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驿站篇

暴雨如注。

青灰色的天幕被闪电撕开一道惨白的裂口,刹那间照亮了山道上那个孤零零的建筑——江湖驿站。这座二层木楼矗立在两州交界的鹰嘴崖下,常年接待南来北往的江湖客,今晚却显得格外冷清。

驿丞老赵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眯眼望着越来越暗的天色。雨水顺着茅草屋檐成串滴落,在他脚边汇成一个小水洼。

“这鬼天气,怕是没人来了。“他嘟囔着正要起身关门,忽然听见雨中传来马蹄声。

一匹枣红马冲破雨幕,在驿站前急停。马背上跳下个穿蓑衣的年轻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右眉上一道疤痕格外醒目。

“客官里面请!“老赵连忙迎上去,“这雨大的,快进来暖暖身子。“

年轻人点点头,从怀中摸出几枚铜钱递过去:“麻烦照料下马。“

大堂里只点着两盏油灯,光线昏暗。角落里已经坐了两个人——一个正在擦拭长剑的白衣女子,和一个抱着酒壶打瞌睡的胖和尚。

年轻人选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解下腰间长刀放在桌上。刀鞘乌黑,没有任何装饰,却隐隐透着一股寒气。

白衣女子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在那把刀上停留片刻,又低头继续擦剑。她的剑很特别,剑身细长,靠近剑柄处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

门又被推开,这次进来三个人。领头的是个锦衣公子,手持一柄白玉为骨的折扇,虽然淋了雨却丝毫不显狼狈。身后跟着两个随从,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一个提着灯笼的少女。

“这地方真是简陋。“锦衣公子皱眉打量着四周,“不过总比淋雨强。掌柜的,把你们最好的酒菜上来。“

老赵赔着笑:“公子见谅,小店只有些家常菜,酒倒是自酿的米酒,还算醇厚。“

锦衣公子哼了一声,选了中央的大桌坐下。他的目光扫过大堂,在看到白衣女子时明显亮了一下,又在看到角落的胖和尚时露出嫌恶的表情。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屋顶的茅草,发出密集的声响。忽然,一阵狂风猛地吹开窗户,油灯剧烈摇晃,几乎要熄灭。

就在这明暗交替的瞬间,大门再次打开。

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站在门口,雨水顺着面具的纹路流下,在烛光中泛着诡异的光泽。他全身裹在黑色斗篷里,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冰冷得不像活人。

大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擦拭长剑的白衣女子手指微微收紧,年轻人不动声色地将手搭在了刀柄上,连一直打瞌睡的胖和尚也睁开了眼睛。

“客...客官...“老赵的声音有些发抖。

面具人没有答话,径自走到最角落的阴影里坐下。他的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锦衣公子皱了皱眉,正要说话,他身后的老者突然低声道:“公子,此人身上有血腥气。“

仿佛是为了印证老者的话,面具人坐下时,斗篷下摆掀起一角,露出靴子上暗红色的痕迹。

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大堂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只有雨声依旧。

白衣女子率先打破了沉默:“这位朋友,雨天赶路辛苦,不如一起喝杯酒暖暖身子?“她的声音清冷,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力量。

面具人缓缓抬头,青铜面具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不必。“

锦衣公子摇着扇子笑道:“姑娘何必热脸贴冷屁股?这位兄台既然不愿交际,我们也不必强求。“他转向白衣女子,“在下青州柳明澜,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白梅。“女子简短地回答,目光仍停留在面具人身上。

柳明澜不以为忤,继续道:“原来是'寒梅剑'白女侠,久仰大名。这位是我的随从,孙大夫和小翠。“

擦拭长剑的白梅微微点头,算是回应。她看起来二十出头,眉眼如画,却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冽气息。

“阿弥陀佛。“胖和尚突然开口,声音洪亮如钟,“贫僧慧觉,见过各位施主。“他看起来四十多岁,圆脸大耳,袈裟上沾满油渍,却有一双异常清明的眼睛。

坐在窗边的年轻人这时才开口:“燕七。“只说了两个字,又恢复了沉默。

柳明澜挑了挑眉:“'无影刀'燕七?听说你去年单挑了黑风寨三十六个山贼,没想到这么年轻。“

燕七没有回应,只是看着窗外。雨幕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移动。

老赵端着酒菜出来,打破了短暂的尴尬:“各位客官慢用,楼上已经收拾好了房间。“

就在这时,大门被猛地撞开。一个浑身是血的汉子跌跌撞撞冲进来,扑倒在地。他背上插着三支箭,鲜血在地板上迅速漫开。

“救...救命...“汉子抬起头,脸上满是惊恐,“他们...来了...“

孙大夫立刻上前查看伤势,脸色骤变:“箭上有毒!“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阵诡异的笑声,像是很多人同时在笑,却又整齐得如同一个人。

慧觉和尚猛地站起来,酒意全无:“鬼影宗!“

几乎同时,数支箭矢破窗而入,深深钉在墙壁和柱子上。箭头发黑,显然淬了剧毒。

燕七的长刀已然出鞘,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击落两支射向他的箭。白梅的剑也如游龙般舞动,将飞来的箭矢一一格挡。

“所有人退后!“柳明澜收起折扇,从袖中甩出三枚铜钱,精准地击中三支飞箭。

面具人依然坐在角落,奇怪的是,没有一支箭射向他所在的位置。

受伤的汉子突然抓住孙大夫的手:“秘...秘卷...不能让他们...“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外面的笑声越来越近,夹杂着金属碰撞的声音。老赵吓得瘫坐在地:“完了完了,我这小店要完了...“

慧觉和尚大步走向门口:“贫僧去会会这些魑魅魍魉!“

“且慢。“一直沉默的面具人突然开口,“来的是鬼影七煞,单独出去必死无疑。“

他的声音沙哑低沉,像是很久没有说过话。随着他的话音,驿站四周出现了数十个黑影,他们穿着紧身黑衣,脸上戴着惨白的面具,动作整齐划一,如同鬼魅。

柳明澜脸色变了:“真是鬼影宗!他们不是二十年前就被剿灭了吗?“

面具人站起身,斗篷无风自动:“当年逃了几个。“他走向门口,“想活命就一起出手。“

燕七已经站在门边,刀尖滴着雨水:“他们为什么追杀那个人?“

“因为他身上有《山河秘卷》的线索。“面具人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把细如牛毛的银针。

白梅眼神一凛:“传说中的王朝秘宝?“

没时间多说了。第一个鬼影杀手已经破窗而入,手中双刀直取慧觉咽喉。和尚大喝一声,一掌拍出,竟有风雷之声,将那杀手震退数步。

战斗瞬间爆发。七名鬼影杀手同时攻入驿站,他们的招式诡异,身形飘忽,确实如同鬼影般难以捉摸。

燕七的刀法简洁狠辣,每一刀都直奔要害;白梅的剑法则轻盈灵动,剑尖那朵梅花在战斗中时隐时现,美丽而致命。柳明澜的折扇开合间,暗器如雨般射出;慧觉和尚则赤手空拳,但每一掌都势大力沉。

最令人惊讶的是面具人。他的银针细如发丝,却精准地刺入鬼影杀手的穴位,中针者立刻倒地抽搐。孙大夫和小翠也没闲着,一个用银针协助攻击,一个则灵活地在大堂中穿梭,用灯笼干扰敌人视线。

然而鬼影杀手实在太多,众人渐渐力不从心。燕七手臂被划出一道伤口,鲜血顺着手腕流到刀柄;白梅的衣袖被削去一角;柳明澜的锦衣也被划破数处。

“退到二楼!“面具人突然喊道,同时洒出一把银针,暂时逼退敌人。

众人迅速退上狭窄的楼梯。慧觉和尚最后一个上来,用内力震断了楼梯。

“这挡不了多久。“柳明澜喘着气说,“他们很快就能跳上来。“

面具人转向老赵:“驿站有后门吗?“

老赵脸色苍白:“有...有个地窖通往后山...“

“带路。“

就在鬼影杀手们准备跃上二楼时,面具人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砸向大堂中央。瓶子碎裂,释放出一团绿色烟雾,迅速弥漫整个一层。

“走!“他低喝一声,众人跟着老赵向厨房跑去。

穿过堆满杂物的厨房,老赵移开一个柜子,露出地窖入口。众人鱼贯而入,最后的面具人又撒了一把银针在入口处,才盖上地窖门。

地窖里漆黑一片,只有小翠的灯笼发出微弱的光。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酒和腌菜的味道。

“这通向哪里?“白梅问,声音在地窖中回荡。

“后山有个猎户小屋,“老赵回答,“平时用来存放皮毛的。“

众人沉默地前行,只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和脚步声。燕七走在最后,刀始终握在手中。

走了约莫一刻钟,前方出现微弱的光亮。爬出地窖出口,果然是一座简陋的木屋,外面雨已经小了,但天色完全暗了下来。

柳明澜检查了一下四周,确认安全后回到屋内:“现在,谁能告诉我《山河秘卷》是怎么回事?那个死人说的是什么线索?“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面具人。他站在窗边,青铜面具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秘卷记载着大晟龙脉所在和前朝遗留的宝藏,“他的声音依然平静,“得到它的人,可以动摇国本。“

慧觉和尚皱眉:“这种祸国之物,不该现世。“

“但它已经现世了,“白梅冷冷地说,“而且鬼影宗显然在追查它。“

燕七突然开口:“你为什么知道这么多?“他的刀尖微微抬起,指向面具人。

面具人沉默片刻,缓缓摘下了青铜面具。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面具下的脸布满纵横交错的伤疤,几乎没有一寸完好的皮肤,只有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

“因为我曾是鬼影宗的人,“他平静地说,“二十年前那场围剿,我是唯一活下来的叛徒。“

雨后的山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月光透过云层,照在这七个被迫同行的江湖人身上。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各自的目的,却因为一个古老的秘密被绑在了一起。

《山河秘卷》的传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