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塞尚成熟期的形式构成
塞尚坚持要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比写实主义的“肤浅感觉”和印象派色光氛围的“表层现象”更接近自然真实的表现方式。他脱离印象派时,就曾在给他母亲的信中说:“要为印象派找回博物馆艺术那样的坚实和持久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塞尚在古典大师普桑的绘画里找到了。
作为17世纪的法国画家,普桑是笛卡尔主义哲学在绘画中的体现者,代表着他那个时代人与自然的理智关系。对他来说,绘画有两个基本范畴,一是感觉,二是理智。他说:“绘画凭借物质范畴的东西来实现,但终究是精神范畴的东西。”他崇拜自然,他画自然题材,但他的方法却非常不自然,更不会像19世纪之后的画家那样直接面对自然作画。他相信,自然事物作为感性材料,必须依靠思想理智的控制和组织,如建筑结构学那样追求比例、间隔、对称、平衡。普桑的一位好友是作曲家,普桑从他那里学到如谱曲学对位法那样的数的和谐比例,由此创造了一种完全知性的、完美的结构形式(good gestalt)。这种形式被看作绘画所代表的美和真,也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找到了一种视觉逻辑的理性方式。他的形式结构与方法,一直是法兰西学院派所遵循的规范。
在这一时期塞尚的绘画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与普桑相似的结构形式。普桑的作品中有横竖关系,有三角形的关系;塞尚的作品在很多形式因素上是相同的,树,以及村庄的竖线是与普桑很接近的。然而,就获得这种结构形式的方法而言,塞尚拒绝传承普桑古典绘画的理性方法。贝尔纳曾提醒塞尚:“古典派认为,一幅画的创作要由轮廓结构以及光线的分布来界定。”塞尚回答说:“古典派是在画一幅画,我则是要得到一小块自然。”
在塞尚看来,古典派不过是“用想象和伴随想象的抽象化来取代真实”。而他则要“不离开感觉来捕捉真实,在直接的印象中只以自然为向导而拒绝其他”。他说:“你必须创造你自己的感觉,要像从没人看过自然那样去看自然。”这里的意思表明,塞尚不接受古典派的观看方式,要求像现象学的纯粹直观那样,没有前提与既定方法地直接观看。梅洛-庞蒂在《塞尚的疑惑》一文中,说塞尚的做法是:“他追求真实,却又禁止自己去使用达到真实的手段,这不正是一种二律背反吗?”
贝尔纳甚至评论说,这是一种“自杀行为”,即“把绘画葬送在无知之中,把精神耗尽在蒙昧里面”。而对于塞尚来说,他认为“不必要在感觉与思想之间做出选择”。塞尚尝试新的方法,只看当下的事物。人只能用感觉的方式,去认识、关联和开显世界。

图6 普桑《带有建筑物的风景》 Nicolas Poussin Landscape with Buildings 1648—1651 布面油画 120×187 cm 现藏于普拉多博物馆

图7 塞尚《带有大松树的圣·维克多山》 Paul Cézanne La Montagne Sainte-Victoire au grand pin 1886—1887 布面油画 59.7×72.5 cm 现藏于华盛顿菲利普斯收藏馆
然而,可以“不离开感觉寻找真实”吗?塞尚说,“那些混乱的感觉与生俱来”,如何不离开感觉,在感觉中实现形式呢?塞尚始终相信,通过视觉中本能具有的感觉的组织能力、感觉的统一原则,就可以将混乱变成有条不紊的秩序,这种秩序有着其自身的生命和逻辑。关于这种感觉的统一原则,塞尚认为:“这种有组织能力的心灵,是感性最有价值的共同工作者。”“小小感觉”已经具备逻辑、思考、判断的样子,因为它有这种完全内在性的沉思特点及组织力,所以由此把握对象的构架(eidos),便成为一种“感觉的逻辑”。尤其是其内在性,无须引入反思便可以当下直接地存在于现象学状态中,知觉的经验和行为的整体建构,往往使感觉的结构大于局部的总和,因而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格式塔形式。
这一时期的塞尚,相信只有通过形式才能真实地表现自然,借着在自然之前的感觉创造出来的形式,都不是故意的,却决定了作品的调和与平衡。这就是他说的“在自然中活化普桑”的意思所在。塞尚与普桑那种传统的形式结构之区别在于:传统“形式结构”是先于绘画开始的,已经依照了某种既定的知识和规范,如借用建筑学结构之规范,预先筹划好一幅画的构图位置和框架结构。但这是静态的和既定的。而所谓“形式构成”,则是动态的,会随着作品的绘制,展开、发生并不断调整建构过程,直至作品呈现一种整体秩序的完满。在《绘画的姿态》一文中,我曾将古典的形式结构称为“外在性的形式构成”,而将塞尚的称为“内在性的形式构成”。里德说:“塞尚的意愿,是要创立不以他自己的混乱感觉为转移的符合自然秩序的艺术秩序。在自然的感觉中直接实现有明确秩序的、坚固持久的结构形式。使艺术家混乱的感觉,最终结晶化为其自身澄清的秩序。”
概言之,形式构成仍然是人的主观给予自然真实的一种解释。这里所说的形式,是在可能性的、可程序化的、有规则的事情上构成的,最终构成一种同一性和普遍性的境界,即在预先确立的边界之内行动。可能性就是有限性;两千多年传统上的形式,终是作为人工的、人言的形式,是康德所说的“人为自然立法”。相对来说,塞尚的革命,就是要通过感觉创造形式构成,他后来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原因即在于此。里德指出:20世纪的重要画家,没有一个不受到塞尚作品某些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是表面的,甚至立体派的基础,也是建立在对塞尚绘画的某些特点的误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