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帮助孩子适应高年级生活》: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小升初的准备?

案例

佳佳升入六年级后,频繁地接收到关于小升初的各种信息,老师为了让同学们适应节奏,平时布置的作业也增加了。周围的人不管是各科老师、同学还是父母,说话总绕不开初中这个话题。

老师为了激励大家,上课时总是对全班同学苦口婆心地说:“你们现在努力,是为了上初中时能尽快适应节奏!”“这个难度放在初中那是小巫见大巫!”“六年级再不打好基础,到初中就会落后更多!”……

周围的同学也时常打听:“佳佳你会去哪儿上初中?”“我爸妈让我努力考某某中学,我现在每天都刷题到好晚,感觉作业写都写不完。”……

父母为了让佳佳重视小升初,总忍不住叮嘱:“六年级是个关键期,咱们现在还有时间把薄弱的科目多补一补,到初中增加了科目,时间就太紧张了。”

还有一年就要结束小学生活,佳佳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周围环境中的紧张气氛,但她并不了解具体的初中生活,虽然抱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感到恐慌。佳佳很努力地做准备,可依然对自己能否适应初中紧张的节奏没有信心,而且感到压抑,甚至有的时候感觉喘不过气来。

解析

案例中,佳佳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升初感到紧张与压抑,虽然对于要开启新的身份和角色转换有些期待,但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助。面对小升初这样的重要成长转折点,学校在六年级会做不少调整,很多家长自己也感到焦虑和紧张,迫切地想帮助孩子提高学科成绩,让他们能跟上初中的学习节奏,但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要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初衔接,家长要及时调整自身的焦虑情绪,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陪伴孩子自信平稳地开启新的学习历程。

家教指导

小学高年级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学习能力等方面逐渐呈现青春期的特点。“小升初”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要面临的一项重要成长任务,如何指导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顺利平稳地度过这个特殊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一)和孩子一起找准目标,准确定位

进入小学高年级,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也逐渐有了定位,在小初衔接的时候千万别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升学的目标学校时,要多与孩子讨论,除了考虑是否便捷等家庭因素,还要权衡孩子目前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建议给孩子选择一个“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学校,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如果家长给孩子定位过高,不仅不能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反而容易让孩子在小学高年级因压力过大而产生学习倦怠的情况。

(二)陪孩子走进初中,缓解焦虑

小升初的学生即将面临学习环境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些孩子感觉忐忑不安,因为他们内心有很多关于初中生活的疑问,所以家长可以找机会多和孩子一起走进初中实地探访,增加亲切感;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与身边的学长学姐交流,当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初中生一起交谈时会更加放松,可以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担忧,当自己担心的问题被解答后,升学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感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三)与孩子沟通同伴关系,缓解焦虑

同伴交往是小学高年级的重要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有了稳定的朋友圈,了解自己喜欢的朋友类型,也形成了自己的同伴相处模式。面对升学这个成长变化,很多孩子焦虑的是同伴关系的变化。但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孩子虽然对认识新朋友抱有期待,但还是担心找不到像现在的伙伴这么适合的朋友;有的孩子则会担心到了初中不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产生了分离焦虑情绪;还有一些孩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朋友,于是迫切想要在初中这个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但又隐隐担心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

借助小升初这个契机,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同伴变化这个话题,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孩子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个性化的交往指导,并在生活中陪孩子练习一些交往的技能,如:运用“多层话题小球”学习在新环境下打开话题,家长可以通过书写或者口头探索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探索小球每一层的话题,最外一层开放度最高,一般是姓名、家乡、特长、娱乐方式等,越往内层越与自己的隐私相关。让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结交新的朋友,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交往信心,也给家长创造了一次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

(四)培养学习习惯,鼓励自主

到了小学高年级,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学习成绩只是衡量学习能力的一个即时标准,而好的学习习惯能助力孩子一生。

因此,家长在评估孩子在学科知识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后,除了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外,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善于发现问题、预习和复习、课外阅读等。初中与小学相比,对自律自觉的要求更高,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让孩子学会自主规划学业和生活,对于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五)走进孩子的内心,接纳情绪

在小升初阶段,孩子会和家长一样感到焦虑,但由于青春期特有的闭锁心理,他们不太愿意什么都和父母聊,有的时候为了凸显成人感,会选择性地和家长交流一些自己认为重大的事情。所以,即使孩子没有提及,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和孩子主动聊聊小升初这个话题,听听孩子的想法,并了解他的不安和困惑,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引导。建议交谈时多倾听孩子,即使孩子表达“担心老师太严厉”或者“担心食堂的饭菜不好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认同他的担心,并给孩子多一些鼓励,挖掘孩子的优势,用优势来应对变化;同时别忘了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陪伴你一起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给予孩子心理支持,不仅会让他内心更有力量,也能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