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三界中什么河水最为神秘,除了那天河外那就数这名为忘川的河水了。
忘川河所蕴煞气极重,在这地府尚未成型之前便已然存世。
其河水呈血黄色。若是临近,可以从中嗅到一股淡淡的腥味,隐约间还能听闻其河水内传出的阵阵哀嚎。
无人知晓此河是从何而来,又将流往何处。
而在这忘川河畔,每间隔数百里便有一座横跨彼岸的巨大桥梁,桥梁的具体数量无从得知,只知它们都有着一个统一的名字,名曰:奈何。
同样,在每座桥梁的底部都站着一名煮着汤水的女人,她们虽然年龄不一,但都做着相同的事。
她们会给每一个登桥的游魂递上一碗汤,并且目睹着他们咽下。
这些女人们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呼,世人称其曰:梦婆。
……
此时,楚清秋像往常一般将手中的汤碗递出,并看着面前的游魂将其一饮而尽。
对于顷刻间变得呆滞无神的游魂,她缓缓收起汤碗。
目送着游魂遵循本能登上桥后,她不禁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杆。
“看来最近你累的不轻啊。”
随着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楚清秋身子微顿,即便不用回头她也知晓来人是谁。
就见她面色如常道:“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在她的身后,常吟风一脸笑意的走来。
“看你这话说的,专程来看看老友也不行?”
楚清秋将额前垂下的一缕发丝拢到耳后,问道:“不说这个了,你呢?首次回阳引渡的怎么样?”
“不怎么样,好好的引渡最后却演变成了拘魂。”说着,常吟风下意识的揉了揉鼻子。
“这样吗?感觉还挺有意思。其实我挺羡慕你们的。”
说着,楚清秋眼帘低垂,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跟你们阴差相比,我们梦婆反倒更像是被囚禁的犯人……”
常吟风抿了抿嘴,略微侧过头:“同在地府之中,又有谁不是呢?地书之下,你我所行之事,皆身不由己。”
“也是,那你能和我说说,这重返人间的感觉如何吗?”
“阳间啊……其实与这阴府本质上差别不大。也可能是我在这无间地狱待的久了,使得感官上也麻木了很多。”
他撒谎了,出于善意。
相较此地,人间处处无不美好。
可也正因如此,他才不想看到眼前的好友会为此失落。
二人虽同为阴府办事,但阴差好歹还能因引渡游魂去往人间,而梦婆却不行。
她们要做的便是无时无刻的守在自己所负责的奈何桥前,一次又一次的让前来登桥的游魂饮下汤水。
可以说,她们这群人自从被地书选中作为梦婆后,便意味着失去了自由。
可惜,常吟风的话语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安慰。
“即便如此,我也好想好想再回人间看一眼。”
看着眼前失意的女人,常吟风抬手拍了拍她的肩头。
“一定会的。阴府初立不过才五千年。那地书上的法则至今也并未完善,你要做的便是等待。直到那天真的来临,我常吟风愿陪你去人间一观。”
看着他如此笃定的模样,楚清秋莞尔一笑。
“那就借你吉言咯,你方才所说的我可都记下了。这样吧,我盛碗汤给你尝尝,就算是答谢。你觉得如何?”
看着汤锅里那涌动的白色汤汁,常吟风嘴角微微抽动。
说不好奇汤的味道那是假的,可奈何其功效,除了登桥轮回的游魂外怕是无人愿一试。
一碗梦婆汤,忘却今生一切事。
一旦饮下,三界之中无一生灵可免。
“这个就算了吧,你这汤一看就美味无比,此等神物断然不是我这小小阴差所能染指的。”
眼见他一脸拒绝的模样,楚清秋顿时玩心大起,当即就盛了碗汤端在手中。
“哎呀,咱们这交情一碗汤又算得了什么,我这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放心喝就是。”
常吟风见她脸上浮现出的诡异笑容,连连摆手并后退数步:“那什么,我还有事,下次,下次。”
说罢,他转身便化作一团黑雾就此远遁。
回想常吟风那唯恐避之不及的滑稽模样,楚清秋会心一笑,心中的失落也因此事而消散了不少。
不多时,随着又一位登桥的游魂走来,她收敛起笑意,再一次熟练的将手中汤水递过。
奈何桥下叹奈何,忘川河畔忘相思。
一碗汤,忘此生,如梦幻泡影,大梦一场。
所行之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遥遥无期。
……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
转瞬间便是过去了三百年。
在这三百年里,由于人族之间战争不断,使得这诺大的地府也是为此忙得不可开交。
哪怕地府阴差众多,也架不住那人间的亿万生灵。
这不,刚引渡完一批游魂的常吟风,此时正惬意的躺在彼岸花海中小憩。
然而,就在其静静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时,他腰间的玉牌却是突然散发出阵阵光芒。
此玉牌又叫做生死牌,凭此物可出入阴阳两界。
凡是地府阴差,人手皆有一块。
可别小看了这块玉牌,在这其中可是蕴藏了一丝人书之力。
每当需要他们回阳引渡拘魂时,玉牌便会将此行种种信息通过神识告知。
看着手里的玉牌,常吟风的脸上闪过一丝厌烦,但最终还是将其贴在了脑门。
刹那间,一股暖流便透过玉牌渗入了他的识海。
可紧接着,他便觉察到不对。
往常玉牌所传仅仅只有一道拘魂令,可这次除了拘魂外为何还有着另外一道信息?
将玉牌所传内容彻底理解后,常吟风猛地睁开双眼,面容满是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时,一道破风声响起,秋无际的身形突兀的出现在他的身前。
“你来的还真是时候。”
秋无际微微皱眉,道:“消息收到了?”
常吟风点了点头:“天书隐匿了那么久终于是现世了,可是为何会选在此时,而且偏偏是落在那阐教手中?”
据传闻,三书乃是在开天之初时应运而生。
此三书分别为:
地书——山海经。
人书——生死簿。
以及那刚现世的天书——封神榜。
秋无际当即白了他一眼,调侃道:“那些圣人们都没你想的多,你还操心上了。”
常吟风却是皱眉怨声道:“你想啊,天书现世,那这人间必然会有场大劫。到时生灵涂炭,最后遭罪的还不是我们这些阴差。”
对此,秋无际颇为赞同。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你能不能先起来,那天书的事还轮不到咱们操心,眼下我们该去阳间办事了。”
“是是是,你不说我都忘了还有拘魂一事。让我想想啊,方才那拘魂令里是怎么说的来着?”
秋无际无奈的叹了口气:“你快别想了。此行朝歌路远,赶紧动身才是正事。”
他已经懒得再与其废话,当即便使出了腾云之法,转身便向着鬼门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常吟风对此也是赶忙化作一团黑雾追去。
只是临行之前他还不忘感慨一声。
“都一同共事了三百年,还是这般急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