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镜中人

第一章:诡异的古镜

在繁华都市边缘的一条老街,有一家名为“旧时光”的古董店。店主陈老爷子是个古怪的老头,整天守着他的那些宝贝,轻易不肯示人。

年轻的记者苏瑶为了撰写一篇关于城市小众文化的报道,听闻这家古董店有些稀罕玩意儿,便慕名而来。推开门,店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陈老爷子从一堆杂物后抬起头,目光警惕地打量着苏瑶。

“姑娘,随便看看,别乱碰东西。”老爷子沙哑地说道。

苏瑶点头,在店内慢慢踱步,眼睛被一面古朴的铜镜吸引住了。那铜镜边缘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中间镜面虽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神秘的光泽。她情不自禁地伸手触摸,指尖刚碰到镜面,一股寒意顺着手臂袭来,她下意识地缩回手。

“这镜子可不一般,姑娘要是没兴趣,就别看了。”陈老爷子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眼神复杂。

苏瑶好奇心顿起:“大爷,这镜子有什么来历吗?”

老爷子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这是我年轻时从一个偏远山村收来的。据说,那村子里以前有个大户人家,这镜子是他们的传家宝。可后来,这家人一夜之间离奇消失,只留下这面镜子。村子里的人都传,这镜子邪性得很,谁要是碰了,准没好事。”

苏瑶身为记者,自然不信鬼神之说,反而觉得这是个绝佳的素材,便软磨硬泡,从陈老爷子手里买下了铜镜。

回到家中,苏瑶将铜镜放在客厅桌上,仔细端详。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镜面上,折射出奇异的光芒。她凑近镜子,想看看能否发现更多细节,突然,镜面泛起一阵朦胧的雾气,雾气中似乎有影像在晃动。苏瑶吓了一跳,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可当她再次定睛望去时,镜中的影像却愈发清晰——一个身着古装的女子,面容憔悴,眼神哀怨,正对着她轻轻摇头。

苏瑶惊恐地后退,心脏狂跳不已。她定了定神,鼓起勇气拿起镜子,大声问道:“你是谁?为什么会在镜子里?”

镜中女子没有回应,只是泪水缓缓流下,那泪水竟似真实的一般,顺着镜面滑落。苏瑶慌乱地将镜子扣在桌上,一夜未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个诡异的画面。

第二章:神秘的线索

第二天,苏瑶顶着两个黑眼圈,决定去探寻这面镜子背后的真相。她首先想到了陈老爷子,或许他还知道一些隐情。

再次来到古董店,陈老爷子见她一脸憔悴,又带着那面铜镜,便猜出了几分。

“姑娘,我说过这镜子邪性,你不听。是不是遇到什么怪事了?”

苏瑶忙将昨晚的所见所闻告诉老爷子,老爷子听完,脸色变得煞白。

“看来,有些事是躲不过了。”老爷子长叹一声,“当年我去收这镜子时,还听到一个传闻。据说,那大户人家的小姐,爱上了一个穷书生,两人私定终身。可家族不同意这门亲事,要把小姐嫁给别人。小姐不从,在新婚之夜,穿着嫁衣,对着这镜子自刎了。从那以后,镜子就开始出现怪事,先是丫鬟们在镜中看到小姐的身影,夜夜啼哭,后来这家人就都失踪了。”

苏瑶心中一惊,若有所思:“这么说来,镜中的女子难道就是那个小姐?可她为什么会现在出现,又想干什么呢?”

老爷子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总觉得这镜子的秘密不止于此。你要是真想弄明白,或许可以去那个山村看看,找找当年的知情人。”

苏瑶决定听从老爷子的建议,踏上了前往偏远山村的路途。几经辗转,她终于找到了那个早已破败的山村。村里只剩下几个老人,在破旧的房子里安度晚年。

苏瑶向一位老奶奶打听当年大户人家的事,老奶奶回忆起往事,眼中满是恐惧。

“那家人啊,造孽哟!当年小姐死得冤,我们都听到她在婚房里哭,可没人敢进去。后来,有个道士来过,说这镜子是不祥之物,被怨念附着,要封印起来。可不知怎么回事,镜子还是流传出去了。”

苏瑶接着问:“那道士有没有说怎么彻底解除怨念呢?”

老奶奶皱着眉头:“好像说什么要找到小姐的尸骨,让她入土为安,再用特殊的仪式净化镜子,可具体怎么做,我也不太清楚了。”

苏瑶谢过老奶奶,在村子里四处寻找当年大户人家的旧址。在一片荒草丛中,她发现了一座破旧的宅院,应该就是当年的婚房。她小心翼翼地走进宅院,屋内蛛网横生,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

第三章:恐怖的真相

在宅院的后院,苏瑶发现了一个地下室的入口。入口被几块大石头堵住,她费了好大的劲才挪开。地下室里阴暗潮湿,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借着手电筒的光,她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画像,画中的女子正是镜中的古装小姐,面容栩栩如生。

继续往里走,苏瑶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心中一惊,她猜测这可能就是小姐的尸骨。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阴森的冷笑,她惊恐地回头,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

“谁?”苏瑶颤抖地喊道。

没有回应,只有她自己的回声在地下室里回荡。苏瑶强忍着恐惧,决定先把尸骨带出去,找个地方安葬,看看能否平息怨念。

当她弯腰去捡白骨时,突然,一只苍白的手从地下破土而出,抓住了她的脚踝。苏瑶惊恐地尖叫,拼命挣扎,却发现那手的力气极大。

“还我命来……”一个哀怨的声音在地下室里响起。

苏瑶慌乱中看到地上有一块石头,她顺手捡起,朝着那只手砸去。手松开了,她趁机跑出地下室,一路狂奔,回到村子里。

她惊魂未定地坐在村口,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时,她突然想起老奶奶提到的道士,或许只有找到道士的后人,才能知道净化镜子的方法。

苏瑶四处打听,终于在邻镇找到了一个据说懂些门道的中年人,他自称是当年道士的后人。苏瑶向他说明了情况,中年人脸色凝重。

“这镜子的怨念极深,要净化它,必须在月圆之夜,带着小姐的尸骨到当年小姐自刎的地方,举行一场法事。而且,过程中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苏瑶按照中年人的指示,准备好一切。月圆之夜,她带着尸骨再次来到那座破旧宅院。宅院里阴风阵阵,月光洒在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银霜。

她在正屋中央摆好香案,放上尸骨,然后手持铜镜,开始按照中年人教给她的咒语念诵。突然,镜中的女子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整个宅院都剧烈摇晃起来。

苏瑶不敢停歇,继续念咒。就在这时,她看到镜子里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原来,当年小姐并非自刎,而是被家族里的人谋害,他们为了掩盖罪行,伪造了小姐自杀的现场。而那穷书生,也被他们暗中杀害,尸体就埋在宅院的花园里。

苏瑶震惊不已,她终于明白,小姐的怨念为何如此之深。她决定,不仅要让小姐入土为安,还要揭露当年的真相。

第四章:终章

法事结束后,宅院渐渐平静下来,镜中的女子也消失了,只留下一面普通的铜镜。苏瑶将小姐的尸骨和书生的尸体都妥善安葬,在当地立了墓碑。

回到城市后,苏瑶凭借记者的身份,深入调查当年那个大户人家的后人。经过一番努力,她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原来,当年的凶手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们的家族企业还在。苏瑶搜集了足够的证据,将当年的真相写成报道,公之于众。

一时间,舆论哗然,那家企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对当年的罪行公开道歉,并做出补偿。

而苏瑶,经过这件事,也成长了许多。她将那面铜镜捐给了博物馆,希望它能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一天晚上,苏瑶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如水。突然,她看到路边有一个身着古装的女子,面容祥和,对着她微笑。女子身旁,站着一个书生,两人手牵手,向她微微点头,然后转身离去。

苏瑶知道,这是小姐和书生的灵魂,他们终于得到了安息。从此以后,苏瑶再也没有遇到过诡异的事情,她继续投身于新闻事业,用自己的笔,为正义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