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鬼颅传诏

2023年7月12日 14:23

东海钻井平台“蛟龙七号“水下作业舱**

林墨卿咬开氧气阀的瞬间,咸涩的海水渗入唇缝。她悬停在四十米深的幽蓝中,腕表辐射值正在疯狂跳动。探照灯扫过面前这扇青铜舱门时,浮雕的缠枝莲纹突然折射出磷火般的绿光——这不该出现在六百年前的明代沉船上。

“声呐显示船体结构完整度97%,这不科学...“耳机里传来技术员变调的声音,“根据珊瑚附着量测算,至少该有二十年生长期...“

她没理会耳麦里的骚动,激光测距仪对准门楣阴刻的铭文。当【大明永乐二十一年监造】的篆书在显示屏放大,那些笔画边缘的金属结晶让她瞳孔骤缩——这是核辐射导致的晶间腐蚀。

“林博士,你的辐射剂量...“

“再给我五分钟。“她打断安全官的警告,颤抖的手指抚过门扉中央的鲛人浮雕。这尊人身鱼尾的神像头戴十二旒冠冕,每串玉珠都是粒微缩浑天仪,而鱼尾鳞片分明用陨铁镶嵌着紫微垣星图。最诡异的是那双眼睛,虹膜由三重青铜环嵌套而成,此刻正随着她的呼吸缓缓旋转。

潜水刀突然脱手坠向深渊。在她俯身去抓时,探照灯扫到了舱门底部的菱形凹槽——与她三天前在渔村收来的青铜罗盘完全契合。

“立即撤离!强磁场正在形成!“

耳麦炸响警报的刹那,她已经将罗盘嵌入凹槽。整片海域突然寂静如坟,数以万计的发光水母从船体裂缝喷涌而出,将沉船勾勒成悬浮的星图。那些半透明生物体内闪烁着DNA链状的蓝光,竟与林墨卿胸前的鱼形玉佩产生共振。

“快看船艏!“通讯频道炸开技术员的尖叫。

林墨卿转身时差点咬断氧气管。锈蚀的船艏像正在蜕皮的巨蟒,层层海藻剥落后,露出黄金浇铸的龙首雕像。龙睛是两颗足有人头大的夜明珠,瞳孔深处却嵌着微型阴极射线管——这分明是近代电子元件。

暗流突然裹着她撞向舱门。裂缝中,半具穿着飞鱼服的骸骨正缓缓抬手,指骨间攥着的黄绸诏书在海水中舒展。当激光扫描仪对准朱砂印玺时,分析结果让所有人血液凝固:【皇帝奉天敕命】的篆文下,赫然压着本该在靖难之役焚毁的建文帝玉玺。

“氧气存量不足三分钟!“

林墨卿最后瞥了眼骸骨空洞的眼窝,那里嵌着的青铜浑天仪突然开始转动。随着齿轮咬合的咔嗒声,整艘沉船发出巨龙苏醒般的呻吟。她拼命蹬水上升时,腕表监测到更恐怖的数据——方圆三海里的浮游生物正在集体DNA断裂。

**同日 19:48

临海市青云巷“九曜轩“古玩店**

陈九曜用狼毫刷去《永乐大典》残页上的蠹粉,祖父的老照片从夹层滑落。1962年的黑白影像里,七名科考队员站在明代宝船残骸前,背景船名牌的“永“字缺了半边。但真正让他在意的是照片边缘——有道模糊的白影正从海中升起,轮廓像极了《山海经》描述的“陵鱼“。

“九哥!你要的星图!“

渔贩老周撞开雕花木门,海腥味裹着油纸包砸在黄花梨案几上。陈九曜展开油布时,青铜锈屑簌簌而落。这半块罗盘上的二十八宿星图,危宿方位多出的三粒银星,正与他家传《撼龙经》中“三星聚渊,龙尸睁眼“的记载吻合。

“今早打捞局的人也在...“

老周的话被玻璃爆裂声斩断。淬毒的弩箭擦着陈九曜耳际飞过,将背后的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炸成齑粉。三个戴防毒面具的黑衣人破窗而入,他们的战术靴底沾着熟悉的红土——那是西沙群岛特有的铁质砂。

“接着!“陈九曜将罗盘抛向老周,自己抓起博古架上的黑曜石匕首。刀柄“鉴龙“二字在打斗中擦过某个杀手脖颈,竟撕下块仿生皮肤——那人皮下闪烁着机械结构的蓝光。

暗巷里的追逐战持续到子夜。当陈九曜蜷缩在废弃船坞喘息时,陌生号码发来张照片:正是沉船中那具佩戴浑天仪的骸骨,但诏书已完全展开。泛黄的绸缎上,朱砂绘制的东海舆图正与他手中罗盘残片互补,而图侧血书让他寒毛倒竖——【朕以九龙尸赠汝,永乐二十一年绝笔】。

**次日 05:17

国家海洋局第九研究所机密解剖室**

无影灯下,林墨卿的手术刀划开类人生物的鳃裂。这个昨夜突然出现在沉船附近的生物,上半身保留着人类特征,腰部以下却覆盖着青铜质感的鳞片。当内窥镜探入胸腔时,所有研究员倒吸冷气——它的心脏是颗跳动的六边形晶体,表面浮刻着二十八宿星图。

“染色体检测完毕。“助理的声音发虚,“第23对染色体存在三螺旋结构,多出的那条链...由金属基组成。“

林墨卿的镊子突然颤抖。在生物第三根胸骨内侧,她发现了熟悉的阴刻编号:【壬寅七四二】。这串数字今晨刚出现在辐射检测报告里——刻在沉船龙首内的铅盒上。

解剖室警报骤响。那具“尸体“的青铜鳞片突然立起,额间裂开第三只竖瞳。虹膜中的七重铜环疯狂旋转,将全息星图投射到防弹玻璃上。更骇人的是林墨卿的玉佩开始共鸣,在墙面映出段基因图谱——正是她昨晚在沉船王座上扫描到的序列。

“陈先生到了。“警卫的通报被破门声淹没。浑身湿透的风水师倚在门口,手中罗盘与她玉佩发出的共鸣震碎了试管架。当两件器物在全息星图下拼合时,整个投影变成了动态海图——十三艘宝船残骸正组成箭矢形状,指向归墟海渊中央的发光漩涡。

“三百年前,陈家用三十二条人命从南海带回半块罗盘。“陈九曜举起手机,照片里1962年的科考日志清晰可见:“你祖父林慎之的绝笔写着:他们不是殉职,是被编号壬寅七四二的东西...吃掉了脑浆。“

暴风雨捶打着直升机舷窗,林墨卿看向渐近的归墟海渊。当陈九曜擦拭鉴龙匕时,她突然发现刀柄暗格弹出片玉简——上面用甲骨文写着:【禹封九龙尸,葬于星渊之眼,后启者当受七厄】。而第一厄的图案,正是被掀开头盖骨的人类颅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