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室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凌晨两点自动熄灭,陆昭摘下护目镜,视网膜上残留的蓝紫色光斑与证物台上浪琴表的荧光涂层重叠成诡谲的几何图形。他抽出父亲1998年的勘察日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第三渔港的潮汐表,墨迹洇染的经纬度坐标与表盘内侧的莫尔斯电码完全重合。
“十年前星海化工厂偷排事故的目击者名单。“沈骁将加密U盘抛向解剖台,金属外壳在无菌布上划出刺耳的刮擦声,“你父亲标注的七个证人,有五个死于意外。“
陆昭的手术刀尖挑起U盘,刀面倒映出冷藏柜玻璃门上扭曲的人影。他忽然转身拉开柜门,焦尸的左手因低温收缩成爪状,腕部碳化皮肤剥落后,露出深青色的船锚刺青——这正是父亲遇难前最后一份尸检报告中提到的“海员联盟“标记。
“周慕白的公寓被焚毁了。“沈骁的登山靴碾碎地上一块凝结的干冰,“但技术科在灰烬里筛出这个。“他展开物证袋,半张烧焦的航海图上,用荧光笔圈出的排污口坐标正在蟹笼湾附近海域微微发亮。
凌晨3:17云港市物证鉴定中心
气相色谱仪的曲线在屏幕上剧烈波动,苏棠的护目镜蒙上一层水雾。她将焦尸指甲缝提取的沉积物放大400倍,暗红色颗粒在偏振光下呈现蜂窝状结构:“改性膨润土,常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的泥浆调配......“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应急照明突然亮起。陆昭撞开防爆门,手中拎着的液氮罐还在嘶嘶冒白气。他将浪琴表浸入零下196度的低温槽,表盘玻璃在热应力作用下炸裂,一枚微型胶卷从机芯齿轮间弹了出来。
“1998年7月15日的排污记录。“投影仪将胶卷内容投射在防菌幕墙,泛黑的财务报表显示星海化工厂曾向蟹笼湾倾倒300吨含镉废料,“周慕白三个月前重新检测过这片海域,镉含量超标1700倍。“
沈骁的卫星电话突然震动,加密频段传来码头巡逻队的呼叫:“第三渔港7号仓有集装箱渗血!“
凌晨4:52第三渔港废弃码头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柴油味灌入集装箱缝隙,陆昭的便携式光谱仪扫过门缝渗出的暗褐色液体。血红蛋白检测线瞬间飙红,但更令他警觉的是血液中悬浮的银色颗粒——这是父亲勘察箱里那份未送检的“未知金属样本“。
“破门!“沈骁的战术手电划过集装箱侧面的俄文标识,防暴斧劈开锈锁的瞬间,二十具悬挂的铸铁人偶如钟摆般晃动。每具人偶胸口都嵌着块腐肉拼图,DNA快速检测仪显示这些组织分别来自十年前失踪的环保志愿者。
陆昭的镊子夹起人偶脚底的铜制铭牌,蚀刻的化学式在紫外线照射下显现:C8HF15O2。当他将分子式输入危险化学品数据库时,呼吸陡然停滞——这正是父亲笔记本里用红笔圈出的“海妖之泪“,一种能诱发海洋生物变异的全氟化合物。
“陆医生!“痕检员突然惊呼。集装箱顶部的通风管内,半张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面孔正缓缓垂下。周慕白的左眼被替换成渔用浮标,虹膜上激光刻印的二维码扫出一段视频:戴着防毒面具的身影正在蟹笼湾祭祀场倾倒墨绿色废料,镜头最后定格在浪琴表反光的表盘上。
上午7:30云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三维地图上的红点密集汇聚在蟹笼湾,沈骁的战术匕首扎进卫星影像中的祭祀场:“渔村长老坚持说今晚要举办祈雨仪式。“
“是焚尸仪式。“陆昭将人偶体内提取的黑色粉末倒在鉴毒试纸上,PH值显示强碱性:“骨灰混合了船用脱硫剂,他们在还原十年前的焚烧条件。“
指挥台突然警报大作,监控屏幕上的码头实时画面开始扭曲。戴着青铜面具的佝偻身影闯入镜头,将一桶暗红色液体泼向焦尸发现现场。红外热成像显示液体接触土壤后剧烈放热,地表瞬间凝结出玻璃状结晶——这正是父亲勘察报告中“异常高温烧结物“的化学成分。
“立刻封锁......“沈骁的命令被巨大的爆炸声打断。指挥中心落地窗映出开发区方向冲天的火光,浓烟中隐约可见星海化工厂残破的LOGO。陆昭的瞳孔猛地收缩,他认出燃烧的建筑正是周慕白云端地图里标注的“样本库坐标“。
物证室的自动喷淋系统突然启动,浪琴表在高压水柱冲击下彻底解体。当表壳内层鎏金的防篡改涂层被冲散时,陆昭突然看清那些扭曲的花纹根本不是装饰——那是用纳米级蚀刻技术隐藏的船用声呐图,而波纹中心正是父亲手表最后发出信号的经纬度。
海港的晨雾中传来汽笛长鸣,陆昭握紧解剖刀走向验尸台。焦尸的第四腰椎钛合金钉在X光下投射出十字阴影,当他将影像叠加在祭祀场航拍图时,所有标记点连成了完美的等边三角形——这正是十年前父亲未完成的污染扩散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