父亲不如在南京城中来一出兵变:“父亲,如今宫内禁卫不少都被调拨到萧干手下,屯驻昌平以策应居庸关防务,我等不如趁机起事,劫了耶律淳和萧普贤女,直接号令大辽全境降宋。届时父亲必然在宋国能得个王侯之位!”

李处温听了李奭的话,倒是犹犹豫豫起来。

“奭儿倒是好胆量,只不过这招是不是太险了?”

李奭看李处温如犹豫,也是着急起来。

“父亲!前次你我力劝皇帝、皇后降宋,如今白沟河大胜之后必然不可能再促成降宋了。皇后已经送出了向金国称臣的国书,如果金国同意了,你我父子有什么好处?更不要说一旦金国不同意,大军攻杀过来,难道你我要被困死在这南京城吗?儿子不知父亲何意,儿子是断断不愿意给这契丹人和奚人陪葬的。”

李处温听到儿子这么说,似乎也没有太多拒绝的理由,但是又始终下不了决心。于是让李奭先行下去布置兵变的事情,最终要不要兵变还要等待他李处温的决定。

。。。。。。

当辽廷正在内斗的漩涡中挣扎,此时的宋军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胜捷军的重组。

尽管那日朝廷商议好要补充五万兵员,但是这五万人都不是现成的成建制部队,因此还需等些时日才能抵达前线。

但是刘延庆终于翻身做主之后,实在是按捺不住寂寞,几乎是每天一封信发往前线督促刘光世加快把军队的建制理清。

十万编制的新胜捷军,已然是宋军最庞大的一支军事力量。

刘光世将胜捷军分为左右两厢,刘光国为左厢统制,刘光世为右厢统制。

鸡贼的刘光世当然把最具战斗力的西军旧部都划到了自己这边,因此刘光世的右厢五万兵马很快就补充了个七七八八。

刘光世顺便把王德、韩世忠都提上来单领一军,张宗颜则接替了王德作为自己的亲兵统领。而诸如杨可世、姚平仲、王禀这等能战的大将也都被自己划到帐下节制。

老实人刘光国则节制着辛兴宗、王渊、焦安节、曲奇等将,除了自己和帐下诸将的亲兵之外,就全等着朝廷答应好的后备兵员来补充自己的左厢了。

六月二十二日,来自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一支地方乡勇“敢战士”队伍来到了雄州,成为第一支实际抵达前线的补充兵员。

当天晚上,一直没有忘记刘光世嘱咐的王德,在查看完敢战士的兵员名册后,连夜冲到了刘光世的大帐中,将正在熟睡的刘光世叫醒。

“刘统制、刘统制,快醒醒!”

重组胜捷军的事务实在太过繁杂,忙碌了一整天刚睡下不久的刘光世揉着自己惺忪的睡眼,不耐烦地问道:“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刘统制,找到了!”

“找到什么了?”

“岳飞岳鹏举,刘统制你之前吩咐要找的那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