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极东冠军王:三韩倭奴琉球之主

高台上,穆正清看着面前圣旨上那清晰无比的墨迹,又看看台下彻底失控的场面,以及全球发疯的网络,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这……这局面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和理解范围!

而始作俑者白启,依旧安静地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同样的震惊和茫然,虽然他的天仙境智商已经让他猜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但这种时候……

还是装傻充楞的比较好!

这场旨在‘重见天日’的移交仪式,以一种谁也无法预料、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逆转,引爆了全球!

历史的回响,以最震撼的方式,狠狠抽在了某些跳梁小丑的脸上!

几乎同时,木奉国,首城大学历史系演播室。

卷毛教授朴得焕正对着镜头,唾沫横飞,他那标志性的卷发随着激动的演讲而颤动:

“……所以,历史真相不容混淆!木奉国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而悠久的连续性,是整个东方的起源,是整个东方的宗主!这是无法辩驳的真理!我们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都清晰表明……”

他正陶醉在自己拨乱反正的演讲中,拼命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突然,他面前的提词器屏幕被疯狂的弹幕彻底淹没。

他的助理也脸色煞白地冲他疯狂打手势,指向旁边一台播放紧急新闻的显示器。

朴得焕不耐烦地瞥了一眼,屏幕上正好是穆正清宣读圣旨的高清画面,以及那行清晰到刺眼的文字:

“册封为“极东冠军王”,开府建牙,总督三韩、倭奴、琉球等极东诸藩一切军民事务……”

“三韩”二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视网膜上!

“噗——!”朴得焕教授一口茶水直接喷在了昂贵的摄像镜头上!

他那精心打理的卷毛瞬间炸开,像是被雷劈过,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变得惨白如纸,紧接着又涌上羞愤欲绝的猪肝红!

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眼珠子瞪得几乎要掉出来,手指颤抖地指着屏幕,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刚才还在大言不惭地宣称木奉国的“独特悠久”和“东方宗主”,结果两千年前的东大圣旨直接点名“三韩”,还将其划归为需要“总督”的藩属!

这脸打得又快又狠,直接抽在了他的学术根基和民族自尊心上!

“不可能!伪造!这是无耻的……”

他失态地尖叫起来,但声音却被直播间里彻底疯狂的弹幕所淹没:

“哈哈哈哈!卷毛朴!快看你的‘独特悠久’!”

“三韩冠军王在此!朴狗毛还不速速行礼?”

“历史真相?圣旨就是真相!脸疼吗?”

“学术小丑!滚出历史界!”

朴得焕看着满屏的嘲讽和辱骂,巨大的羞辱感和恐惧让他眼前一黑,‘噗’的喷出口血,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最终,画面在朴得焕教授无声的抽搐和助理的慌乱惊叫声中,狼狈地变成了黑屏。

《卷毛教授直播喷水》《三韩王爷打脸实录》瞬间成为木奉国乃至国际网络最热门的嘲讽梗!

几乎在朴得焕教授直播事故的同时,另一则重量级消息很快跟上,如同惊雷般炸响!

世界遗产委员会官方发布紧急声明:

“针对近日引发全球关注的重大考古发现——秦始皇传国玉玺钤印真迹圣旨(含具体册封内容)——及其所揭示的深远历史意义,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重视并郑重声明:”

“第一,委员会对这份圣旨的真实性及其所承载的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充分的认可!该发现为东亚乃至世界历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坚实的物证基础!”

“第二,基于此重大发现所厘清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归属关系,委员会立即启动对涉及圣旨中所提及的‘三韩’、‘倭奴’、‘琉球’等区域所有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或正在申报的项目的进行全面复核程序!复核将严格依据历史真实性、文化根源性和申报程序的严谨性最高标准进行!”

“第三,即刻起,暂停受理所有来自上述争议地区的新遗产申报项目,直至复核完成并得出明确结论!”

“委员会重申并坚定捍卫《世界遗产公约》的核心精神:世界遗产的认定必须基于无可辩驳的历史真实与文化本源!我们绝不容忍任何基于政治目的或扭曲历史事实的申报行为!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本次复核,旨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这份措辞强硬、立场鲜明、行动迅速的声明,无异于在世界舆论因圣旨事件沸腾之际,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它直接呼应了圣旨内容,以最高国际权威组织的名义,对木奉国及其文化历史主张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打击!

意味着他们之前可能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的世遗光环,以及未来觊觎的项目,瞬间变得摇摇欲坠!

为了彻底平息争议,主要是平息国际社会对‘册封内容’的震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多国顶级考古、材料、文字学专家组成的联合鉴定团如期抵达,对圣旨进行了最严苛的检验。

检验结果毫无悬念:

帛料、印泥、印鉴:确凿无疑为秦末汉初真品!传国玉玺印鉴真实性得到终极背书!

文字墨迹:古老成分,书写工具符合时代,墨迹渗透状态显示其书写年代与帛料一致,非后世添加。

唯一引起巨大讨论的是圣旨内容本身——

面对这份明确册封【白启】为“极东冠军王”的、来自两千年前的任命书,鉴定团内的历史学家们面面相觑,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框架。

就在全球都等着一个玄幻解释时,东大的一位资深历史学家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镜头,给出了一个严谨而合理的科学解释:

“经过我们最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历史背景研究,这份圣旨的内容,确实记载了当时汉廷对极东藩属地区的一次重要人事任命。其行文格式、用词、册封内容,均符合汉代对重要藩属地区的治理模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屏息的记者,继续说道:

“至于受封者名为‘白启’和我们的护宝人同名同姓……这只能是一个惊人的巧合。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位被册封的‘白启’,是护宝人‘白启先生’两千多年前的先祖,可能是因其在当地的功绩或特殊身份,而被汉廷委以重任,他与自己不知多少辈的后代白启先生,仅仅是一个跨越两千年的、美丽的、充满历史巧合的名字重叠。”

“这并非神话,而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惊叹的偶然。这份圣旨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东大中央政权在当时对极东诸藩行使有效管辖的历史事实,以及传国玉玺的真实传承。至于名字的重合,就让它作为一个有趣的历史注脚吧。”

这个解释,虽然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巧合感,但在最严谨的科学鉴定背书下,结合历史同名的可能性,成为了最容易被各方接受的官方答案。

那份册封的具体内容,其震撼性被巧妙地引导向了历史事实本身,而非那个与现代人重合的名字。

风暴渐渐平息。圣旨被国家博物馆永久珍藏,成为镇馆之宝。木奉国和朴得焕之流沦为全球笑柄,丢人丢到了全世界。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复核大刀阔斧地砍向了一些争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