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狐仙的报恩
- 冬夜炉火旁听爷爷讲诡故事
- 昆仑青衣
- 3874字
- 2025-04-21 17:31:45
第一章那晚,我在爷爷的故事里辗转反侧,那些离奇的情节像藤蔓般缠绕在我心头,让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遐想。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木窗,洒在爷爷的脸庞上,他那沟壑纵横的脸上带着一丝平和的笑意,仿佛梦中的他也正与那些神秘故事中的角色对谈。我轻轻呼了口气,小心翼翼地从被窝里探出头,生怕打扰了爷爷这个美好的梦。
待我洗漱完毕,小跑着来到爷爷房间,轻声唤他:“爷爷,爷爷。”声音柔柔的,带着清晨独有的宁静。爷爷像是被我从遥远的梦里唤回,缓缓睁开了眼睛,眼神还透着些迷离。我凑近了些,又唤了一声:“爷爷。”爷爷这才彻底回过神来,脸上浮现出宠溺的笑:“怎么啦,乖孙?”我眨巴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他,迫不及待地问道:“爷爷,昨晚那个故事还没讲完呢,那干尸后来咋样了?”
爷爷轻轻拍了拍我的脑袋,像是安抚一只急切的小兽,微笑着说:“傻孩子,有些事急不来的,它要在该来的时候来。”我嘟囔着嘴,不甘心地垂下脑袋,像是被霜打的茄子。爷爷见状,眼睛一弯,像是藏着两轮新月:“不过呢,今天可以再给你讲个故事。”我瞬间又来了精神,眼神亮晶晶的,紧紧盯着爷爷。
爷爷慢悠悠地起身,踱步到八仙桌前,我紧随其后,眼睛都没眨一下。爷爷坐下后,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像是在整理思绪,眼神飘向窗外,透过树梢,望着那远处连绵的山峦,那里藏着无数神秘的故事,而他,就是那掌故的守护者。半晌,他才缓缓开口:“这故事啊,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那会儿我还没你大呢。”我立马竖起耳朵,准备捕捉每一个细节。
彼时,爷爷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娃娃,心性顽劣,满脑子奇思妙想,最爱往村外的荒野跑。那荒野杂草丛生,荆棘遍地,一到晚上,风一吹过,草丛莎莎作响,再加上鬼火幽幽,活像个鬼蜮世界。村里人都说那地儿不干净,可爷爷偏不信那邪,还总在嘴上倔倔地说:“这世道,哪来那么多鬼神,不就是没人敢去才说邪乎。”说完,还故意昂首挺胸,做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一日黄昏,火烧云漫天,像是天边着了火。爷爷又往外跑,娘亲在后面追着喊:“娃儿,天黑前得回来,不然有你好看的。”他头也不回,只随意“哦”了一声,脚下不停。他穿过一片又一片野草丛,直到视野里出现一片一人多高的芦苇荡,这才停下。那芦苇荡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微风拂过,苇叶摩挲,沙沙声不断。爷爷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满是野草独有的清新味,还带着丝丝甜意。
他小心翼翼地钻进芦苇荡,生怕弄出太大声响惊扰了什么。可就在他刚踏入没几步,脚下突然传来“哎哟”一声轻呼,软绵绵的。爷爷瞬间僵住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缓缓低下头,透过密集的芦苇叶,看到下面蜷缩着一团白色的东西,正微微发颤。他蹲下身,伸手一碰,是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再细看,那是一只狐狸,皮毛雪白,此刻正可怜巴巴地瞧着他,眼神里满是哀求,嘴角还残留着血丝。
爷爷慌了神,连声问:“小狐狸,你咋啦?”那狐狸像是听懂了,突然伸出爪子,挠了挠自己的后腿。爷爷这才发现,那后腿上插着一根尖利的荆棘,血正往外渗。他立马反应过来,轻轻拨开狐狸的毛发,把那荆棘拔了出来。狐狸吃痛,身子颤了颤,可当看到爷爷紧张又小心翼翼的模样,便安静了下来,只是用那湿漉漉的眼睛望着他。
处理好伤口,爷爷把狐狸抱在怀里,一路小跑回家,还顺手扯了几片宽大的荷叶盖在狐狸身上。刚进院子,爷爷的娘亲就迎了出来,脸都沉下来了:“我说你这孩子,天都快黑透了,跑哪儿疯去了?”爷爷也不答话,只把怀里的狐狸往上一托,他娘亲吓了一跳,赶忙接过狐狸,仔细端详。爷爷这才说道:“娘,这狐狸受伤了,咱得救救它。”
那狐狸在爷爷家住了半月有余,伤口逐渐愈合。在这期间,爷爷的娘亲每天都会给狐狸捉蚂蚱、挖蚯蚓,还从不多的口粮里匀出米粒给它。狐狸也通人性,吃饱后,会围着爷爷的娘亲转圈,用脑袋蹭她的手,还发出细微的哼唧声,像是在表达感谢。爷爷更是没事就蹲在狐狸跟前,和它说些有的没的,像是在和多年挚友谈心。他把学校里的趣事、和小伙伴的争执,全都一股脑倒给狐狸听,狐狸也安静地听着,眼神专注得很,仿佛真能听懂。
可就在一天清晨,爷爷起来后,发现狐狸不见了。窝里空空如也,只留下几根掉落的白毛,在晨风中轻轻打转。爷爷急得直跺脚,满院子找,喊声都快哑了。娘亲在门口安慰他:“兴许是好了,自己跑野去了。”爷爷却倔得不行:“它要是好了,咋不和我说一声,这说走就走的,太不仗义啦。”
直到一个月后,一天傍晚,爷爷正在院子里劈柴。那会儿,秋风起了,落叶铺了满地金黄。爷爷刚抡起斧头,突然看到院门处闪过一道白影。他下意识停住,直起身看,那白影又出现了,竟是一只白色的狐狸,正站得笔直,眼睛亮晶晶的,直勾勾地盯着他。爷爷先是一愣,随即扔下斧头,大步奔过去:“是不是你跑了?跑哪儿去了?咋不声不响的。”边说还边伸手去摸狐狸的头。那狐狸却机灵得很,轻轻一闪,躲开了,围着爷爷转圈,嘴里发出欢快的叫声,像是在和他玩游戏。
爷爷也跟着转,转了几圈就笑出了声,心中的怨气全消了,只觉得这小家伙越发可爱了。狐狸转够了,突然停下,用嘴扯了扯爷爷的衣袖,眼神清澈又灵动,像是在说:“跟我走。”爷爷疑惑极了:“去哪儿?”狐狸只是轻轻一跃,跳出了院子,站在外面回头望着他。
爷爷琢磨了片刻,心一横,扔下斧头,跟着狐狸跑了出去。狐狸在前面带路,跑得飞快,像是白色的幽灵在夜色中穿梭,不一会儿就带着爷爷来到了村外的那片芦苇荡。月光如水,洒在芦苇丛上,泛着银白的光泽。狐狸突然停下了,回头冲爷爷轻轻一叫,像是在示意什么。爷爷也停了下来,刚想问,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在月光下,芦苇荡里亮起了无数双眼睛,绿莹莹的,像是天上的星星坠落于此。那是一群狐狸,大的小的,白的灰的,全都静静地蹲在芦苇丛里,眼神都看向爷爷这边。爷爷心里猛地一沉,以为遇到了狐群报恩,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就在这时,那只被救的白狐狸突然跃上一块大石,前爪高高举起,冲着那群狐狸发出一声悠长的嚎叫,那声音清越又带着威严,仿佛是首领的号令。
群狐瞬间骚动起来,有的围着白狐狸转圈,有的低头蹭着它的身子,嘴里发出欢快又低沉的哼唧声。白狐狸再次冲爷爷一叫,眼神里满是感激和催促。爷爷似懂非懂,却也跟着叫了一声。狐狸们突然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他。接着,白狐狸纵身一跃,跳下石头,冲爷爷点了点脑袋,又朝芦苇丛深处跑去。爷爷下意识地跟了上去,群狐也紧随其后。
他们跑了一段路,来到一个小土丘。白狐狸停在土丘前,用爪子刨了几下,像是在示意爷爷停下。爷爷刚站稳,就看到土丘上突然亮起了几盏绿灯,像是鬼火。那光晃了一晃,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张人脸,五官精致却透着诡异。爷爷惊得倒退两步,想喊却喊不出声。白狐狸却在他脚边轻轻叫唤,那声音像是在安慰他。
那鬼脸突然开口了,声音尖细又冰冷:“娃儿,你救了我儿,这份恩情,我定当报答。”爷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硬着头皮问:“你是何方神圣?”鬼脸却只是冷哼一声,没再说话。随后,只见它双手一挥,那绿光忽然散开,化作一缕轻烟消散在夜风中。爷爷还没反应过来,白狐狸已经在他脚边来回跑动,嘴里发出急切的叫声。爷爷低头一看,白狐狸正叼着一根碧绿的草,草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白狐狸把草放到爷爷脚边,用脑袋轻轻拱了拱他的腿。爷爷弯腰捡起那根草,刚一入手,就感觉一股清凉从指尖传遍全身,疲惫尽消。他瞬间明白,这草必有灵性,是狐狸给他的报恩之物。还没等他多想,白狐狸冲他叫了一声,那声音急促又响亮,像是在催促他赶紧离开。爷爷这才回过神来,赶忙转身往回跑。
可他刚跑出几步,背后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像是地震一般。爷爷惊恐地回头看,却见那芦苇荡瞬间燃起了冲天大火,火舌朝着四面八方蔓延,那群狐狸在火海中乱成一团,尖叫声、嚎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惨的乐章。白狐狸也瞬间没了踪影,仿佛被那火海吞噬。爷爷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泪水止不住地流。
那一刻,奶奶正好赶了过来,看到这火海,也吓懵了,赶忙拽着爷爷的衣服就往回跑。等他们回到村子,火势已经蔓延至村边,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村民们纷纷跑出家门,看到此情此景,都惊恐万分。村里的老者说,这是狐群报恩,可不知为何却引来了天谴。爷爷在人群中失声痛哭,心里满是对白狐狸的愧疚。
从那以后,爷爷变得沉默寡言,每天都去村外的芦苇荡,希望能再见到白狐狸。可那片芦苇荡早已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一片焦土,偶尔还能看到烧焦的狐狸残骸。爷爷在那片焦土上站了许久许久,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爷爷再次来到村外,却发现那片焦土上重新长出了嫩绿的芦苇苗,生机勃勃。爷爷蹲下身,轻轻抚摸着芦苇苗,泪水再次涌出。他突然觉得,生命真的很神奇,哪怕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也能重新焕发生机。他对着芦苇苗轻声说道:“白狐狸,如果你还在,就请再回来吧,爷爷很想念你。”
此后的岁月里,爷爷再也没有见过白狐狸,但那片芦苇荡却成了他心中的圣地。每到月圆之夜,他都会坐在那里,望着天空,想起那段奇妙的经历。而那根碧绿的草,也一直被爷爷珍藏在家中,成了他心中永恒的记忆。
或许是岁月沉淀了过去的惊恐,爷爷的语气里不再有当年的慌张,反而透着一股淡然和释怀。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既被白狐狸的神秘吸引,又为那场无情的大火惋惜,更为爷爷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感所动容。我出神地望着窗外,那芦苇荡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我想,爷爷的青春,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奇遇传说,就这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他生命中最独特的风景。而我,也在这些故事里,慢慢长大,去探寻这世间更多未知的奥秘。
炉火又旺了起来,火光照亮了爷爷的脸,也照亮了我心中的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