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魂穿大唐

张小白站在三十层楼顶边缘,寒风吹得他单薄的衬衫猎猎作响。下方是蚂蚁般的行人和玩具般的汽车。他摸出手机,最后看了一眼——三十七个未接来电,五十三条催债短信。

“去他妈的网贷!“他嘶吼着,声音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

三年前,他还是985高校的优等生,怀揣创业梦想。如今,公司破产,负债百万,女友离去,父母羞于认他。催债人的威胁从电话升级到上门,昨天甚至在他家门口泼了红漆。

“死了算了...“张小白闭上眼,向前迈出一步。

失重感瞬间袭来,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奇怪的是,预想中的疼痛并未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漂浮感。

“这奴隶还活着?“

粗犷的男声伴随着一桶冰水浇在脸上,张小白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医院天花板,而是一张满是横肉的胡人脸,铜铃般的眼睛正凶狠地瞪着他。

“我...我没死?“张小白挣扎着坐起,随即被全身的疼痛击倒。他这才发现自己衣衫褴褛,手脚戴着镣铐,身处一个巨大的帐篷中,周围是数十个同样狼狈的囚徒。

“死?想得美!“胡人壮汉一脚踹在他肚子上,“阿史那大人花了十头羊买的奴隶,想死也得干够活!“

张小白蜷缩着咳嗽,大脑却飞速运转。胡人装扮、奴隶、阿史那...这不是现代,倒像是...

“现在是...哪一年?“他颤抖着问。

壮汉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武德九年六月。怎么,摔马把脑子摔坏了?“

武德九年!张小白如遭雷击。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李世民即将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而他,一个21世纪的商学院毕业生,竟然穿越到了突厥部落成了奴隶!

帐篷帘子突然被掀开,一个衣着华贵的突厥贵族大步走入。壮汉立刻跪地行礼:“阿史那大人!“

张小白抬头,对上一双鹰隼般的眼睛。这个被称为阿史那大人的男子约莫四十岁,面容刚毅,腰间配着一把镶宝石的弯刀。

“听说有个汉人奴隶醒了?“阿史那的声音低沉有力。

壮汉连忙指向张小白:“就是这个废物,运来的路上从马上摔下来昏迷三天,刚才还问现在是哪一年,怕是傻了。“

阿史那走近,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张小白:“识汉字吗?“

张小白心头一跳。在突厥部落,识字是稀缺技能。他强忍疼痛点头:“不仅识字,还懂算数、记账。“

“哦?“阿史那挑眉,“汉人的书生?“

“曾读过几年书。“张小白谨慎回答,不敢暴露太多。

阿史那突然拔出弯刀,冰冷的刀锋抵在张小白脖子上:“汉人狡猾,你如何证明自己有用?否则不如杀了省粮食。“

刀锋刺破皮肤,一丝鲜血流下。生死关头,张小白急中生智:“大人可有积压的货物?我能让它们卖出三倍价钱!“

帐篷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大笑。阿史那收刀入鞘,眼中却闪着兴趣:“好,给你十天。若做不到,就把你喂狼。“

张小白被带到一个臭气熏天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发霉的羊毛。阿史那的管家告诉他,这些是去年剩下的劣质羊毛,因为气味太重,连穷苦牧民都不愿购买。

“就这些?“张小白捏着鼻子,心里却乐开了花。在现代,他学的就是市场营销,最擅长的就是把垃圾包装成黄金卖出去。

他要求管家提供几样东西:薄荷叶、干花、红色染料,还有几个会针线的女奴。管家虽然疑惑,但碍于阿史那的命令,还是照办了。

接下来三天,张小白指挥女奴们将羊毛分成小份,用薄荷和干花熏香,再用红色染料染成深浅不一的渐变色。最后,他让女奴将处理过的羊毛编织成小巧的挂饰,上面绣上突厥风格的吉祥图案。

“这是什么鬼东西?“管家看着成品,一脸嫌弃。

“这叫'福气绒'。“张小白神秘一笑,“告诉来往商队,这是突厥贵族妇女最爱的护身符,放在帐中能驱邪避灾,保佑家宅平安。每个卖...五十文钱。“

“五十文?“管家瞪大眼睛,“这堆烂羊毛白送都没人要!“

“试试不就知道了。“张小白胸有成竹。

第五天,一支粟特商队来到部落交易。张小白让管家在集市最显眼的位置摆了个摊,铺上干净的毛毯,上面整齐摆放着“福气绒“,旁边还立了块木牌,用汉字和粟特文写着“突厥贵族秘传护身符,限量发售“。

他特意安排几个女奴在摊位前驻足挑选,做出争抢的样子。不到半天,一百个“福气绒“销售一空,甚至有人出双倍价格预定。

消息传到阿史那耳中,这位突厥贵族亲自来到仓库,看着空荡荡的货架和装满铜钱的箱子,难以置信。

“汉人,你是怎么做到的?“阿史那眯起眼。

张小白恭敬行礼:“不过是利用了人们追求稀缺和从众的心理。越是标榜'贵族专属'、'限量发售',普通人越想拥有,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阿史那虽然听不懂这些术语,但结果摆在眼前。他拍了拍张小白的肩膀:“从今天起,你不再是奴隶。做我的账房先生,月俸两贯钱。“

就这样,张小白摆脱了奴隶身份,获得了在突厥部落的第一立足点。他给自己起了个胡名“托古兹“,在突厥语中是“商人“的意思,暗中却时刻筹划着更大的计划。

张小白的名声很快传开。他不仅帮阿史那处理积压货物,还重新设计了部落的记账方式,用表格替代了原先杂乱无章的记录,使收入和支出一目了然。

三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召见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日,阿史那神色凝重地找到他:“可汗要见你。“

张小白心头一震。此时的突厥可汗是颉利,历史上正是在他统治期间,突厥与李世民的大唐爆发了著名战争。

“小人何德何能...“张小白假装惶恐。

阿史那压低声音:“有人向可汗告密,说你用巫术迷惑众人。可汗最恨巫术,你最好小心应对。“

张小白背后冒出冷汗。在迷信的古代,被指控使用巫术可是死罪!

金帐内,颉利可汗高坐在虎皮椅上,左右站着全副武装的侍卫。张小白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抬起头来,汉人。“颉利的声音如雷贯耳。

张小白缓缓抬头,第一次看清这位历史上著名的突厥可汗——浓密的胡须,锐利的眼神,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听说你能让烂羊毛卖出黄金价?“颉利把玩着一把匕首,“有人说这是巫术。“

“回可汗,不是巫术,只是...一些小技巧。“张小白额头触地。

“证明给我看。“颉利挥手,侍卫抬上一个箱子,“这里有些中原瓷器,都有瑕疵。如果你能让它们卖出好价钱,我就信你。否则...“匕首“铮“地插在张小白面前的地上。

张小白打开箱子,里面是十几件有裂纹或缺口的青瓷。他仔细检查后,心中有了主意。

“可汗,这些瓷器需要重新包装。请给我三天时间,还需要一些金粉和丝绸。“

颉利点头应允。

回到住处,张小白彻夜未眠。他将瓷器上的裂纹用金粉勾勒,变成独特的金色纹路;缺口处则用丝绸包裹,做成装饰。最后,他为每件瓷器编造了一个故事——这是中原皇帝御用工匠的试验品,因太过独特而被销毁,只有少量流落民间。

三天后,张小白带着改造后的瓷器回到金帐。颉利看到焕然一新的瓷器,眼中闪过惊讶。

“这叫'金缮'技艺,“张小白解释,“在中原,破损的器物用黄金修复,象征着接受不完美的人生哲理。这些不是残次品,而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颉利沉思片刻,突然大笑:“好个伶牙俐齿的汉人!来人,把这些'艺术品'送给波斯使者,就说是我颉利的珍贵礼物!“

波斯使者见到这些瓷器后赞不绝口,当即提出用两匹汗血宝马交换。颉利大喜,不仅赦免了张小白的“巫术“嫌疑,还赐他“巴特尔“称号,意为“智者“。

成为颉利可汗的座上宾后,张小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帐篷、仆人,甚至被允许在部落自由行动。然而,他清楚自己的处境依然危险——一个汉人在突厥部落,随时可能因为政治风向变化而丧命。

一天傍晚,张小白正在整理账本,侍卫通报有人求见。掀开帐帘的是一位蒙着面纱的突厥女子,身后跟着两个侍女。

“你就是那个汉人商人?“女子揭开面纱,露出一张精致的脸庞,约莫十八九岁年纪,杏眼樱唇,眉宇间却带着几分英气。

张小白连忙行礼:“小人托古兹,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