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立志学医

第1章 立志学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是不是自己生的要什么紧呢?我不是现在的爸生的,我女儿也不是我生的!”听完马成功和钱小琴讲的故事,王新建同学笑着说道:

王大狗是我的伯父,王二狗是我的生父,王小妹是我的姑姑。因为家里穷,父亲、姑姑和人家做的换亲。我还有个叔叔叫王三狗,也就是我现在的爸爸。

我出生前生父就去世了,妈妈后来又嫁给了叔叔。

王三狗对我很好,我小时候以为他是爸爸,长大后才知道他是叔叔,但我还是叫他爸爸,后文中的爸爸也是指的他。

我从小多病,很多时候是在姥姥家生活。大舅何志刚与我姑姑结的婚,所以也可以叫他姑父。

我和舅舅一家都很亲,他们也常常逗我玩。我的头发都是大舅帮我理,他常给我推光头,说是凉快,其实是他图省事。

姥爷是个很严肃的人,规矩很多。比如蹲下时不能叉开腿,吃饭时不能把筷子插在碗中,吃饭中途不能上厕所......这些规矩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现在我都不自觉地遵守着。

因为小姨不同意为二舅换亲,还跟一位外地人走了,姥爷觉得没脸见人,有一天夜里上吊自杀了。

姥爷去世时,我上小学二年级,因为年纪小,并不感到悲伤,反而觉得人多好玩。

外公的丧事办完了,想不到大舅和我妈竟然商量起了分摊费用的事。

"总共花了一千块,咱们平摊吧。"大舅说。

"为什么平摊?你是儿子,父亲都是跟你过的,年轻时也一直帮你干活。"妈妈争辩道。

“可是父母生了我们兄妹四个,老二没成家就算了,小妹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你也是有家有子的人,怎么能一毛不拔呢?”

回家以后,妈妈砰地一声关上房门,我在外面听到她的哭声。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冲出来,双眼红肿,脸上满是愤怒。

我从来没见过妈妈这么生气,她通常都是通情达理的。看着她在堂屋里踱来踱去,拳头紧紧地攥着,我不禁有些心疼。

后来我到舅舅家去,我跟大舅说:“妈妈为了你才嫁给爸爸,爸爸死后又嫁给叔叔,妈妈为了你付出了一生的幸福,你还和她计较几百块钱?我爷爷去世你花了多少?”因为换亲,我爷爷就是大舅的岳父。

大舅十分难为情,答应以后不提了。

就这样,一场可能会伤及亲情的争吵被我化解了,大家都夸我懂事。

姥姥瘦小精干,一直有哮喘病,到了冬天犹为严重,咳得喘不上气来,临终前在床上躺了几天,大舅要找大夫治,姥姥坚决不让,还说自己八十多了,到了该走的时候了。大舅问她想吃什么,她想了半天说想吃西瓜,可那时正是冬天,哪里去买西瓜呢?这成了老人家最后的遗憾。

姥姥去世,大舅再也没有提过与妈妈分摊费用的事。

以后我就很少到舅舅家去了。

我的爸爸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那几亩农田里,他总是在酷暑天扛着锄头去花生、玉米地里除草,闲暇时还要摆弄菜园子去集市上卖菜来维持一家的生计。

在寒冬腊月不用种地的时候,爸爸就会用夏天储藏好的树枝和蒲条编篓子筐子帘子用来换取一家人的过年钱。

毫不夸张地说我爸爸是我所知道的最勤劳最能干最聪明最善良最心灵手巧的人,可即使是这样,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穷。

我爸爸最终死于肺癌,断断续续咳嗽了很多年,最后一咳一口血的程度才去医院检查治疗,检查出来即癌症晚期,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又赶上给我弟弟盖房子,爸爸为了给家里省钱,为了不拖累子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治疗,回家等死。

爸爸受了一辈子苦,挨了一辈子穷,一生都在为家庭操劳忙碌,从没过上什么好日子,还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绝望,这是我们一家人一生的憾事,也是我的妈妈每次提起就会流泪的痛处。

爸爸去世的时候我还很小,那会儿的我并不理解生命,也不能知道生活到底有多残酷。

后来我立志要当个医生!高考时终于考上了南通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WX市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