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读论语《八佾》后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用八佾在自家宗祠里奏乐起舞。他却做的出来,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孟、叔、季三家祭祀,唱《雍》。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是天子的礼仪,三家怎么能用?

人而无仁,如礼何?人而无仁,好乐何?

人没有仁德,礼有什么意义,乐有什么灵魂。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的本质。

孔子曰:大学问。礼仪,与其奢侈繁琐,不如节俭朴素,丧礼,与其程序熟练,不如发自内心悲哀。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没有文化的地方虽有统治者,也不如有文化的地方没有统治者好。

常时间文化教养,会让人家养成一种习惯,跟有没有统治者都一样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祭拜泰山(只有天子才能祭拜),孔子就问冉有:你不能劝阻?回答:劝阻不了。孔子感叹,若泰山之神保佑季氏,那他还不如林放懂礼节。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为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没有什么争的,若说有应该是射箭!上台相互作揖谦让再开始比赛,下台相互对饮,这样的争也是君子之范。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是什么意思?

子曰:先有本质,后加文饰(天生丽质,后加以修饰更美)。

子夏曰:内心敬畏,才有礼节。

子曰:开起我的思想是子夏,现在可以与你谈《诗经》。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也矣。

子曰:夏的礼仪,我能说明白,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能证实。

殷的礼仪,我能说明白,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能证实。

主要原因是文献不足。如果足,则能证实我所说的。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子曰:在进行禘礼的大典,看到倒第一杯酒时,我就不想看了(禘是天子祭祀的礼节,当时鲁国没有资格,在行禘礼又没有诚心)。

有人问禘礼具体是怎么回事。

子曰:我不知道,知道的人能治理天下,而且治理起来非常容易,就想看自己的手掌一样。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时,要心诚,就当自己的祖先或神真的在那里。

自己不能参加祭祀,让人代替,不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俗语常说与其讨好房屋西南角的神,不如讨好自家灶神。这是什么意思?

子说:不是这样的,违逆天理,祈祷谁都没有用。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夏、商二代好的礼仪制度并加以整合,整体提升,非常完备,文采盛貌,我在礼仪方面是遵从于周朝。

启迪我们: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整合成为自己的东西。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箭只在干射中,不在于射穿,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一样,古人就知道这个个道理。

启迪:每个人能力有大小,所以根据能力大小来安排工作。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举行祭祀那只羊不用了。孔子说:你爱惜那只羊,我爱惜是周朝的礼制。

启迪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说:事奉君王,尽到人臣礼仪本分,别人却说这是在谄媚。

定公问:君用臣,臣事奉君,该怎么做?

孔子说:君用臣礼数到位,臣事奉君要做到忠诚。

启迪我们:对待别人要有礼数及忠诚。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诗经里《关睢》描绘爱情,真情流露的快乐,没有淫秽的内容,喜怒哀乐表达恰当。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问宰我社庙种什么树有讲究?

宰我就说,夏朝种松树,商朝和柏树,我们周朝种栗树,主要是让老百姓害怕。

孔子听说后(每个朝代社庙不在同一个地方,种树根据土质来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本来准备说说宰我,后来想想就自我说:陈旧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已发生的事就不要建议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格局小!就人有问:管仲节俭?孔子说:管仲有三栋大别墅,他手下管事的人,从来不兼职,这样能说节俭?又问管仲懂礼?孔子说:国君做门楼子,管仲在家也树一个门楼子,国与国之间友好,设宴时在酒杯下设有垫子,管仲家宴也设,这都是越规的行为,他要知道礼节,那谁都知道礼节。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跟乐官讲:“音乐都差不多这个套路,刚开始兴奋和热烈,把气势拉起来,然后大合奏协作,和谐纯净,又很清晰,这样前后相继,连绵流走,最后完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地的封疆大吏来拜见孔子,说:贤德的人来到我的地盘,我都接见过。随从来他见孔子。出来时说你们不是总担心道德文化衰落?天下无道很久了,现上天排夫子来醒世世人。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说“韶”尽善尽美,说“武”尽美未尽善。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在上位的人,必有宽仁之心,礼节必有恭敬之心,临丧之际,必有哀痛之心。