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认世

我们对于世界的第一认知决定了我们怎样看待世界。

陈晴卧于芳草之间,只见山溪淙淙而下,泠泠如冰弦轻拨,水音清冽,又似远处笙箫低吟。水底石色黢黑,苔痕却青翠如篆,悄然蹑足而上。溪边枯松嶙峋,瘦骨盘曲如篆字古拙之形,历尽霜寒犹自孤峭;每有山风过隙,松涛便似在青冥中铺开一轴古卷,簌簌作声,字字皆苍劲。

几只青鸟从深谷中飞起,它们的鸣啼却是青色的,在石壁间回环碰撞,似乎将石头也染成青碧了。白鹭一羽,倏忽掠过水面,刺破了倒映的云影,又匆匆逸入更远的苍翠中去。水底的鱼群翕忽来去,宛若水底飘零的落花。忽然远处传来一声猿啼,尖利如撕帛,旋即又被万山空寂吞没,只余下回声丝丝缕缕,袅袅不绝于耳。

如果不是其人身负重伤,浑身疼痛,这里倒不失于寄情山水的好去处。

茅屋门口,那名姓柳的书生手中捧卷苦读不辍。

陈晴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天了,这期间他的伤势几乎好了,小半,那名救他的书生自称姓柳,姓名却不愿意与他说,陈晴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为人知,所以其人没有多问,因为被书生所救,想着让对方尽全工以成己恩,所以心安理得受了对方的照顾。

陈晴静静看着蔚蓝天空,他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当然还是因为他甫一来到此处便被柳姓书生所救的缘故,尽管重伤之躯疼痛难忍,此处山水确实能够养人。

“什么感觉?”

陈晴起身一愣,指指自己见对方点头,于是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你们那方小天地可有此番美景。”

远处苍草依然,飞鸟尽高,陈晴不知如何作答于是闭口不语。

“你身上那股气息太重。”

柳辞感受了一下青年身上伤痕里的那些皇道龙威,继续说道:“我为你治伤这么多天都还未能完全愈合,虽然我未曾动用真元只以凡人手段为你医治,但出手伤你之人可见一斑,今日能说说了么?”

陈晴想了想,没有回答却先问了个问题:“先生都知道些什么。”

柳辞沉默片刻,道出了那段如今道界人尽皆知的事:“北域上清宗前代掌教太一真人飞升,那番盛景自然引世间无数人关注,我也不例外,传闻他飞升之后空间障壁被破开一条空间裂缝,其间自成天地,大过许多有名须弥界,且大修行者神识入内神游,发现许多仙器法宝遗落其中,无数人往北域而行探宝,你与此时此刻出现,身上没有妖气修罗血煞气蛮气等诸多杂气,相比只会是那个世界来得,且,你一身伤痕好似只是被些许余波震荡便受到如此重伤,又从空间裂缝中掉出,更重要的是。”

柳辞说到此处再次一顿,古怪看了眼专注的陈晴,继续说道:“你初来那身装扮实在扎眼。”

陈晴想想自己那套紫色的睡衣,不由自嘲一笑,说道:“看来真是如此了。”

陈晴将这几天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当然他也一知半解还在懵懂之中就是了。

但柳辞又是何等样人,瞬息之间便猜出了大概不由感叹:“如今看来,太一真人到真是做了件恶事,北域大梁诸子夺嫡事也确有其事。”

一话及此,柳姓书生淡然一笑,看着陈晴那张略显苍白却又十分干净的脸,说道:“这几天你什么都未曾问我,凡事也尽以礼相待,受我救治却坦然受之,便是连句感激之语都无却是为何啊?”

陈晴想也不想说道:“不问是看出了先生或是高人什么的,受您所救自然感激,但想我一初到这方世界寻亲之人,若有感恩之心也只该放在心里日后报之才是。”

柳辞摆手摇头,说道:“也不必什么日后了,三天来我观你言行并非不知感恩之人,所以你若想报恩便就在今日吧。”

陈晴肃穆以对,郑重相问。

“还请示下。”

柳辞自顾走到陈晴身边坐下。

“说不上示下吧,我时日无所,不知道大道是否有望更进一步,唯独还有许多杂事需要处理,所以。”

不等对方说完,陈晴便激动的打断道:“所以您想传我神功,护住您的妻儿?还是说有仇敌没有收拾,想我日后成大事为您完成此业?”

柳辞古怪看着少年,直到对方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这才继续说道:“所以,希望你入我门下,也就是,拜我为师。”

“您是谁?”

“槐园书生柳辞柳季元。”

“除此之外呢?”

“槐园山主。”

“您是否见我不天赋高绝,有意收我做亲传弟子?”

柳辞颔首并未言语。

“果然够老套。”

不理会对方些许错愕陈晴再度出言:“前辈您是否隐世高人?”

柳辞再度错愕不解。

“算是吧,毕竟别人也如此说。”

“您现在是什么境界?”

所谓境界,书上说的五花八门,不过说来当今道界公认的这还是道界前景朝勘定的那个版本:

「修行者初有灵感,所谓灵感乍现,有意无意将那丝灵感抓住,继而开始吸引周围看得见看不见的灵气入体,如此可称「初境」

然后便是把体内灵气通过周身气穴循环,最终得到初始的真元,是为「练灵」

引真元于人体之内基台之上聚而成实,是为「元丸」。

元丸之后神识需要进一步扩张以达到控制入微,于是修行者第一次尝试用真元勾神识,是为「神游」。

而所谓斩衰,便是指人的顶上三花传闻三花曾是远古修士一身修为所在,只不过后来会化作三尸不受本体所控,所以被改为三衰,故也称为斩三衰。

之后的抱神啊,通天无穹什么的典籍上便没有详载了。

不过那些都是真正的大神通者,向来一心苦修,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告诉别人境界体悟之上,非只如此,那些真正大修行者往往也就越少一次闭关就是以甲子十年之类的为单位,所以越高深的境界越艰涩,人也就越少。

“你想我是什么境界?”

陈晴想想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最终开口说出了一个保守的答案:

“有抱神足矣。”

“若我告诉你我是通天呢?”

“那自然最好。”

柳辞不觉这番问答奇怪,天外来客自有不凡,他摆手一笑继续说道:“说到底我不能出手帮你行事,何来最好一说。”

陈晴起身看着远方湛蓝的天空,还有山下那间不起眼的书院,沉默片刻,叹声说道:“中国有一句古话。”

柳辞颔首等待下文。

“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

“你似乎已经猜到我要你做什么了?”

陈晴没有回答指着自己问道:“我是谁?”

柳辞一脸好笑:

“天外来客,陈晴。”

陈晴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您知道的那些又太肤浅了,我是个凡人,是个在您看来您闭关之后能托大事的人所以。”

他转身面对柳辞郑重却又胡乱行了一礼。

“所以您是我的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