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筹措拍卖

此言一出,李孝恭给了投名状,李承乾倒不怕其出尔反尔,于君面,无戏言,太子亦是君。

“皇叔,请过目!”

李承乾将箱子陆续打开,里面俨然是冯孝约令人从秦英处送回琉璃艺术品。

饶是李孝恭亦有琉璃宝物,但见此几样,便觉得自己那两件着实寒酸至极,弃之亦不足惜。

其上前小心翼翼将琉璃取出,轻抚细看,啧啧称奇,顿时爱不释手。

“此宝物,可是从西域而来,以往皆有瑕疵,此几件晶莹剔透,宝贵异常。”随之取出那骏马状琉璃,更是眼绽放出金光,似抚摸美人,那模样让李承乾心头一阵恶寒。

李孝恭叹道:“此物当献于陛下。”

李承乾顿觉无语,望着那残次品骏马,暗骂那群人技艺不精,技艺之法已交由其手中,折腾许久,依旧不得要领,天知道损失多少琉璃液方制成一件残次品,此物尚需巧匠打磨。

倒是琉璃五彩瓶,像模像样,其他花状琉璃尚可一观,显然拼凑技艺甚佳,虽谈不上栩栩如生,但一眼望去便知其为何物,不敢奢求过多。

相对于李孝恭那种痴迷状,李承乾更在意其能带来多少钱财。

“若是将这几物售卖,价值几何?”

“这价值难以估量,数百贯可轻易售出,那骏马千贯之上(注1)”李孝恭闻言沉思片刻,随之大急道,“不可不可,此几物不可售,太子不妨作价让于吾?”

李承乾瞬息之间,有种所托非人异样之感,道:“皇叔,此物孤有大量,可随意产出,取之不尽。”

“当真?”李孝恭大喝道,那兴奋之情如饮烈酒。

“自然!”

李孝恭轻放下琉璃,双手来回搓几下,道:“此物可交由吾,不日便可售出。若是有大量,富可敌国指日可待。”

李承乾倒不这样认为,若是满大街都是此类琉璃,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而且此等艺术品亦不宜多造,当然了,等收服西域,或往后组建船队,倒是可以大量生产,同波斯等地琉璃拼杀一番,定能赚取不少钱财。

“此物暂不宜过多,物以稀为贵,若是泛滥,则价值大打折扣,且此物孤不欲直接售卖。”

李孝恭微颔首,谷贱伤农,此物亦同此理,道:“太子有何计策?”

艺术品价格永远虚高,需要众人捧才行。若交由李孝恭售予那些勋贵,其价值不过市价罢了,且后续尚有大量琉璃制品需要贩卖,打响第一枪尤为关键。

此事李承乾早有计较,不由道:“皇叔那酒楼虽密转于孤,但众人不知,若是孤用此酒楼办一场展示欢宴,不知可行否,孤只担心御史欲弹劾皇叔。”

“此事勿忧,陛下虽禁止臣子行商事,但各家皆行商事,此乃心照不宣之举。便太子舅父长孙家,商事可是行满大唐,亦可称富甲一方,且此酒楼何曾冠于吾名下,御史弹劾无实据。”

“如此孤便安心矣,届时皇叔可邀勋贵士族前往一观,孤有《长安时报》,撰写一篇文章于其中,渲染此事,不日便满长安皆知,皇叔可是要予致知院几贯润笔费。”

李承乾心道,第一笔广告费用将落于自己人头上。

李孝恭闻言,眼神大亮,不得不说李承乾此举甚妙,时报于长安流传之广,妇孺皆知。现时报又渐渐风靡大唐,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若将此消息登时报,岂不是天下皆知,何愁无人购买。

“此润笔费,吾必给,当真值当,后续可有章程?”

李承乾顿了顿,自信道:“展示过后便予拍卖,设一底价起拍,以价高者得,此等琉璃宝物,一次拍卖二十件,一月仅拍卖一回。”

“此计甚妙,如此哄抢之下,其价必高,太子有范蠡之才矣。”

李孝恭眼冒金光,似乎库藏钱财已搬至眼前,唾手可得。

“皇叔,此间获利,便二八分账,如何?”

李孝恭大惊,速拒道:“不可,太子,无功不受禄,此物乃你所得,吾便是吆喝一番,如何得二成利?”

李承乾不料李孝恭反应如此之大,不过细算,似乎两成利亦是不少,不过后续仍需其出大力为之,此两成利乃李承乾仔细考量而定。

“皇叔,不然,此乃初始,往后尚需皇叔掌舵,孤不止有此等琉璃宝物,尚有其他物件,且需皇叔寻找工匠,为避免技法泄露,此等工匠需囚禁,成为匠户。后组商队行商,亦需皇叔出门串联勋贵,孤不宜出面,故此二成利,皇叔应得。”

“太子,不成,至多一成利,不宜多取。”李孝恭心算一下,拍卖二十件琉璃宝物,其价值至少数千贯,一成亦是几百贯,持续数月赚得钱财,长安除了皇城,何处大宅买不到。

“太子……”李孝恭似想起什么,露出为难之色。

李承乾望向李孝恭,不明所以,道:“皇叔不妨直言。”

“吾以为,可将此利一分为四,太子你占五成利,陛下占三成利,皇后长孙家占一成利,吾占一成利。”李孝恭自有考量,若是蝇头小利尚好处理。依太子所言,似往后可涉及几万乃指几十万之利,如此扎眼,必是祸事,不得慎之又慎。

李承乾闻言,内心十万个不乐意,但却是无可奈何,若不分利,李孝恭一人恐招架不住。

“如按皇叔所言,此事可有把握替孤遮掩。”

李孝恭长舒一口气,李承乾应下,此事便好处理,满怀信心道:“自然,宝物便是来自西域,分利洽谈之事,便由吾禀告陛下。”

李承乾起身,从袖口中取出榜子,交由李孝恭,道:“皇叔,为大计,此物需祥加研读。”

“哦?”李孝恭不解接过,展开一看,一曰柜坊,二曰飞钱,三曰钱庄,“此乃何物?”

历史上柜坊同飞钱均是唐朝中后期方出现,而钱庄出现北宋,李承乾有想过一开始便直接开钱庄,但考虑唐朝目前货币制度,钱帛两行,且物以物交易更是常见,想一步到位成为钱庄,尚需斟酌一番,或许徐徐渐进更为稳妥。

人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李承乾神秘一笑,道:“皇叔仔细领悟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