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已习得商事精要,那便是夸大其词,着重渲染,欲擒故纵。
这不,三期时报要义让其“口无遮拦”透露出去,言之凿凿,此期有一文价值千万金(一万贯),且不日时报便售卖消息传遍长安。
阅读时报,已成长安时尚。自诩神童读蒙学,闲得慌之人读《三国演义》,众多诗仙不容错过诗鉴赏,而杂文更是引人注目。
一时间,众人翘首以盼,部分勋贵士族如临大敌,先前两期杂文或是印刷术,或是造纸术,此次竟扬言价值千万金,不知又是何种要术。
长安胡商摩拳擦掌,若是又有要术传回其国内,必然受到国王嘉奖,不由心欢喜之。
李世民亦是得到消息,心中甚是好奇,欲召太子前来询问,但已允诺太子不再过问致知院之事,只能作罢,心中不由有些埋怨李承乾,似好些天没有进宫,儿大不记阿耶矣。
翌日,新鲜三期时报出炉。
人是可以知礼仪的。
勋贵那些奴仆前来致知院附近守候,已学会自主列队,不再需由兵士威胁。
东西两市售卖场景更是诡异,锣声一响,后面列队之人似催魂一般,导致前面之人,买报手速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扔钱,抽报,离去,一气呵成,快如闪电。
已得报之人,早欲一睹为快,且看那价值千万金奇文。
纲目一依旧是蒙学经典,纲目二乃《三国演义》,并无变化,但纲目三出现了奇文。
“惊!遇仙楼现奇珍。”
一看此文之题目,便暗骂上当受骗,不过细看之,顿觉价值千万金并非诳语。
全文介绍五日之后,遇仙楼将展出二十件琉璃奇珍。
琉璃骏马,有诗为证:长安琉璃天马驹,出门已无万里涂。
又有琉璃莲花,诗歌言:冰魂琢玉骨,琉璃映素华。
五彩瓶亦不遑多让,配诗道:五色浮光摄梵烟,琉璃净界幻诸天。
……
二十件各有诗配,单闻诗句,便知其不凡,其价值不可估量,说是千万金,恐怕是谦辞了。
文末标明遇仙楼所在,于东市东南角,常乐坊西北角。并附上邀请,恭候诸位五日之后光临云云。
众人见此,遇仙楼似首次听闻,不由按报上所指,朝遇仙楼所在蜂拥而去,所谓遇仙楼正是李孝恭赠予李承乾之酒楼,不过让李承乾更改了名号。
遇仙楼门前,不知何时早已支起二十副画,正是此次展示奇珍,其形状各异,不同以往琉璃瓶,琉璃碗,竟有诸多样式,当真闻所未闻。
众人不知真假,倒是议论纷纷,但其能出现于时报上,显然可信。致知院同东宫有莫大联系,已是人尽皆知之事,莫非此乃皇宫库藏宝物。
众人似发现了不得真相,瞬时间,长安流言四起,疑似皇宫库藏宝物流出。更离谱流言便是皇宫年久失修,陛下不愿占用国库之钱,只能取皇宫宝物出来售卖,以获得钱财修建皇宫。
消息再次传入皇宫,吓得李世民赶紧使人到库藏巡查,得知琉璃宝物并未盗窃方宽心。不过李世民担心纯属多余,李孝恭进宫了,明言此物便是其同其他权贵,从西域胡商手中购得,且宝物众多,自己不敢擅专,欲将售卖钱货,分三成利于李世民,一成归长孙家,剩下众人同分。
李世民闻言,假装训斥一番,后“非常勉强”收下李孝恭好意,毕竟自己曾下令官员不得参与商事,奈何李孝恭太热情,且念其战功赫赫,便网开一面。
时报之所以出现奇珍之事,李孝恭向李世民禀告,此乃其那日过去东宫求李承乾帮忙,最终李承乾拗不过,不得已答应。
李孝恭去东宫,李世民是知晓的,但竟不知却是为了此事,莫非自己这位堂兄,于商事还有此等智慧,不行军,行商亦是好手。关键如此知进退,李世民看在钱面子上,便挽留李孝恭留下一起用御膳,甚至邀长孙皇后前来,当真热情。
那些不怀好意勋贵士族,见此文,已愣在原地。这是何种路数,完全摸不透,此事同庶族有何关联,此奇珍,黔首望一眼均是奢侈。
一群人七嘴八舌,研究此文,揣摩致知院之意,折腾半天,仍无丝毫头绪,干脆过去遇仙楼询问个究竟,结果意外得知一消息,此文花了遇仙楼十贯钱,乃付给致知院润笔费,不由大喜过望。随之望向那二十副画作,细看之下,便再作商讨,不久便有定计。
诗鉴赏纲目,除了声律之外,后面竟附上一首诗,名曰《登科后》,作者何人,名曰李大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末还附文,着重介绍李大郎便是习得声律,自此作诗一日千里,此诗便是李大郎平常之作而已。
不明所以长安子民早已沸腾,此诗意境甚佳,描写画面更美,那种登科喜悦跃然纸上。若真如李大郎所言,此声律当真珍贵至极,勋贵子弟以李大郎为榜,再掀起作诗浪潮。
朝中重臣见时报,脸一黑,这哪里是什么李大郎,分明便是太子。不过细想,太子确是李家大郎,似乎亦无错,端是无语至极。
这太子怎么敢如此蛊惑他人,不过此诗却是那日在朝堂所作,似乎亦无可挑剔,当真气急。
再闻自家小郎君作诗。
“两只青蛙八条腿,烧火起锅放入水,煮熟双双扔进嘴,相依相伴永不悔。”
对比之下,血压飙升。李大郎,如此欺人,心不痛乎?
李承乾心不痛,只因其正忙。
冯孝约乃勇士,顶着受伤臀部都敢骑马奔走,当真英雄了得。
“殿下,那些宝物都安排妥当,道人亦是全部将其看管。”
“如此甚好,河间王近些日便会招工匠前去,等道人将所学教会工匠,便迅速将其押回,孤另有安排。”
“喏!”
李承乾抽出榜子,将其递向冯孝约,道:“你将此物给李义府,告知他,等其悟透了,拟一份状上来,再自行筹措商会,所需钱财,河间王会予以支持。”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