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海鲜商人

方回回到方家村,这会儿刚好是村民从生产队下工回家吃饭休息的时间点。

他径直来到了老村长方建军家里。

“咚咚咚,叔。”

方建军正在洗手,“谁啊。”

“我,方回啊。”

“小回啊,快进来。”方建军黝黑的脸颊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方回进了院子,从口袋掏出大前门,抽出一根递了过去。

“呦,这是好东西啊。”方建军把手在衣角狠狠用力擦了擦,才从方回手里接过大前门。

方回掏出洋火,要给方建军点烟。

方建军连连摆手,“别,别,这香烟我得存着,留着遇上好事情抽。”

方回笑了笑,依旧划着了火柴,递到方建军嘴边。

方建军手足无措,“你这孩子,不知道心疼钱。”

方建军吧嗒抽了一口大前门,闭着眼睛感受许久,脸上表情古怪。

方回憋笑,“叔,有话您就说呗。”

“他娘的,我总是听村里人说香烟是好东西。可这一抽,除了有点呛嗓子,也没劲啊。”

土烟的劲要比香烟更大,老一辈子更习惯抽土烟。

虽然嘴上这样说,方建军还是小口小口很珍惜抽着。

“叔,最近咱们家的大黑驴咋样了?”

“咳咳咳...”方建军被烟呛到嗓子眼,黝黑的脸庞隐隐泛着涨红,瞪着方回,“你还好意思提大黑驴!”

“咋了?”方回问。

“这个驴东西,自打上次跟了你之后,挑食!”

“我给它用野草和麦麸喂食,它不仅不吃,还朝我翻白眼吐口水。”

“气得我差点给它做成驴肉火烧!”

“我想着实在不行饿它个一两天,肯定乖乖就吃了,结果晚上到了驴棚一看。”

“你猜怎么着,一蹄子把食槽踢翻了。”

方回:......

“你小子,说一说跟你那两天,你喂它吃啥了?”

方回低眉顺眼,老老实实回答,“胡萝卜,白菜。”

“顿顿都是如此。”

方建军:......

这下轮到方建军无语了。

他娘的,大黑驴吃的比他还好。

“对了,你来找我干什么?”方建军问。

“借大黑驴还有平板车。”

方建军:......

“不能又去配种吧。”

上回借大黑驴拉海蜇,方回就是找的这个理由,不过听说方回家天天白米饭和猪肉,他就猜到不是配种的。

配种短短几天能配出一百多块钱?

比城里的鸡还能赚钱?

“叔,拉海鲜去镇子上卖。”方回没有隐瞒,如实相告,他还要请方建军帮忙说一下。

“我现在是海鲜商人了。”

海鲜商人不海鲜商人的,方建军不太了解,他又不卖报。

但是这个驴,他是真的不想再借了。

下一次送回来,别说吃不吃杂草麦麸,恐怕就是这个破家,它都不想进来了。

“小方啊,这个驴我不是不想借给你,是它不配吃胡萝卜和白菜啊...”

“叔,我不介意的。”

“胡萝卜白菜也不介意的。”方回是打定了借不到大黑驴和平板车不会走的。

十几二十几斤海鲜背也就背了,谁知道方家村村民一天能抓多少斤呢?

“娘的,我介意!”方建军从腰间抽出老烟枪,又从挂在烟嘴尾巴系着的烟袋从拿出烟丝,塞进锡制的烟头中大拇指摁压结实。

方回很有眼力见,立马又划拉一根火柴递到方建军嘴边。

“吧嗒,吧嗒。”

方建军用力吸着,两侧脸颊凹陷进去。

“叔,我不白借,我租。”

“啥?”方建军懵了,“租?”

“一毛钱一个早上,还管中午一顿饭。”方回笑道,“您要是不担心,管住也行。”

“绝对没有996和无偿加班的。”

方建军蹲在枣树下,眉头紧锁,抽着老烟枪。

他听不懂什么996和无偿加班。

看样子,方回是挺想用大黑驴的。

也是,他要做海鲜商人,每天早上都要把海鲜送到镇供销社卖掉才行。

不然死掉了就卖不出去了。

对于正经事,老村长方建军对方家一村的村民几乎都是一视同仁,能帮就帮,不能帮也会想着方法帮。

“租就算了吧,乡里乡亲的,只要别让大黑驴吃那么好就行。”方建军语气中带着一缕埋怨。

“叔,一码归一码。”

“更何况我是天天用到大黑驴,又不是一两次,要是只用一两次,你朝我要钱我都不给。”

“行了,行了,牵走吧。”方建军又提醒一句,“记住,千万别吃太好,娘的,回来之后不认我了。”

方回没动,又搬了一张小凳子坐在方建军斜对面,给自己点上一根大前门。

“叔,还有个事情。”

方建军斜视方回,“编织袋没有了啊,上回的你都没还给我。”

方回微微脸红,“叔,您记性真好。”

“没事就滚蛋吧,看见你就烦。”方建军咧着嘴巴笑道。

“我还没说呢,作为海鲜商人没有海鲜怎么能行,所以我想让方家村村民帮我抓海鲜。”

“当然,不白抓的,有钱!”

“能够提高村民整体收入,不夸张说,起码能让他们半个月吃得起一顿肉,一星期吃两顿白米饭。”

“家家户户不用饿着肚子睡觉,夜里被饿醒,只能喝井水抵饿!”

方建军浑浊的眼睛逐渐有了光亮,灼灼盯着方回,认真又严肃,“你没有跟叔吹牛吧。”

方建军作为方家村村长,方家村村民共同富裕能够吃饱穿暖是他最大的心愿。

所以,方回此话一出,方建军就严肃起来。

拿他开玩笑可以,决不能拿整个村民开玩笑。

方建军用力吸着老烟枪,“说详细点,我才好帮你在方家村宣传。”

“我目前只收三种海鲜,第一种是青蟹,收购价是五分钱一斤。”

“第二种是土龙,第三种是海参。”

“土龙和海参的收购价是二毛钱一斤。”

方建军很意外,“那么高?你莫要为了给我面子,自己吃亏啊。”

在方建军收购价两毛钱一斤,确实不低了。

方家村百姓一天上工挣的工分换成现金,也不过四五毛钱而已。

土龙和海参一斤两毛钱,两斤可以抵得上一天上工挣的钱了。

只是他不知道,方回赚的更多而已,几倍差价呢。

方回摸了摸鼻子,“高...当然是要高点的,都是乡亲,往上推大家都是一个先人。”

“不高,我心里过意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