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会当家跑烂鞋,不会烧锅浪费柴。(《山丹汇集》)

不怕虎生三只口,只怕人怀两样心。(《新农谚》)

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合伙金不换。(《新农谚》)

吃饭看来访,穿衣亮家当。(《泾川汇集》)

大家拾材火焰高。(《定西农谚》)

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新农谚》《定西农谚》)

独门独户,养不活老鼠;三家一凑,买头大牛。(《新农谚》)

独门独户,养不住老鼠。(《山丹汇集》)

饭稠了人饱了,会过了人老了。(《谚海》)

合作社大门前,东西又好又省钱。(《新农谚》)

科技到地头,收成不用愁。〔天水〕(《集成》)

买下大碗吃搅团。(《岷县农谚选》)

年少吃肉,老了吃粥。(《谚海》)

宁吃水上漂,不吃火上烧。(《山丹汇集》)

全面承包,积极性就高。(《谚语集》)

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新农谚》《山丹汇集》)

人人动手想办法,群众智慧胜孔明。(《山丹汇集》)

若要精,人前听。〔张掖〕(《甘肃选辑》)

三个臭皮匠,顶成个诸葛亮。(《新农谚》)

三个庄稼人,胜个吕洞宾。(《谚海》)

三人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山丹汇集》)

生产要打谱,劳动要合股。(《新农谚》)

生活要提高,完全靠老包。(《定西农谚》)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张掖〕(《甘肃选辑》)

死腚儿[1],吃了今天没明儿。(《集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都要结合。(《谚语集》)

想前想后,吃穿不愁。(《泾川汇集》)

吆车能打回头鞭,扬场能使左右锨。(《集成》)

要想庄稼好,常问八十老。〔武山〕(《集成》)

要要[2]自然,多吃稀饭;要要安然,少吃干面。(《山丹汇集》)

一改就灵,一包就赢,一调就顺,一放就活。(《谚语集》)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屡麻纱扯断难。(《新农谚》)

一盘算,没穷汉。(《山丹汇集》)

一人干活慢,二人干活快。(《山丹汇集》)

有科学土变金,无科学金变土。(《谚语集》)

越奸越巧越贫穷。(《谚海》)

越穷越为难,越吃嘴越馋。(《谚海》)

早修路,后运田,路不好,不安然。〔定西〕(《甘肃选辑》)

政策好,天帮忙,科技下乡多打粮。(《定西农谚》)

庄户人识了字,老虎长了翅膀;庄户人学了文,鲤鱼跃龙门。(《谚海》)

庄稼汉,没师傅,别人咋做我咋做。〔岷县〕(《集成》)

组织起来力量大,万众一心幸福多。(《山丹汇集》)

做多不如做少,做少不如做好。〔天水〕(《甘肃选辑》)


[1] 死腚儿:方言,指老成、呆板、不灵活。

[2] 要要:方言,要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