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收购废旧电视机
- 四合院:从三等功到军火之王
- 享受阅读的老王
- 2320字
- 2025-04-18 20:00:11
七十年代末的京城,空气里还带着煤烟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胡同里墙根下偶尔能看到积存的煤球灰,头顶是密密麻麻交错的电线,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走了约莫一刻钟,一个挂着“废品收购站”牌子的大铁门出现在眼前。
门敞开着,里面是一个不小的院子,各种“破烂”分门别类堆放着:
小山似的旧报纸、书本,锈迹斑斑的钢铁疙瘩,颜色各异的碎玻璃堆,还有一角专门放着些杂七杂八的废弃家具和日用品。
他信步走进院子,一个穿着蓝色工装、袖口油光发亮的中年男人正坐在磅秤后面的一张破旧藤椅上,拿着个大搪瓷缸子喝水,眼神懒洋洋地扫了杨建一眼。
“同志,有东西要卖?”男人放下缸子,声音有些沙哑。
“不卖,我来淘换点东西。”杨建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显得很随和。
“想找找看有没有坏了的电视机。”
中年男人闻言,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院子角落:“喏,都在那边堆着呢。自己去看,挑好了过来称重算钱。”
这态度很符合时代特色,国营单位嘛,多半是这样不冷不热的。
杨建道了声谢,径直走向那个角落。
果然,那里杂乱地堆放着十几台形态各异的电视机,还有几个像是扩音喇叭之类的东西。
这些电视机,大多是“红灯”、“春雷”、“海燕”这些牌子,外壳有木质的,也有早期塑料的,普遍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有些旋钮脱落,有些外壳破裂,甚至有的连后盖都没了,露出里面复杂的线路板和电子元件。
这景象,在别人眼里是真正的“电子垃圾”,但在杨建眼里,却不啻于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
他蹲下身,开始仔细地挑选。
他并不需要功能完好的,恰恰相反,他就需要这种坏的,而且最好是不同部位损坏的。
这样才能拆东墙补西墙,用最低的成本攒出好机器来。
他的手指拂过一台“红灯”牌电视机的木质外壳,感受着那份独属于那个年代的质感。
又拿起一台外壳裂开的“海燕”牌电视机,掂了掂分量,透过裂缝看了看里面的电路板……
他的动作不快,但很专注,像是在挑选璞玉的玉匠。
旁边偶尔有送废品过来的人,好奇地看他鼓捣这些破烂,眼里带着不解。
这年头,电视机还是个稀罕物件,但坏了的……除了当废铁废塑料,谁还会花钱买这玩意儿?
那个坐在磅秤后的中年男人也偶尔瞥他一眼,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这年轻人看着不像收破烂的,也不像无线电爱好者,倒像是……真把这些破烂当宝贝了?
杨建没理会旁人的目光,他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快,他挑出了四台目标。
一台“春雷”,外壳品相不错,就是喇叭纸盆破了,估计没声音。
一台“红灯”,喇叭看着完好,但调谐旋钮没了,估计接收部分有问题。
一台“海燕”,体积小巧,塑料外壳,只是连接的电线断了,看着像是小毛病。
还有一台牌子模糊不清的,个头挺大,看着也挺皮实,故障不明,但杨建凭直觉感到它内部应该有可用的零件。
“同志,就这四台。”杨建把挑好的四台电视机抱到磅秤前。
中年男人起身,把四台破电视机扔到磅秤上,看了看刻度:“唔,加起来六十斤出头。算你六十斤吧。”
他抬头看了看杨建,又看了看那几台破烂,问道:
“你买这玩意儿干啥?修?”
“试试看呗。”杨建笑了笑,模棱两可地说道,“闲着也是闲着。”
中年男人也没深究,低头在算盘上噼里啪啦拨了几下:
“废塑料、废铁、加上点木头……这样,你给十五块一台,四台,总共六十块钱。”
这个价格,比纯粹当废铁废塑料要高一些,显然是把它们当成“有修复可能性的旧物”来定价了。
杨建觉得还算公道,毕竟这年头物资匮乏,就算坏了,里面的零件也有价值。
他爽快地从口袋里掏出六十块钱递过去。这钱还是他退伍费里的一部分,得省着点花。
“得嘞!”中年男人收了钱,开了张简单的收据。
告别了废品收购站,杨建拎着他的“战利品”,往四合院走去。
刚拐进熟悉的院门口,就看到二大爷刘海中正端着个大茶缸,挺着肚子在院子里溜达,官瘾十足地“视察”着。
看到杨建带着四个稀奇古怪的东西进来,刘海中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他快步走过来,拦住杨建,指着他手里的东西,用一种带着审视和好奇的语气问道:
“哟,杨建,你这是……拎的什么玩意儿?看着像……电视机?怎么这么多?还都是破的?”
刘海中这人,就好管闲事,尤其喜欢端着“大院管事”的架子。
院里谁家有点风吹草动,他都想打听清楚,仿佛不知道就不符合他二大爷的身份。
杨建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不动声色,甚至还挤出一丝笑容:
“二大爷,眼神儿真好!是电视机,坏了的。我从废品站淘换回来的,准备拆着玩玩。”
“拆着玩?”刘海中显然不信,他眯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杨建,又看看那几台破电视机。
“这玩意儿金贵着呢,坏了也可惜。你会修?”
“嗨,哪儿会啊。”杨建摆摆手,语气轻松地敷衍道。
“就是好奇里面的构造,拆开看看。以前在部队,接触过一些通讯设备,有点手痒。”他故意把话题往部队上引,显得合情合理。
他太清楚这院里的人了。
尤其是这几位大爷,还有那个“傻柱”何雨柱,以及道貌岸然的易中海,更别提那个尖酸刻薄的贾张氏和她那心思活络的儿媳妇秦淮茹。
这些人,一个个都盯着他家这两间房,盯着他这个“孤儿”和他年幼的妹妹。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门路能赚钱,那还不得像闻到血腥味的蚂蟥一样扑上来?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
刘海中“唔”了一声,似乎暂时接受了这个说法,但眼神里的探究并未完全消失。他大概觉得,这小子刚从部队回来,可能真就是一时兴起。
不过,他还是习惯性地摆出长辈的姿态,教育道:“杨建啊,不是我说你,这钱要花在刀刃上。买这些破烂玩意儿干嘛?有这钱,给你妹妹买点吃的穿的,或者攒起来,以后娶媳妇用,多好!”
“是是是,二大爷说的是。”杨建连连点头,态度恭敬,心里却在冷笑。
这老家伙,是怕我乱花钱,以后没油水可捞吧?
“行了,那你……自己捣鼓吧,别弄得满屋子都是垃圾。”
刘海中见问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也觉得无趣,端着茶缸,迈着八字步,又溜达到别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