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理学研究

BJ的清晨总是来得很快,尤其是在四月。

焦鹏飞从一个混乱的梦中惊醒,梦里他在一个无尽的走廊中奔跑,追逐着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不断回头,露出顾明的脸,却又在他即将追上时消失在拐角处。他猛地坐起身,额头上布满冷汗,心脏剧烈跳动。

床头柜上的相册静静地躺着,仿佛在嘲笑他的困惑。焦鹏飞拿起相册,再次翻到那张照片。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进来,落在照片上,顾明的形象依然清晰可见,他的笑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真实。

焦鹏飞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然后他拿起手机,再次拍下照片,仔细查看。在手机屏幕上,顾明的形象同样清晰。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梦境的延续。

他迅速洗漱完毕,简单吃了点早餐,然后收拾好相册和笔记本,匆匆出门。今天他有一个重要的决定要做,而这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他的学术生涯,甚至是他的人生轨迹。

首都大学的心理学院坐落在校园的东北角,是一栋现代化的建筑,玻璃幕墙反射着晨光。焦鹏飞走进电梯,按下五楼的按钮,心跳随着电梯的上升而加速。

徐明哲教授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门上挂着一块低调的铭牌。焦鹏飞深吸一口气,轻轻敲门。

“请进。“一个沉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焦鹏飞推开门,徐教授正坐在办公桌后,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他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整个人散发着学者特有的沉稳气质。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证书和奖状,书架上摆满了心理学著作,其中不少是徐教授自己的作品。

“焦鹏飞,“徐教授抬起头,微笑着说,“这么早来找我,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吧?“

“是的,徐教授。“焦鹏飞点点头,在徐教授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他犹豫了一下,不确定该如何开始这个话题。

“说吧,什么事让我的得意门生如此心神不宁?“徐教授合上笔记本电脑,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全神贯注地看着焦鹏飞。

焦鹏飞深吸一口气,决定直接切入主题。“徐教授,我想改变我的研究方向。“

徐教授挑了挑眉毛,但没有表现出惊讶或不满。“你原本的研究方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对记忆形成的影响,这个方向很有前景,也符合你的兴趣。为什么突然想改变?“

焦鹏飞从包里拿出相册,翻到那张关键的照片,然后小心翼翼地递给徐教授。“我想研究一种可能的'集体遗忘现象'。“

徐教授接过相册,仔细查看照片。“这是你小时候的照片?“

“是的,“焦鹏飞点头,“您能看到照片中有几个人吗?“

徐教授略微皱眉,“就你一个人,站在操场上。“

焦鹏飞的心沉了下去,但他并不感到惊讶。这与他母亲的反应一致。“徐教授,在我的记忆和视觉中,照片上有两个人——我和我的童年好友顾明。他就站在我旁边,手搭在我肩膀上。“

徐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放下相册,仔细打量着焦鹏飞。“你确定你看到了另一个人?“

“非常确定,“焦鹏飞坚定地说,“不仅如此,我还记得关于他的一切:他的全名、外貌特征、家庭情况、我们一起经历的事情。但奇怪的是,我昨天之前几乎完全忘记了他的存在,直到看到这些照片。而且,所有我询问过的人,包括我的父母,都说他们从未见过或听说过顾明。“

徐教授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这个奇怪的情况。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开始记录。“你有没有经历过头部创伤?或者服用过可能影响记忆的药物?“

“没有,“焦鹏飞摇头,“我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而且,如果这是幻觉或虚构的记忆,为什么我能在照片上清晰地看到他?“

徐教授点点头,继续记录。“你说你昨天之前几乎完全忘记了他。是什么触发了这些记忆?“

“就是这些照片,“焦鹏飞解释道,“我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它们。看到照片后,关于顾明的记忆突然涌现,越来越清晰。“

徐教授放下笔,靠在椅背上,陷入沉思。办公室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墙上时钟的滴答声回响。

“焦鹏飞,“徐教授最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焦鹏飞从未听过的严肃,“你提出的这个现象非常有趣,也非常复杂。它涉及到记忆心理学、认知偏差、甚至可能涉及到集体无意识等多个领域。“

焦鹏飞点点头,等待徐教授继续。

“我同意你改变研究方向,“徐教授说,“但我有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焦鹏飞急切地问。

“第一,你需要保持科学的严谨态度,不要被个人情感左右;第二,你需要考虑多种可能的解释,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甚至社会学的角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徐教授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异常锐利,“你需要保持低调,不要在学术圈外过多讨论这个研究。“

焦鹏飞对最后一个条件感到有些困惑,但他还是点头同意了。“我会遵守这些条件,徐教授。“

“很好,“徐教授微微一笑,“那么,你打算如何开始这项研究?“

焦鹏飞早已想好了计划。“首先,我想联系我的小学同学,看看是否有人记得顾明;其次,我计划回老家实地调查,寻找顾明家的线索;最后,我想设计一些实验,测试这种'集体遗忘现象'的可能机制。“

徐教授点点头,表示赞同。“这是个好的开始。我建议你先从文献综述入手,了解已有的关于记忆异常、集体记忆和认知偏差的研究。同时,“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递给焦鹏飞,“这本《记忆的社会构建》可能对你有帮助。“

焦鹏飞接过书,感激地说:“谢谢您的支持,徐教授。“

“不用谢,“徐教授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焦鹏飞,“作为研究者,我们的使命就是探索未知,挑战常规。你的研究可能会触及一些敏感的领域,但只要保持科学态度,就不必担心。“

焦鹏飞注意到徐教授的语气中有一丝他无法解读的情绪,但他没有多想。他站起身,准备离开。

“对了,“徐教授突然转身,“下周三下午有个小型学术研讨会,主题是'记忆与认知',你应该参加。可能会遇到一些对你的研究有帮助的人。“

“我一定去,“焦鹏飞点头,“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离开徐教授的办公室,焦鹏飞感到一种奇怪的混合情绪:兴奋、困惑、还有一丝不安。徐教授的支持超出了他的预期,但最后那个关于保持低调的条件,以及他提到“敏感领域“时的语气,都让焦鹏飞感到有些不解。

但现在,他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计划。他决定立即开始行动,首先是联系小学同学。

焦鹏飞走出心理学院大楼,春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他身上。他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兴奋和决心。无论真相是什么,无论这条路会将他带向何方,他都已经踏上了寻找顾明的旅程。

而这个旅程,将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曲折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