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幼年陪伴 启蒙求知(上)
- 茶念三生:穿越千年的茶韵传奇
- 阔嘴巨笑
- 2683字
- 2025-03-18 08:21:08
岁月悠悠,恰似一曲悠扬的乐章,在李公府邸那温馨如暖巢的时光里缓缓奏响。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间,陆羽和李季兰在叶茗萱与李公的悉心教导下,宛如春日破土而出的嫩笋,正茁壮成长。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晨曦如丝缕般轻柔地洒向大地,李公总会如往常一样,准时于书房中静候,恰似一位开启智慧之门的引路人。书房中,淡淡的墨香悠悠弥漫,仿若丝丝缕缕的梦,萦绕在四周。那一排排书架上,各类经史子集整齐罗列,恰似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一本都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文明。
李公身着素袍,身姿挺拔,宛如清风中的雅士。他手持书卷,神情庄重肃穆,仿佛即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今日,他要为孩子们讲解《诗经》与《论语》。当讲到《诗经》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李公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孩子们只觉眼前的书房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古老而宁静的河畔。
河水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岸边,雎鸠鸟欢快地嬉戏着,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爱情故事。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爱情那纯真而炽热的向往,如同眼前流淌的河水般源远流长。
而在讲解《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李公宛如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微微俯身,目光温和而坚定地看着孩子们说道:“孩子们,学习与思考,恰似鸟儿的双翼,缺一不可。只知学习而不思考,便会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在求知的漫漫长路上,定要脚踏实地,勤奋思索啊。”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叶茗萱虽身处唐朝,却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独具一格的“现代”教学方式。她深知古代经典虽如基石般重要,但若讲解枯燥,孩子们难免兴味索然。每次李公讲解完,她便像一位充满创意的探索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辅助教学。
讲到《诗经》里的农事诗时,叶茗萱并不会拿出纸笔直接作画,而是带着孩子们来到府邸的小花园。她指着园中的花草蔬果,说道:“孩子们,古代的农夫们就像我们打理这座小花园一样,辛勤地劳作。但他们的田地可比咱们这花园大多啦,而且那时候没有像我们现在用的一些便捷小工具,他们全靠双手和简单的农具来耕地、播种。”
她蹲下身子,轻轻拔起一根杂草,继续说道:“就好比除草这件事,农夫们要弯着腰,一株一株地把杂草拔掉,可辛苦啦。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收获了粮食,就像我们精心照顾花园,收获美丽的花朵和可口的果实一样。”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好奇地听着,通过这贴近生活的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古代农事的不易,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中的含义。
书法练习时,叶茗萱依旧耐心得如同守护幼苗的园丁。她轻轻握住陆羽和李季兰的小手,温柔地说道:“来,孩子们,笔正则心正,握笔的姿势可要端正哦。”她一边说着,一边微微调整着孩子们的手势,“就像这样,轻轻地握住笔,感受笔与手的默契。”
随后,她鼓励道:“书法可不只是照着写,你们可以把每一笔画想象成一个小小的故事。比如一横,就像是一条平静的河流,承载着我们的思绪;一竖呢,如同挺拔的大树,代表着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融入笔画中,这样写出来的字就会更有生命力。”孩子们听了,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在书法的世界里发现了新的乐趣。
学习的闲暇时光里,叶茗萱就像一位无私的宝藏守护者,带着陆羽和李季兰来到府邸的花园。这儿,简直就是一个茶文化的小世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茶树,每一株茶树都像是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叶茗萱轻轻走到一株紫笋茶树旁,眼中满是喜爱与自豪,她轻轻抚摸着茶树的叶子,说道:“这紫笋茶,可是茶中当之无愧的珍品呐!你们瞧,它的芽叶多么细嫩,形状恰似春笋,所以才得了这个美名。”
她轻轻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孩子们的手心,“来,感受一下它的质地,是不是很柔软?这紫笋茶不仅口感鲜爽得如同春日的第一缕微风,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然是贡茶啦!”
陆羽听得如痴如醉,眼睛紧紧地盯着茶树,小脑袋里早已被对茶的好奇与疑问塞得满满当当。他突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叶姐姐,你说能不能将不同品种的茶树进行嫁接,从而培育出更为独特奇妙的茶叶呢?”
叶茗萱微笑着摸了摸陆羽的头,说道:“陆羽,你的想法可真新奇!不同的茶树就像不同性格的朋友,如果让它们‘交朋友’,说不定真能产生奇妙的变化。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说不定能发现新宝贝呢。”她耐心细致地解答着陆羽的每一个问题,同时也为他那如同泉涌般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惊喜。
李季兰虽说对诗书更为钟情,可在叶茗萱的潜移默化之下,对茶也生出了别样的理解。
这天,李季兰读到崔国辅的“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无复相携笑,空余拂面香。”这首诗虽并非专门咏茶,可在描绘春日女子闲适生活的笔触间,隐隐约约透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恰似茶那恬淡的韵味般相互呼应。
李季兰缓缓闭上眼睛,仿佛沉浸在一场美好的梦境中。她轻声说道:“我仿佛看到,在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一位女子,身着淡粉色的长裙,正坐在庭院中,闲来无事,与同伴斗百草。她们欢声笑语,无忧无虑。可不知为何,同伴离去后,只留下她一人,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她们嬉笑时的香气,就像那淡淡的茶香,萦绕不散。”
叶茗萱和陆羽静静地聆听着,不知不觉便沉浸在李季兰所营造的那如诗如画的氛围之中,仿佛也置身于那个春日的庭院,感受着那份闲适与淡淡的忧伤。
叶茗萱与茶灵的沟通,也变得愈发顺畅自然,仿佛她们已然成为了心意相通的挚友。
有一次,陆羽在花园中,轻轻地抚摸着茶树的叶子,那轻柔的动作,仿佛是在与茶树诉说着悄悄话。就在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茶灵们瞬间如同受到了神秘召唤一般,从四面八方急急忙忙地汇聚而来,围绕着陆羽迅速形成了一个光影交织的漩涡。
叶茗萱心中一动,她通过与茶灵的心灵沟通得知,在这些光影漩涡之中,正传递着一些模糊却又珍贵的茶之记忆与知识,那可是来自遥远过去的茶人智慧的结晶呀!她看着陆羽,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仿佛看到了一个即将开启神秘宝藏的探索者。
而李季兰在将茶的感悟融入诗词创作之时,也会出现奇妙的景象。
这天,李季兰正坐在书房里,为一首涉及茶的诗词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她咬着笔头,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突然,一阵轻柔的微风吹过,刹那间,茶香四溢,仿佛整个书房都被茶香所拥抱。
李季兰只觉得灵感如同泉水般汩汩涌出,诗句便自然而然地流淌于笔尖。她兴奋地站起身来,大声念道:“茶香袅袅绕书案,思绪翩翩入诗篇。茶韵悠悠心沉醉,诗意绵绵意阑珊。”叶茗萱走进书房,微笑着说道:“季兰,这就是茶灵在与你交流呢,它们赋予了你创作的灵感与力量。”李季兰听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与茶灵之间建立了一种更为深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