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盐贩苦朝廷,林黄互共鸣

而此时,屋内。

“舅舅,朝廷最近又加强了对咱们的监查,您去长安的这两个月,咱们这的盐队,被点了十几支。”

一个十五六的少年对着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说道。

“这段时间收了多少盐?”

青年皱着眉说道。

“两千一百多担。”

少年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果不其然,在听到这个数字后,青年揉了揉太阳穴,道:

“就这点?”

少年道:

“确实只有这么多,南方漕运那边出了点问题,这两个月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所以直接停了,只有陆路的山队过来,就这样还损失了不少,能收到这些,还是因为前不久王家那边出了手。”

“没事,你也不要太担心,有总比没有的好。”

青年说道。

二人正说着,屋外响起一道敲门声:

“六爷,言哥,有三支盐队过来交盐了。”

“好,就来!”

青年说着,起身对着少年道:

“走吧,收盐去。”

旋即,二人便朝着屋外走去。

来到屋外,众人见到青年,连忙拱手道:

“见过六爷。”

而林青此时看着从屋内出来的青年,目光在其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只见此人身高七尺,身形精壮,肤色略显黝黑,但比起这些盐贩来说却又显得白净不少。

穿着一身短褐,手部有皮质护腕,腰间配备一把横刀,脸上却带着笑意。

看着面前出现的人,林青很难想的到,面前这人,将会成为那位天街踏尽公卿骨的大齐皇帝。

“哈哈哈,诸位兄弟辛苦了。”

只见黄巢爽朗大笑,对着众人连连拱手。

“六爷,这次咱可是带了不少货过来,您看看能给什么价?”

刚刚那个和陈二虎说话的胡人汉子笑呵呵的说道。

黄巢闻言,笑道:

“诸位兄弟来给我黄巢发财,我黄巢能短了兄弟们的吗?听说最近朝廷追缴的紧,这样,今日我做东,宴请诸位,为诸位接风洗尘如何?”

“哈哈哈,那敢情好,多谢六爷!”

胡人汉子听闻,连连道谢。

陈二虎和另外一个盐队头领闻言,也连连感谢。

“好了,称盐!”

黄巢对着身旁的少年说道。

少年闻言,连忙叫来人开始给众人称盐。

而黄巢则叫来三个盐队的头领开始寒暄了起来。

“陈头这一趟可还顺利?”

黄巢看着陈二虎笑着说道。

陈二虎闻言,叹了口气,道:

“差点就走不到冤句了,在长安附近差点被那些捉盐兵给逮住,不过好在跑得快,只有马三断了腿。”

“人怎么样了?”

黄巢不由得问道,他之前也见过马三两次,是个豪爽的汉子。

陈头闻言,道:

“马三也是命不该绝,让我在路上捡到了个小郎君,那小郎君擅医术,马三的命算是保住了。”

“哦?那你可是捡到宝了啊,这年头想要找个郎中可不容易。”

黄巢惊讶的说道。

而一旁的两个头领听到此话,全都双眼放光的看向陈二虎道:

“彪子,你那盐队用个郎中可惜了,不如你将人换给我呗,我可以把我这趟的盐都给你,怎么样?”

“别听他的,二虎哥,你不是很喜欢我那匹马吗?我把我那匹马送给你怎么样?”

谁不知道一个郎中的重要性?

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受伤,而在野外受伤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真的会死人的。

如今听到陈二虎竟然踩了狗屎运捡到一个郎中,二人哪能不眼红?

然而陈二虎却嗤笑道:

“想都别想,这可是咱们盐队的宝贝,这一路上我可是供起来的,而且他还是个读书人,这年头读书人多宝贝?就你们这点东西也想从我这里换人?”

然而此时,几人的目光却纷纷朝着陈二虎的盐队看去。

很快,几人的目光便聚焦在了林青身上。

主要是林青的模样和盐队其余人区别太大了。

盐队里其他人各个都是皮肤黝黑,身形健硕。

而唯独林青看着像个小白脸,不但皮肤白皙,而且也略显消瘦,和一众盐贩格格不入。

然而当黄巢看到林青的一瞬间,却是眉头一皱,而后恍然道:

“哎,这人我好像见过!”

黄巢的脑海之中,顿时想起了前不久在长安赶考时去拜访此次科举主考官礼部侍郎裴坦时,他便和此人擦肩而过。

当时这人似乎刚给裴坦送过礼,但他进去时,裴坦似乎并不太开心。

旋即,黄巢看向陈二虎道:“这人好似是今年的贡生吧?你从哪拐来的?”

“啊?贡生?不知道啊,没听他提起过。”

陈二虎也是有些迷茫,他原以为林青就是个读书人,在山林之中遇到了劫道的,根本就没问林青是不是贡生,只知道林青是山南西道荆州人士。

“呵呵,倒是巧了,我去打个招呼。”

黄巢顿时来了兴趣,毕竟这年头,可没有哪个读书人会想不开来做盐贩,看着如此另类的林青,黄巢不由得有了结识之心。

又或者说是看到了林青身上和自己有类似的特质,是盐贩,又是读书人。

旋即,黄巢走到林青面前,看着林青作揖道:

“这位同年,敢问可是今年的贡生?”

看到黄巢主动和自己打招呼,林青微微一笑道:

“正是,在下林青,久闻黄六爷大名,如今一见,果然有英雄气概。”

听到林青的话,黄巢不由得苦笑了一声道:

“今科落榜,这名声怕是不太好,想必林同年也听到了。”

“唉,在下也是接连两次落榜,原想着凭自己才华,岂会不第?可奈何上官有眼无珠...”

林青眼中闪过一抹狡黠,故作无奈的说道。

这位爷写出那首诗,心中定然是对朝廷有诸多不满。

此话一出,黄巢似是引起了某种共鸣,道:

“林郎说的正是,如今朝中昏官朽木当道,我等学子如何能有出头之日?

唉...看来你我二人皆是同病相怜啊。”

“如今林某已无心科举,但求有一安身之所,幸遇陈头收留,在其手下讨口饭吃,届时还请黄同年能够照顾一二。”

林青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