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斯平原的硝烟尚未散尽,沈砚青已带着残部退回中军后勤处。褪色的百夫长令旗挂在营帐外,被秋风卷得啪啪作响,像在嘲笑他胸前新换的青吏木牌——那是夏国兵部为安置伤兵专门发放的文职标识,刻着“粮草司典簿“五个小字。
案头堆着三尺高的羊皮账册,沈砚青握着狼毫的手悬在半空,墨迹在“丁字营阵亡二百四十九人“的数字旁晕开。自退回后勤,他每日要核对二十车粮草的出入库记录,指甲缝里永远嵌着谷壳,掌心的刀茧却在笔墨中渐渐软化。陈安的断刀此刻正压在账册下,刀柄上的“安“字被磨得发亮,像在提醒他:战场上的血,终究要变成后勤的墨。
“典簿大人,新到的蜀锦少了三匹!“辎重兵的叫嚷惊醒了沉思。沈砚青揉了揉发酸的眼,看着账册上画满的红圈——自宁夏增援部队抵达,每日入库的粮草军械激增三倍,陈蔡宋韩等小国的粮车络绎不绝,车辕上绣着的各式纹章让他想起现代见过的万国博览会,只是每车粮食都沾着征夫的汗水。
十五万增援部队的到来确实缓解了前线压力,夏无伤大将军的帅帐前,周国姬武将军的玄色战车与秦国雷深副帅的青铜驷马并排而立。三位老将围坐在舆图前,夏无伤的手指划过霜河谷:“冷冬人耗不起,必出奇兵。“他眼角的刀疤在烛火下泛着红光,那是五十年前与冷冬狼王对决的印记。
雷深的铁拳砸在羊皮地图上,震得酒盏跳起:“末将愿带三万铁骑抄其后路!“姬武却抚着长须摇头:“冷冬三部首领绝非莽夫,他们若知粮草难继,必用'狼群战术'——分兵袭扰我后方村落,断我补给。“话音未落,帐外突然闯入黑衣斥候,呈上染血的加急军报:“启禀大帅,冷冬分兵百队,已袭扰七座村庄!“
冷冬大营的议事帐内,狼首、驼鹿、野猪三部首领围坐在冰棱砌成的王座旁。居中的黑衣人掀开兜帽,露出左脸狰狞的狼形刺青,声音像冰锥擦过岩石:“宁夏腹地多是手无寸铁的村落,我军每队二百人,专掠粮草牲畜,不出月余,必乱其阵脚。“他抛出的羊皮地图上,青岩镇等边境村落被红点逐一标记,正是沈砚青的故乡。
狼首部首领舔了舔狼牙:“可我军骑兵擅长野战,分兵小队恐遭伏击。“黑衣人冷笑:“所以每队配二十名野猪战士开道,三十名驼鹿骑士断后,余下百人专事掠夺——记住,不伤青壮,只杀反抗者,让宁夏人自己为我们备粮。“
当第一支冷冬小队逼近青岩镇时,沈砚青正在核对新到的军刀。这批来自中山国的精铁刀上刻着北斗纹,让他想起霜河谷战死的弟兄。忽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撞进账房:“典簿!冷冬贼子袭扰青岩镇,抢粮杀人!“
账本“啪“地摔在地上,沈砚青盯着斥候甲胄上的泥土——那是青岩镇特有的红胶土,混着他童年时玩过的细沙。他忽然想起张三临终前说的“槐花又开“,想起沈家大宅的雕梁画栋此刻可能正在燃烧。后勤处的吏员们惊慌失措,他却突然抓起陈安的断刀:“集二十辆粮草车,装上火油和滚木,跟我去护粮!“
“典簿不可!“辎重兵拉住他,“您是文职,该报给中军调兵!“沈砚青甩开他的手,刀鞘撞在木柱上发出清越的鸣响:“等援军到,乡亲们早成了白骨!“他指着账册上的数字,“上个月青岩镇送来的五千石粮食,足够养两百个狼崽子三个月,现在该让他们尝尝被啃噬的滋味了。“
二十辆伪装成粮车的辎重车悄然驶出后勤大营,沈砚青戴着斗笠坐在首车,掌心攥着祖父的舆图残页——上面青岩镇的位置被朱砂圈了又圈,旁边小字写着:“沈家祖坟在此,粮道命脉所在。“他忽然明白,冷冬人看似随机的袭扰,实则在斩断宁夏大陆的毛细血管,而青岩镇,正是他沈砚青的血管。
当冷冬小队的火光映红镇口槐树时,沈砚青看见为首的狼骑兵正举着沈家的灯笼——那是他曾在柴房见过的鎏金灯,灯罩上的牡丹纹被血染红。他摸了摸腰间的狼头刀,新磨的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次他不是冲锋的百夫长,而是后勤的典簿,要用笔墨之外的方式,守护那些曾轻视他的乡亲。
“放火!“他一声令下,火油车撞向村口木栅,烈焰腾空的瞬间,二十车滚木巨石从斜坡滚落。冷冬小队被断了退路,野猪战士的巨斧劈在火墙上,却被沈砚青带着吏员们从房顶抛下的热油浇成火人。他看见狼骑兵们惊恐的眼神,忽然想起落地斯平原上弟兄们的眼神——原来无论多强悍的战士,面对被守护的土地时,都会有无穷的力量。
战斗结束在黎明前。沈砚青站在焦黑的村口,看着幸存的乡亲们从地窖爬出。有个老妇人忽然拉住他的手,塞进半块硬饼:“沈家三少爷,你小时候总帮我搬柴火......“他低头看着饼子,突然想起李四藏在马厩的半块饼,想起张三说的娶媳妇,这些平凡的温暖,此刻比军功章更重千倍。
中军帅帐内,夏无伤接过沈砚青的战报,看着“护粮二十车,歼敌一百七十“的记录,忽然笑了:“雷副帅,还记得咱们当年在后勤抢粮的日子吗?“雷深捶着他肩膀:“这小子,把粮草司变成了敢死队!“姬武却指着舆图上密集的红点:“冷冬的狼群战术才刚开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粮草官'——能握笔,也能握刀。“
回到后勤处,沈砚青看着账册上新增的“青岩镇补给“条目,忽然在角落画了个小小的狼头——这是他与冷冬人新的账本,每一笔,都要用血来结算。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在战场上盲目冲锋的百夫长,而是后勤战线上的哨兵,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弟兄们的归途,守护着这片大陆的盛夏。
而在冷冬大营,黑衣人看着败兵带回的狼头刀,指尖划过刀鞘上的“夏“字铭文,眼中闪过阴鸷。他掏出半幅舆图,与沈砚青手中的残页严丝合缝——那是冷冬狼王当年从夏国老将手中抢走的秘图,上面用狼血标注着宁夏大陆所有的粮草命脉,包括青岩镇,包括沈家。
秋风掠过落地斯平原,带走最后一丝暑气。沈砚青摸着胸前的玉佩,忽然发现边缘的棱角早已被磨平,却在掌心留下温暖的凹痕。他知道,这场战争早已不是简单的厮杀,而是一场关于生存的博弈,而他,将在后勤与前线之间,在笔墨与刀刃之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让冷冬人知道,宁夏的盛夏,永远烧不尽守护的火种,就像他心中的仇恨与温柔,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