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星火燎原

邯郸城的晨雾中飘散着竹简的清香。我站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雕像下,看着那些刻满《荀子》篇章的竹片从四面八方飞来,在城中央组成一座通天塔。

“天行有常...“萧明月念出塔基上闪烁的文字,她的承影剑突然发出龙吟,“不对,后面半句被改了。“

我走近细看,发现《天论》原文“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被人用朱砂涂改成了“不为君存,不为民亡“。更诡异的是,那些朱砂正在渗入竹简纹理,像血管一样在典籍中蔓延。

“是血。“我蘸了一点放在鼻尖,玉蝉心脏突然绞痛,“稷下学宫那些祭酒的血。“

雾气突然变成淡红色,竹简塔顶端传来机括转动的声响。九十九层高的塔身上,每一片竹简都开始翻转,露出背面刻着的《商君书》律令。当“刑过不避大臣“几个字转向我们时,承影剑自动出鞘,剑气在雾中划出一道血痕。

“小心!“萧明月拽着我后退三步。原先站立的地面刺出青铜矛阵,每根矛尖都挑着片带血的《论语》残页。

竹简塔最高处传来拊掌之声。一个身着素袍的中年文士踏着《劝学篇》的文字阶梯缓步而下,他的面容与城中荀子雕像一模一样,但眉心的“性恶“朱砂印正不断渗出黑血。

“李公子果然来了。“文士的声音带着讲堂上特有的抑扬顿挫,“可知我为何要引你们来邯郸?“

我按住狂跳的玉蝉心脏,感受着其中流淌的湛蓝民燄:“你不是荀子。荀卿主张性恶却重教化,绝不会用血污典籍。“

文士突然大笑,素袍崩裂露出里面的法家官服。他的皮肤下浮现出《韩非子》的篇章,尤其是《五蠹》篇的文字正在吞噬其他内容:“好眼力!那你知道真正的荀况在哪里吗?“

萧明月的承影剑突然指向地面。剑尖触及之处,泥土翻涌出无数腐烂的竹简。那些被尸液浸泡的文字拼凑出一个骇人场景:荀子被自己的学生韩非和李斯囚禁在邯郸地牢,用《论语》的竹简钉穿四肢,每日放血书写《性恶篇》。

“原来如此...“我盯着文士官服上若隐若现的李斯家徽,“你们用荀子的血篡改《天论》,想动摇儒道根基。“

文士的指尖突然伸长,变成蘸血的毛笔:“岂止是儒道?“他在空中写下“隆礼尊贤“四字,那些血字立刻扭曲成“废礼任法“,“百家学说,都该为帝王之术服务。“

萧明月突然挥剑斩断血字,但破碎的字迹化作毒虫扑来。我的玉蝉心脏迸发蓝光,民燄将毒虫烧成灰烬。灰烬落地后竟组成星图,指向城北的丛台遗址。

“想找真正的荀况?“文士的身体开始融化,变成墨汁般的黑水,“去问问赵武灵王的冤魂吧...“

黑水渗入地面,整座竹简塔轰然倒塌。无数竹简如暴雨倾泻,每片在落地前都自动焚毁。焦黑的灰烬中,一座青铜马车破土而出。车辕上拴着的不是马,而是六具披着儒袍的骷髅,它们颈骨上套着“仁义礼智信忠“的青铜项圈。

“是六艺枷锁!“萧明月认出那些项圈上的铭文,“当年秦始皇坑儒时...“

马车帷帐无风自动,里面传出赵武灵王沙哑的歌声:“胡服骑射...胡服骑射...“一只白骨手掌掀开帘子,掌骨上刻满了《荀子·议兵》的残句。

我的玉蝉突然剧烈震动,裂纹中伸出锁链缠住马车。当锁链触及“义“字项圈时,一幕尘封的记忆在脑海炸开:荀子被囚禁在丛台地宫,他的鲜血顺着《劝学篇》竹简流入暗河,最终汇入黄河兵冢的那方血池。

“在丛台!“我拽着萧明月跃上民燄凝成的火凤,“荀子用血写下真正的《天论》,那些竹简被冲进了黄河!“

火凤掠过邯郸城时,满城的荀子雕像同时流泪。那些泪珠落地成珠,每颗里面都封印着半句未被篡改的《荀子》原文。我们身后,青铜马车突然调头冲进府衙,撞碎了正在宣读“焚书令“的郡守。

丛台遗址的夯土台上,九根青铜柱围成法阵。每根柱子上都绑着具正在腐烂的尸体,从服饰判断,正是当年稷下学宫幸存的九位祭酒。中央的石案上,半截《天论》竹简正在吸食从尸体流下的脑髓。

“荀子不在...“萧明月检查青铜柱,“这些尸体是诱饵!“

石案上的竹简突然立起,露出背面用血写的八个字:“天非君造,民非畜养“。这八个字突然燃烧,蓝火中浮现出荀子虚影。他指向自己的眼睛,然后戳向地面——这个动作我在稷下学宫的记忆里见过,是“明分“的暗号。

“地下有东西!“我唤出更多民燄烧灼地面。夯土层剥落后露出青铜板,板上刻着北斗九星图。贪狼星的位置有个锁孔,形状与汴梁找到的玉玺碎片完全吻合。

当玉蝉心脏引导碎片嵌入锁孔时,整座丛台升起九丈高。青铜板下是个圆形地厅,七十二盏人鱼膏灯环绕着中央水潭。水潭里泡着的不是水,而是凝固的《荀子》全本,每个字都在墨液中沉浮。

潭心石柱上,真正的荀子被九道铁链贯穿要害。那些铁链另一端连着诸子雕像:韩非、李斯、商鞅...最令人震惊的是,锁住他咽喉的那根铁链上,竟刻着“孔子问礼老子“的图案!

“荀卿!“我试图靠近水潭,却被墨液凝成的手臂拦住。那些手臂由“性恶““化性起伪“等篇章组成,却充满守护意味。

荀子抬起头,他深陷的眼窝里跳动着蓝色火苗:“李斯...用我的血...养出了伪道...“铁链哗啦作响,露出胸口的贯穿伤——那形状竟与传国玉玺的缺角一模一样!

萧明月突然斩断最外围的铁链。被斩断的“韩非链“化作黑烟,在空中重组为《说难》篇。潭中墨液立刻沸腾,伸出更多手臂抓向我们。

“别碰铁链!“我拦住萧明月,“这些是荀子自己的学说!他在用毕生著作镇压体内的...“

话未说完,地面突然裂开。李斯的虚影从裂缝中升起,手中捧着由《谏逐客书》改造成的刑具:“不错,荀况把自己做成了容器。“刑具展开成竹简牢笼,将我们与水潭隔开,“装着你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天子气运的反面!“

荀子突然挣扎起来,铁链绷紧到极限。他胸口的贯穿伤迸发金光,照出李斯虚影里的异物——那分明是半块正在跳动的玉蝉心脏!

“我的...另一半...“玉蝉在我胸腔里尖叫。疼痛中,我看到惊悚的真相:当年李斯将传国玉玺一分为二,阳面留在秦宫,阴面植入荀子体内。而我的玉蝉,正是阴面孕育出的新生命。

李斯虚影突然扑向水潭。就在他触及荀子的刹那,丛台顶部传来庄周的叹息:“蝴蝶梦我,我梦蝴蝶...“一只巨大的典籍蝴蝶穿透夯土层,翅膀上的《逍遥游》文字化作利刃斩断虚影。

荀子趁机挣脱最后一道铁链。他的身躯开始崩解,胸口金光中浮出半块玉蝉:“拿去吧...这才是真正的...“话音未落,金光突然被地下伸出的青铜巨手攥住。

那巨手与骊山出现的如出一辙,但腕部蟠龙纹下多了行小字:“制天命而用之“。当巨手拽着玉蝉缩回地缝时,整座丛台开始崩塌。

“抓住!“萧明月抛出承影剑,剑身延长成血色锁链缠住玉蝉。孙武的虚影在她背后浮现,与荀子的金光产生共鸣。两股力量拉扯间,玉蝉一分为二,较小的那块落入我手中。

地缝深处传来嬴政的怒吼,巨手发疯般挥舞,扫灭了七十二盏人鱼膏灯。在黑暗完全降临前,我看到荀子残躯化作万千萤火,每点光里都是未被篡改的《荀子》真义。它们飞向邯郸各处,融入那些流泪的雕像。

“走!“我拉着萧明月跃出地厅。身后的丛台彻底塌陷,形成深不见底的“性恶渊“。渊中升起黑雾组成的荀子面容,不断重复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我们刚逃到安全地带,手中的小半块玉蝉突然融化,渗入我的心脏。剧痛中,玉蝉表面的裂纹开始愈合,浮现出北斗九星的纹路。贪狼星的位置格外明亮,指引向云梦泽方向。

萧明月突然按住我的手腕:“孙武子在警告...下一个苏醒的是...“

邯郸城所有的水井突然喷出墨柱,那些墨液在空中拼成《楚辞》的篇章。尤其是《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句,每个字都滴着血,最终汇聚成指向南方的箭头。

“是屈原!“我望向云梦泽所在的荆楚大地,“道家之后,轮到楚辞了...“

城外的官道上,不知何时停着辆青铜马车。驾车的不是活人,而是尊屈原雕像。他手中的缰绳由《九歌》文字编织而成,车厢帘幕上绣着《天问》全篇。

当我们靠近时,车帘自动掀起。里面坐着个戴山鬼面具的巫者,膝上放着用《招魂》竹简拼成的地图。地图中央的云梦泽位置上,标着颗滴血的星辰。

“魂兮归来...“巫者的声音男女莫辨,“去告诉楚王...他的江山...“

话未说完,一支刻着“书同文“的弩箭穿透车厢。巫者化作青烟消散,只留下面具落在座位上。我拾起面具,背面刻着星图——这次不是北斗,而是南斗六星。其中第三颗“天机星“的位置上,标着郢都遗址。

萧明月突然咳血,她的白发又多了几缕:“孙武子说...楚国的秘密在...“

一阵编钟声打断了她。马车自动行驶起来,车辕上的屈原雕像开始吟唱《国殇》。随着歌声,道路两旁的树木纷纷落叶,每片叶子背面都浮现出带血的楚文字。

我握紧融合后的玉蝉心脏,感受着其中澎湃的力量。民燄的颜色从湛蓝转向紫金,火焰中开始浮现出《尚书》里记载的“协和万邦“景象。

当马车驶过邯郸界碑时,碑文突然变化。原本的“赵境“二字融化重组,变成了用秦篆刻的警告:“六国遗毒,止步者生。“

萧明月的承影剑突然指向天空。北斗九星的延长线上,那颗暗星正在向天机星移动。两颗星之间,隐约有血色的星桥在形成。

“来不及去云梦泽了。“她擦去嘴角的血,“看那里——“

北方的天际线上,咸阳方向升起黑雾组成的长城轮廓。而长城脚下的阴影里,无数兵马俑正破土而出。它们手中的兵器不再是青铜戈矛,而是焚烧过的典籍残片。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每个陶俑的胸口都嵌着半块玉蝉,形状与我心脏里的正好相对。

“李斯在召集他的焚书大军...“我抚过屈原面具上的星图,“必须赶在他们之前唤醒屈原。“

马车突然加速,两侧风景模糊成色块。在时空扭曲的间隙,我听见玉蝉心脏里传出荀子最后的叮嘱:

“记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