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巧取豪夺

对于王氏来说,她如今最看重的是能够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陈石那个怪胎,愿意放这个仇人的儿子一条生路。

更别说,她如今需要的是一个愿意养大王老爷儿子的人,哪有这样的冤大头啊!

“有财家的,有什么想法你就说,难不成我们忘记这么多男人还活着,还能让你被外人欺负了不成?”

王氏还在犹豫,那王家宿老却等不下去了。

这种老一辈宿老,向来都喜欢倚老卖老,仗着自己的在族中的话语权,对年轻族人指手画脚。

当然,也有持身正的,他们的多管闲事的确是维持了家族中的有限公正。

但是无论如何,很多年轻人对他们都是抱有一些想法的。

王家这个宿老也是向来骄横惯了,眼见一介妾室出身的女流竟然敢在自己面前捏架子,顿时不高兴了。

怎么,一个族谱都还没上的妇人,难不成真以为叫上你几声王夫人,你就是明媒正娶的了?

“这……太爷,实在是事关体大,奴家一时心中慌乱,无法做出决定,可否稍缓一段时日,待奴家深思熟虑后再行抉择?”

前有豺狼后有猛虎,王氏又能怎么办?只能是使出拖字诀。

“不行,必须今天给出答复。”

宿老眼见这妇人如此不识大体,竟然胆敢污泥自己,更是心中大怒。

“这有什么难以抉择的?难不成在你的心中,这些外人还要比我们王家人可靠不成?”

如果陈石在此,他当然能搞清楚这就是封建族权对女性的压迫。

但是哪怕他不在此,压迫过甚就要招致反噬的道理仍然是共通的。

如今这么多人看着,这老家伙就已经明目张胆的欺负人,要是等到事后成了家族内部事务,哪里还有他们母子的活路?

“太爷容禀,老爷生前的确说过,尹都头和他情同兄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径直去县城寻宋押司和二位都头。”

王氏说这话倒也不全是假话,只能说是部分真实。

王老爷活着的时候,的确经常炫耀自己在县城的人脉,大致就是“那谁谁谁是我哥们儿”“有什么事情我递一句话,那谁谁谁就得进去”之类。

说白了,就是男人在床底之间辛劳之后吹牛逼罢了。

但是,这些话在这个场合说出来,那个影响力可就不一样了。

这近乎等于明说了,王老爷对自己那些族人信不过,而这个事儿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面却并不是什么秘密。

除非王老爷亲自从棺材里面爬起来,告诉大家自己那都是开玩笑的,实际上还是王家人最可靠,否则无法证实王氏在说谎。

难不成,王老太爷还能舔着脸说,王老爷和王氏说这话的时候他在跟前,知道王氏这是在说谎?

宋河舔着一张白脸,嘿嘿一笑,对着王老太爷点了点头。

“老太爷,看来王兄的确有所嘱托,也不是我们兄弟非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当然,如果王兄遗孀遗孤真有什么难处,我们兄弟在县城鞭长莫及,还是要麻烦宗族诸位多帮衬!”

当王老太爷把事情的决定权压给王氏这个妇人的时候,宋押司便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八成。

都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但是在深闺后院中谨小慎微还能生个儿子的妇人又怎能算不清这笔账?

他们这些外人还有乡间舆论和虎视眈眈的宗族盯着,可以赌一把他们不敢做的太过分。

尤其是宋押司这么大的名声,虽然也有吹出来的成分,但是无论如何也得顾忌一下脸面。

真把人家王老爷的家财吞了下去,留他们孤儿寡母一条活路又怎么了?

但是宗族可就不好说了,族法真要杀人的时候,外人一般情况是问都不能问的。

腹黑的宋押司还故意恶心王老太爷,邀请宗族一起照顾。

“哼!”王老太爷黑着脸冷哼一声,留下一句“你好自为之”转身就走。

不走还能怎么办?真的要大闹灵堂吗?

还是说,还真等人家宋押司把肉吃完了家族去接受那一对母子?

“如此,我们母子以后就仰仗宋押司和二位都头了!”

眼见双方已经争出了胜负,王氏赶紧起身,抱着孩子向宋河三人行礼。

毕竟,以后他们母子能不能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要仰仗人家了。

“妇人不用多虑,这乡间穷山恶水,刁民满地,地痞流氓更是数不胜数,你们孤儿寡母生存在此多有不便。”

“我们兄弟已经在县里为你备了一间小院,待丧事过后,可径直前往居住。”

无论如何,宋河能有好名声,在吃相方面还是相对比较好看的,至少在明面上让人说不出话来。

“这……押司好意,只是我儿还要为我家老爷守孝……”

王氏当然是千万个愿意,这两天里面窥视他们母子的地痞闲汉还少吗?

要不是巡夜队还算规矩,他们母子早就遭了毒手。

“嗳,嫂夫人此言差矣,想必对我那兄弟来说,保留这一丝香火要比守孝重要的多吧?”

尹荣尹都头听了半天,他也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待王氏母子进了县城,王老爷家的产业不就是归他们代管了吗?

事后再和押司哥哥操作一番,那几百亩良田就不姓王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夫人节哀,我们先行告退!”

王氏的退路已断,宋河也不再和这个妇人绕弯子,直接做了决定。

和王老太爷一样,宋押司其实也没把这么个妇人放在眼里。

一个深闺妾室,就算是有几分小聪明,难不成还能翻了天不成。

-----------------

大局已定的宋押司自顾自带着两位都头走出王老爷的宅院,就要离开庄子时,却在庄中见到一个雄壮大汉经过。

“想不到这穷山僻壤,还有此等英雄人物!”

虽然宋押司时常以文官自居,但是作为一个黑白两道交游甚广的人物,谁是花架子,谁是真本事他还是能揣度一二的。

“这汉子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