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

半夜起来有钱汉,晌午起来焦穷汉[1](《定西农谚》)

遍地都是钱,看你看见看不见。(《集成》)

遍地是黄金,单等劳动人。(《甘肃选辑》《定西农谚》)

遍地是黄金,只等手勤人。〔张掖〕(《甘肃选辑》)

不怕肥料少,但怕心力少。〔平凉〕(《集成》)

不怕荒年,就怕靠天。(《山丹汇集》)

不怕家里穷,就怕出懒虫。(《定西农谚》)

不怕老天旱,就怕干瞪眼。(《中国农谚》)

不怕老天旱,就怕人不干。(《中国农谚》)

不怕歉收年,就怕人靠天。(《庆阳汇集》《甘肃选辑》《平凉气候谚》)

不怕天干,就怕靠天。(《中国农谚》)

不想出汗,没想吃饭。〔定西〕(《甘肃选辑》)

仓里要有粮,大小人儿都要忙。〔张掖〕(《甘肃选辑》)

吃饭要饱,作活要了。(《谚海》)

出多少力,打多少粮。(《岷县农谚选》)

春天不忙,秋天无粮。(《集成》)

春天不事闲,秋天粮食堆成山。〔张掖〕(《甘肃选辑》)

春天步子放得慢,年终落在人后面。〔天水〕(《集成》)

春天蹲一蹲,明年断粮根。(《集成》)

春天看劲儿,秋天看囤儿。(《集成》)

春天起得早,秋天人马吃得饱。(《集成》)

春天若不忙,饿断肚里肠。〔陇南〕(《集成》)

春天站一站,冬天少顿饭;春天顿一顿,明年粮断根。(《谚海》)

大秋头上一坐,来年必定挨饿。(《谚语集》)

地里有黄金,少不了苦心人。〔张掖〕(《甘肃选辑》)

地在人种。〔兰州〕(《甘肃选辑》)

冻死闲人,饿死[2]馋人。(《谚海》)

冻死闲人,饿死懒人。〔定西〕(《甘肃选辑》)

高山平地出黄金,只怕人懒不精心。(《中国农谚》)

好汉种穷地,管饱吃肚子;懒汉种富地,饿断喉咙系。〔张掖〕(《甘肃选辑》)

靠山不能吃饭,靠手万事能干。(《谚海》)

连起三早顶一工,功夫下到庄稼成。〔酒泉〕(《集成》)

粮食多打一升,必须起个五更。〔张掖〕(《甘肃选辑》)

粮食年年增,必须起五更。〔张掖〕(《甘肃选辑》)

粮是金,牛是银,庄稼要好靠人勤。〔泾川〕(《集成》)

忙完农活就挣钱,一年四季花不完。〔武山〕(《集成》)

面朝黄土背朝天,衣食父母庄稼汉。(《集成》)

面朝黄土背朝天。(《定西农谚》)

男的想受贫,睡的太阳红;女的想受贫,不离娘家门。〔张掖〕(《甘肃选辑》)

农民通年忙,连年增加粮。〔张掖〕(《甘肃选辑》)

起鸡叫,睡半夜,披星星,戴月亮。(《定西农谚》)

勤劳多生产,家富国又强。〔张掖〕(《甘肃选辑》)

勤劳耕作啥都有,好吃懒做样样愁。(《新农谚》)

勤劳生产是摇钱树,俭省节约是聚宝盆。(《山丹汇集》)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山丹汇集》《谚海》)

人勤地不懒。(《农谚和农歌》《定西农谚》)

人勤地不懒,大囤小囤满。(《泾川汇集》《集成》)

人勤地不懒,工夫不白费。(《谚语集》)

人勤地不懒,瑞雪兆丰年。〔华亭〕(《集成》)

人勤地才长,粪多苗才旺。〔天水〕(《甘肃选辑》)

人勤地肥,人懒地瘦。〔张掖〕(《甘肃选辑》)

人勤地生[3]宝,人懒地生草。(《定西农谚》《集成》)

人勤地是宝,收成年年好。〔灵台〕(《集成》)

人勤地犹旺,打得粮食没处藏。(《泾川汇集》)

人勤地有恩,遍地出黄金。(《集成》)

人缺地的工,地缺人的粮。〔酒泉〕(《集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定西农谚》)

日头照着门栋子,星星睡的穷根子。〔张掖〕(《甘肃选辑》)

若要好,一年连起三百五十六个早。(《酒泉农谚》)

若要穷,睡到太阳红。〔定西〕(《甘肃选辑》)

若要庄家好,一年四季早。(《会宁汇集》)

三春靠一冬,三早顶一工。(《谚海》)

三春没有一秋忙。〔白银〕(《集成》)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谚海》)

瘦地出黄金,就怕不用心。〔天水〕(《甘肃选辑》《中国农谚》)

谁的命运好,五更半夜起得早。〔张掖〕(《甘肃选辑》)

谁家的街门升得早,谁家的生活过得好。〔张掖〕(《甘肃选辑》)

天过八月中,梳头洗脸是一工;天过八月半,懒婆娘难做三顿饭。〔定西〕(《集成》)

天夏流大汗,秋后粮万担。(《宁县汇集》)

田不勤耕,五谷不生。〔永昌〕(《集成》)

夏苦半月,秋忙四十;夏懒一天,冬饿三月。〔平凉〕(《集成》)

夏天一滴汗,秋后吃饱饭。(《宁县汇集》《静宁农谚志》《平凉气候谚》)

夏天一滴汗,秋后一[4]碗饭。(《新农谚》《甘肃选辑》《临洮谚语集》)

要吃称心饭,自己下手干。(《集成》)

要吃饭,大家[5]干,家里不养闲懒汉。(《新农谚》《谚海》)

要吃饭,多流汗。〔平凉〕(《集成》)

要吃田中饭,常在地边转。〔华亭〕(《集成》)

要得吃饭,手脚不好看。〔天水〕(《甘肃选辑》)

要得吃和穿,自己手动弹。(《定西农谚》)

要想吃个饱肚子,铁锨不离手腕子。(《山丹汇集》)

要有吃和穿,必须勤动弹。(《会宁汇集》)

一滴汗,一分粮,滴汗换来万石粮。(《集成》)

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粮满仓。(《集成》)

一滴水,一滴油,不叫一滴白白流。〔酒泉〕(《集成》)

一滴水,一粒粮。(《新农谚》)

一滴水,一粒粮,水里就把粮食藏。〔庆阳〕(《集成》)

一点汗滴土,秋收万颗粮。〔天水〕(《集成》)

一粒饭,一滴汗。〔庆阳〕(《集成》)

一粒米珠,一滴血汗。(《谚海》)

一年能起三百五十个早,管保生活过得好。(《宁县汇集》)

一年收成二年盼。(《谚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6]〔天水〕(《药言》《甘肃选辑》)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事成不成在于人。(《谚海》)

一年之计在于春。(《泾川汇集》《甘肃选辑》《集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一刻值千金。(《泾川汇集》《平凉汇集》《谚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一秒值万金。(《庆阳汇集》《宁县汇集》《静宁农谚志》《平凉气候谚》)

一年之计在于春,地刚一开快抓耕。(《集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谚语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山丹汇集》)

一年庄稼两年苦,颗颗来得不容易。〔张掖〕(《甘肃选辑》)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定西农谚》)

一样的米面,各人的手段。(《谚海》)

一样的庄稼,百样的务作。(《集成》)

有饭不嫌晚,有地不嫌忙[7](《定西农谚》《集成》)

有劳黄金土,无劳荒草滩。(《定西农谚》)

与其仰首求人,不如低头求土。(《会宁汇集》《定西汇编》)

早起三朝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春。〔泾川〕(《集成》)

早起一时,消停一天。(《会宁汇集》)

早起一时一日松,早起三晨一日工。〔定西〕(《甘肃选辑》)

早起一时一天松,早起三晨顶一工。(《庆阳县志》)

只要功夫深,遍地是黄金。〔陇南〕(《集成》)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兰州〕(《甘肃选辑》)

只要下功夫,土地出黄金。〔渭源〕(《集成》)

只有懒人,没有懒田。(《中国农谚》)

只知油来香,哪知农夫苦。(《集成》)

庄稼汗水换,日子全靠干。(《集成》)

庄稼靠的务劳,骡马靠的拴槽。〔天水〕(《甘肃选辑》)

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起镰。(《集成》)

庄稼人不离地头,买卖人不离路口[8](《白银民谚集》《谚语集》)

庄稼是棵向人草,谁下功夫谁就好。(《定西农谚》)

作田不用问,全靠手和粪。(《中国农谚》)

作田没有巧,只要工夫到。(《谚海》)

坐吃山也空,手勤不受贫。(《山丹汇集》《谚海》)

坐川扑山,生活不难。〔临夏〕(《甘肃选辑》)


[1] 焦穷汉:原注称此乃岷县俗语,与“穷光蛋”同义。

[2] 死:又作“煞”。

[3] 生:《集成》〔合水〕作“是”。

[4] 一:《临洮谚语集》作“十”。

[5] 大家:《谚海》作“都得”。

[6] (明)姚舜牧《药言》:“谚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起家之人,未有不始于勤而后渐流于荒惰,可惜也。”《甘肃选辑》第一句与第二句互倒,今据《药言》及时序正之。

[7] 忙:《集成》〔临夏〕作“远”。

[8] 路口:《谚语集》作“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