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飘进教室时,我正在草稿纸上演算洛伦兹因子。周浩转学回来的第七天,他书包侧袋插着的银杏枝已抽出嫩芽,这是今早我们在校门口捡到的——昨夜暴雨冲垮了老树半边根系,断裂处露出半块刻着“戊戌“的青铜齿轮。
“这题用相对论变换会更快。“周浩的自动铅笔点在物理卷第23题,笔尖在时空坐标图上画出完美螺旋线。他卫衣上沾染的粉笔灰有股奇异的温暖,像是把旧时光里的阳光烘烤后装进了衣兜。
我望着他重新填满的邻座课桌恍神,三个月前这里还堆满李等义留下的《量子纠缠图谱》。现在那些手稿正被周浩折成纸飞机,机翼上写满他住院时自学的高阶公式。当第17架纸飞机掠过教室风扇时,班主任终于拍碎了三角板:“周浩!黑板上的受力分析图不是你的星际航线!“
哄笑声中,我摩挲着卡西欧表盘新换的玻璃。那日从污水处理厂归来后,停滞的时针重新开始走动,只是每逢7点47分总会渗出淡紫色雾气。周浩说这是铯原子衰变的正常现象,他说话时耳后浮现出与李等义相似的太极光斑,转瞬即逝。
生物实验室的离心机发出蜂鸣。我们隔着培养皿观察银杏叶脉的荧光反应,周浩突然将调节旋钮转到极值:“那天你问的SWJ-0318...“他指尖点在显现的DNA双螺旋上,“是苏文娟女士第318次尝试修正时空轨迹的标记。“
试管架在震荡中倾倒,各时空的记忆如彩墨在瓷砖上流淌。我看见318个母亲在平行世界的病床上抬手,她们腕间的银杏手链拼成莫比乌斯环的切面。周浩的白大褂下摆扫过满地狼藉时,我注意到他脚踝处有青铜罗盘的纹身。
“李等义是我的观测态。“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反光里闪过天台坠落的灰色卫衣,“当你在第四时空做出选择,所有可能性就会坍缩成现在这个稳态。“
放学后的天文台,周浩调试望远镜的指尖跳跃着公式蓝光。当木星大红斑移动到视场中央时,他突然开口:“你父亲今天销毁了实验室。“晚风送来焚烧皮革的气息,我想起黑色笔记本在火中蜷曲成银杏果的形状。
我们在顶楼平台演算卡尔达肖夫指数,草稿纸很快铺满整个黄昏。周浩的钢笔突然停在相对论动能公式上,墨迹晕染出母亲的面容:“她希望你看到晨昏线之后的光。“
那天深夜,我翻出藏在床底的青铜罗盘碎片。当月光透过裂纹照在母亲的照片上时,所有碎片突然悬浮重组,表盘背面显现出母亲的手写公式:
\[\cosheta =\frac{ext{勇气}^2 +ext{希望}^2 -ext{遗憾}^2}{2 \cdot ext{勇气}\cdot ext{希望}}\]
周浩转学满月的清晨,他带来了重新装订的课堂笔记。扉页上画着双星系统轨道图,我们的名字在渐近线上永恒追逐。当他在错题本写下“观测者效应“的批注时,我忽然理解母亲最后的心跳频率——那串密码对应的不是时空坐标,而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院校代码。
体育课跑过梧桐大道时,周浩的白球鞋突然闪过太极虚影。我们同时望向天空,积雨云正在电离层书写克莱因瓶的方程式。那些未解的谜题仍在时空褶皱里闪烁,但此刻我更在意周浩刚解出的黎曼猜想证明步骤。
“明天带你去新发现的超导材料实验室。“周浩的呼吸在冷空气里凝成狄拉克之海符号,他的围巾拂过我手腕旧伤时,紫雾不再升腾。
我按下书包里震动的青铜罗盘,表盘显示的“戊戌“正逐渐淡化成“未来“字样。母亲种在时光尽头的银杏,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在现实世界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