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弟弘元時为中軍功曹住京》一首 南朝宋 謝靈運

題解:東晋義熙十二年(416),劉裕北伐,九月抵彭城,十月克洛陽,謝弘元赴北當在此時。詩中追述二人深厚友誼,對從弟將赴北,表達不舍之情。此篇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宋詩》卷二。

於穆冠族[1],肇自有姜。峻極誕靈,伊源降祥。[2]貽厥不已,歷代流光。[3]邁矣夫子,允迪清芳。[4](其一)

昔聞蘭金[5],載美典經。曾是朋從[6],契合性情。我違志槩,顯藏無成。[7]疇鑒予心,托之吾生。[8](其二)

維翰孔務,明時勞止。[9]我求髦俊[10],以作僚士。僉曰爾諧,俾蕃是紀。[11]逝將去我,言戾北鄙。[12](其三)

契闊群從,繾綣游娱。[13]歷時越歲,寒暑屢徂[14]。接席密處,同軫脩衢。[15]孰云异對,翔集無殊。[16](其四)

子既祗命,餞此離襟。[17]良會難期,朝光易侵[18]。人之執情,吝景悼心。[19]分手遵渚,傾耳淑音。[20](其五)

【注釋】

[1]於穆:對美好的讚嘆。《詩·周頌·維天之命》:“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冠族:顯貴的豪門世族,此指谢氏家族。

[2]峻極:至高,極高。《禮記·中庸》:“發育萬物,峻極於天。”伊源:源頭。伊,助詞,無義。

[3]貽厥:留傳,遺留。《尚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此指子孫,後嗣。流光:福澤流傳至後世。《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4]邁:超然不俗。《晋書·裴楷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允迪:認真履踐或遵循。《尚書·皋陶謨》:“允迪厥德,謨明弼諧。”此用歇後,取“厥德”之義。

[5]蘭金:金蘭,契合的友情;深交。《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6]朋從:同類相從。《易·咸》:“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此指朋友。張華《上巳篇》:“朋從自遠至,童冠八九人。”

[7]志槩:志氣節操。槩,讀音gài,節操。《漢書·楊惲傳》:“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顯藏:顯達和隱居。

[8]疇:誰。《尚書·説命上》:“後克圣,臣不命其承,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鑒:明察。吾生:對同輩或卑幼者的敬愛之稱。陸機《贈潘岳詩》:“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9]維翰:捍衛。《詩·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王後維翰。”亦指保衛國家的重臣。江淹《蕭冠軍進號征虜詔》:“門下維翰之重,實資名品。”孔務:非常操勞。務,操勞。《管子·君臣》:“順大臣以功,順中民以行,順小民以務,則國豐矣。”勞止:辛勞;勞苦。止,助詞,無義。《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10]髦俊:亦作“髦雋”,才智傑出之士。《漢書·叙傳下》:“世宗曄曄,思弘祖業,疇咨熙載,髦俊并作。”

[11]僉曰:都説。爾諧:你配合適當。俾蕃:使藩國。蕃,同“藩”,指荊州。是紀:治理。紀,别理散絲的頭緒,引申爲治理,綜理。《詩·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12]逝:往。《詩·魏風·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言戾:到達。言,助詞,無義。北鄙:北部邊境。

[13]契闊:相交,指感情深厚。曹操《短歌行》:“契闊談宴,心念舊恩。”群從:家族中諸兄弟子侄。繾綣:纏綿,形容感情深厚。潘岳《爲賈謐作贈陸機》:“昔余與子,繾綣東朝。”

[14]屢徂:數往,指時間飛逝。

[15]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親近。曹丕《與吴質書》:“行則連輿,止則接席。”同軫:同車。

[16]异對:不同父母所生,非親兄弟。翔集:衆鳥飛翔而後群集於一處。《論語·鄉黨》:“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此指兄弟舉止行動。

[17]祗命:奉命。離襟:分離,離别。

[18]朝光:早晨的陽光。鮑照《代堂上歌行》:“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19]執情:執友之情,至交之情。吝景:珍惜時光。

[20]遵渚:沿著水中小洲,此指上船。傾耳:傾聽。《禮記·孔子閑居》:“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淑音:好音,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