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秦人对历史的记录与温习
秦人对历史的重视,通过出土文献也可以看到若干表现。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中有被称为《编年记》的文书,记录了自秦昭王元年(前306)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统一战争中的大事。墓主喜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却补记了此前44年的历史大事。由此可见秦民间历史意识的普及程度。对于“昭襄王三十一年”史事,《编年记》写道:“卅一年□”(三一壹)。“卅一年”后,字迹已经难以判明。从图版看,或许不止一字。原先的内容,或许即与“楚人反我江南”这样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认为:“战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记·六国年表》是研究这段历史的主要参考书,但它所根据的主要是《秦记》,而《秦记》‘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因此,《史记》有关部分,无论是史实或年代方面都有某些不足之处。晋代在今河南汲县地方战国墓中发现竹简《纪年》后,不少人据以补充和校正《史记》,对战国史的研究颇有裨益。然而,《纪年》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王八年),不能用来核校《年表》的最后部分。《编年记》的发现,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这个缺憾。”[21]一个基层小吏,有关心历史的态度,有记录历史的热心,对于这些文字的珍爱,竟然将其随葬于墓中。
有人认为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记》“属于私家文书之一种,是家族大事记”。甚至说,“从记载方法看,编著者熟悉并了解当时史官的记事原则:采用编年体例,并逐年、逐条、逐项安排顺序记载,从未混乱过”。[22]其实,这种文书记述方式,是可以看作秦民间重视历史记录之文化传统的证明的。
李学勤曾经分析天水放马滩秦简原简报中称作《墓主记》的几支简,“觉得所记故事颇与《搜神记》等书的一些内容相似,而时代早了五百来年,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简文记述一个名叫“丹”的人死后三年复活,讲述了死后在另一世界的有关见闻。其文开头称“卅八年八月己巳,邸丞赤敢谒御史”,文中又有“今七年”字样,文体一如纪实文书。[23]这一简册,研究者已经改题为《丹》。[24]《史记》卷五《秦本纪》“(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之所谓“化”,由此或可体现。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我们认识秦人通常书写习惯模拟纪史的特点,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史记》,第179页。
[2] 王子今:《古晋语“天开之”索解——兼论秦晋交通的早期发展》,《史志研究》1998年第2期。
[3] 《史记》,第192—193页。
[4] 《史记》,第193—194页。
[5]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第269页。
[6] 马非百《秦集史》引“《史记·邹阳传》”及《盐铁论·相刺》《新序·杂事》,指出“汉人言由余者,则皆称为戎人”。又引“《说苑·善说篇》云:西戎左衽椎结,由余出焉”,“《潜夫论·论荣篇》云:由余生于五狄”。第268—269页。
[7] 《史记》,第2228—2229页。
[8] 《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746页。王子今:《历代“托古改制”的文化背景分析》,《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5期。
[9] 《史记》,第2404—2408页。
[10] (清)沈德潜编:《明诗别裁》卷一○,清乾隆刻本,第125页。
[11] (清)李光地撰,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卷二一,中华书局1995年6月版,第379页。
[12] (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页。
[13] (清)雷鋐撰:《读书偶记》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25册第675页。
[14] (清)蔡世远编:《古文雅正》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76册第18—19页。该书卷五有《隆中对》,作者显示“《三国志》”,第75—76页。《汉中府志赘语》卷一一也说到“韩信《登坛对》”。(清)光朝魁纂修:道光《褒城县志》附清道光十一年钞本,第372页。又有据《史记》文字著录“韩信《登坛对》”者,如(清)王行俭修乾隆《南郑县志》卷一四《艺文中·文》,清乾隆五十九年刻本,第451页;(民国)严如熤重辑《汉南续修郡志》卷二五《艺文上》,民国十三年刻本,第1461页;(民国)蓝培原撰《续修南郑县志》卷七上《艺文》,民国十年刊本,第705页。
[15] 《史记》,第2419页。
[16] 《史记》,第2421页。
[17] 《史记》,第2420—2425页。
[18] 《史记》,第2146—2148页。
[19]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第2155页。
[20] 《史记》,第2153—2154页。
[2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版,释文注释第3页。
[22] 孙瑞:《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国家族大事记》,《档案学通讯》1998年第3期。
[23] 李学勤:《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
[24] 张德芳主编,孙占宇著:《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年3月版,第269—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